首页 -> 2007年第5期

形成良好班级文化心理氛围的班会课

作者:范嘉松 蒋红鹃




  班级文化心理氛围,是班级文化的深层部分。为促进良好班级文化心理氛围的形成,我采取了下面三种形式的班会课。
  
  一、话题式班会课,让学生畅所欲言
  
  本学期我组织过一次班会课,话题是“认真做和用心做”。具体过程如下:
  1.学生谈谈对“认真做”和“用心做”的理解,重点谈谈两者的区别。
  2.学生联系学习过程中的细节交流感受,尤其是学习的效率和成功方面的感受。
  3.班主任叙述自己“用心做事”并取得成功的经历。
  4.学生回忆各自生活和学习中或者班级中“不用心做”的经历和现象。
  5.学生谈谈自己受到的启发。
  6.归纳班会课的主旨:认真做,只能把事情做对;用心做,才能把事情做好。
  班会课上,学生踊跃发言,既有对自己成功经历的回忆和感悟,又有对偶尔懈怠的反思和懊恼;既有对班级不良现象的善意批评,也有对班级中刻苦勤奋的典型人物的钦佩和赞美。尤其是谈到感悟时,学生不乏精彩的发言:“用心做就是纯粹地学习,心无旁骛地生活。”“天道酬勤.态度决定一切,勤奋创造奇迹。”“潜能的挖掘始于严谨的态度。”“珍珠是在蚌壳中锻造成的。它忍受着黑暗、潮湿、寒冷和孤寂。看来,艰难困苦是人生的至宝,忍耐坚持是考验自己的试金石。”……
  话题式的班会课给学生提供了发表见解的空间,提供了反思自身的机会,也展示了班级中的先进典型。在讨论和争论中,学生逐渐加深自己的理解,逐渐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逐渐接受关于“认真做”和“用心做”的哲理内涵。
  
  二、隐喻式班会课,让学生在平和心态中自悟
  
  我发现,班里有男生在偷偷地给邻班女生写信传纸条,怎么帮助他们呢?恰好,几次单元测验之后,班里有两位同学成绩取得了巨大进步,任课老师一致认为他们勤学好问,具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勇气,值得在全班表扬。于是我决定用隐喻式班会课来教育引导个别男生。
  班会课是在我的提问中开始的:“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最佩服咱们班哪位同学?为什么?”这一问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大家纷纷猜测,而且理由充分,我一一加以点评。在学生发言结束后,我才亮出了我心目中最佩服的学生姓名。我用充分的数据和我所观察到的生动细节叙述着我的理由,表达着我对他们的赞扬之情。两名学生很惊讶,也很欣喜、激动。
  然后我请其中一位学生到讲台上用一句话对这一段生活作一个总结。那位学生只说了一句:“我过得很纯粹。”
  “纯粹”,抓住这个关键词,我请该生说说“纯粹”的意义和标准,并且向全班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你的学习生活纯粹吗?”这个问题无须回答,但对于全班学生,尤其是过早打开了一扇不该打开的情感之窗的学生来说,一切都在不言中。从他们惭愧地低下的头,从他们第二天的随笔中,我读到了深刻的反思和理性的陈述。也许他们不会马上从中解脱出来,但还有什么方式比这个更不露痕迹,更能让全班学生接受有关生活、学习最高境界的观点呢?“纯粹的学习生活,也许我们暂时还做不到,但那是每一个同学努力的方向。”这是我在班会课上的结束语。
  
  三、品读式班会课,让学生在同享中共进
  
  一次批阅学生周记,一位成绩一直很落后的学生在周记中对自己的前途感到非常悲观失望,认为}:天注定她不可能在学习上有进步,所以她决定放弃努力了。文章很有感染力,让人同情。凑巧的是,那时我刚刚在《读者》上读到一篇题为《人是不会被注定的》的文章,讲述的是香港歌手王杰的个人奋斗史。于是我决定抓住这个契机组织一次班会。
  事先,我把这位学生的周记打印出来,印发给全班学生。班会课上,我请大家谈谈感受。这篇情真意切的文章在学生中引起很大反响:“这位同学的周记写出了我的心里话,我也很迷茫,很苦闷,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很惭愧,我并不努力,但成绩还不错,我是靠小聪明取得了一点成绩,我也必须靠努力来获得更优异的成绩。”“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但我没有放弃,我愿意和这位同学分享我的感受和经验。”“付出和回报之间永远是不等式,但不付出永远不会有回报。”“我们不必在乎结果如何,只要我们努力了,我们就问心无愧。”“我很愿意帮助这位同学,我希望和这位同学共同进步。”“初三(3)班不应该有掉队的,我们应该一起努力,一起走完初三的最后一段生活。”……
  学生的发言让我深受感动,接着,我朗读了那篇文章《人是不会被注定的》。在我结束声情并茂的朗读的时候,我看到许多学生眼中闪着晶莹的光彩,写周记的那位学生也抬起了头,班会在全体同学一起唱响王杰的歌曲《英雄泪》中结束。
  以身边同学的经历或内心感受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去品读、感悟,促使学生进行自我反省,思考人生问题,关注身边的“弱势群体”,运用集体的力量取得班级的共同进步,这样的班会绝不等同于简单的说教,它让学生经受的是心灵的洗礼,是灵魂的震动!
  三节班会课,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阐述着学习和生活的道理,营造了良好的、积极的班级文化心理氛围,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联系地址: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 214174)
  [责任编辑:苏学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