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救救我们的孩子

作者:王晓琴




  “我们的孩子怎么了?我们的教育怎么了?”这是我看到一个8岁女孩的“遗书”后心里升起的疑问。事情是这样的:
  那天刚下体育课,体育老师面色慌张地跑来,把我拉到一旁,悄声说:“你班的小文也不知怎么了,写了这东西。”说着递给我一张纸条。“你一定要好好找她谈谈,千万别出事。”说着,摇摇头走了。
  我把那张皱巴巴的纸条展斤,只见稚嫩的笔迹写道:“我的生活中没有快乐,我想死,我的死与学校无关,我死了以后想把遗体捐给国家。”
  我不知怎样来形容当时的心情。这分明是一份“遗书”啊!一个8岁的女孩,正值含苞待放的年纪,竟然写下“遗书”,还说要捐献遗体。她那小小的心灵究竟受到了什么样的压力,或者受到了什么伤害?作为班主任,此前我竟然毫无察觉!一时间,我感到有些惭愧。
  好不容易等到下课,我急急忙忙走进教室。见小文伏在课桌上,赶紧走上前去摸摸她的额头,轻声地问:“身体不舒服吗?”
  “有些头疼。”她低声答道。
  “需要让医生看看吗?老师陪你去吧。”
  “不用,不用,我经常头疼,已经习惯了,谢谢老师。”她总是那样有礼貌。
  “要不,到老师那儿喝点水,好吗?”
  她犹豫了片刻,点点头。
  进了办公室,我让她坐在我身边,倒了杯热水递给她。
  通过交谈,我这才知道事情的原委:小文的妈妈对她要求很高。上周的语文测验,她考了89分,妈妈非常生气,便对她拳打脚踢。爸爸回来后,妈妈又向爸爸告状。爸爸二话没说,狠狠地打了她一巴掌,并罚她重做。看到爸爸和妈妈的样子那么凶,她心里特别难过,觉得自己太笨了,爸爸妈妈不爱自己了,活着没有意思。正巧看电视时,看到有人死后把遗体捐献给国家,她当时有了这样的想法,就写了下来。今天上体育课时觉得头疼,没有参加活动,便把纸条悄悄拿出来看,被老师发现了。
  听着听着,我觉得面前的小文真是可怜,本应是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的年纪,可她竟然承受着这么大的心理压力!而性格倔强的她却没有向任何人倾诉。
  我安慰她:在老师眼里她有许多优点;爸爸妈妈虽然脾气不好,也是为她着想;老师是她的朋友,心里有烦恼的事可以向好朋友诉说……
  看到她苍白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我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解铃还须系铃人”,当天,我约她的妈妈进行了一次长谈。这位母亲流着后悔的眼泪告诉我:她没能上大学,孩子的爸爸也没能上大学,便把自己的理想全寄托在孩子身上。因此对孩子的学习要求很严,考试分数低了,不是打就是骂。他们没有想到,巨大的压力快把孩子压垮了。这位母亲还说,看了孩子的“遗书”,真后怕,如果发现晚点,孩子真走上轻生路,后悔都晚了。最后,这位母亲向我保证:以后给孩子定目标要从孩子的实际能力出发;经常与孩子谈心,在沟通中加深感情;在孩子遭遇挫折时,给予安慰与帮助……
  令人欣慰的是,在我和家长共同的引导下,小文放下了思想包袱,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这件事已经过去一年多了,每每想起仍然震撼着我的心,引发我深深的思考。
  首先,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小学生感情细腻,心理脆弱,容易走极端。也许,小文写下“遗书”只是一时的念头,并不是真想轻生,但如果老师、家长没有及时疏导并采取措施,任孩子这种不健康的心理持续下去,后果真不堪设想。班主任应该是一名明察秋毫的心理健康辅导员。
  其次,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和谐安全的心理氛围。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许多力量参与人的教育过程,第一是家庭,第二是老师,第三是集体……如果这些起教育作用的雕塑活动有始有终,行动得像一个组织得很好的交响乐队一样,那么它产生的将是多么美妙动人的作品。”班主任要在班里营造一种和谐、友爱、团结的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体会到班集体的关爱和温暖。
  再次,班主任应努力建起“家校沟通之桥”,经常与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通过各种方式,向家长传授一些教育知识与方法。
  让我们不要再见到8岁孩子的遗书,让每一位孩子成长的天空永远阳光灿烂。
  
  (联系地址:江苏省海安县海陵小学 226600)
  [责任编辑:李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