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教育时机的把握

作者:晓 建




  针对某一具体的教育对象而实施某种具体的教育,通常要求把握最佳教育时机。时机未到而过早实施教育或时机已到却没有把握住,都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成效。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本刊第6期已摘录一部分):
  老师:上课!
  班长:起立。敬礼!
  老师:请坐下。同学们,今天由我来给大家开一个讲座。
  生w(肆无忌惮地):讲什么啊?
  老师(与生w对视数秒钟,忍住。转而面向大家):讲座的题目是“初、高中物理学习中思维方法的区别”。
  生w(有点恶作剧地):都是物理,能有什么区别呢?
  老师(有些恼怒,用严厉的目光注视生W数秒,再次忍住并面向大家):我想分三个方面来谈……
  生w(迫不及待地):要么就别说,要说就多分几个方面,说细一点。
  老师(极度恼怒,用严厉的目光凝视着生w,一步一步向他走过去,走到生w面前,一笑,转而背向他):我先来谈第一个方面的问题……
  生w(不再紧张,心情放松,更加肆无忌惮):最好直接谈第三个方面的问题——早点谈完,早点走人。
  生A(小声谴责):讨厌!你不想听,别人还想听呢!
  老师(会心微笑,总算等来适合教育的有利时机了):我终于听到一个声音了。(转身面向生w)我想你也应该听到这个声音了吧?(再次面向大家)一个人不可能孤立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在公共场合其行为必须受到某种制约,如果他不顾制约而一味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别人就会对其做出某种评价——说他欠缺点什么……
  生(全体):缺德!
  老师:对!缺德——缺乏公共道德。(转向生W)不是老师说你缺德,是全班同学说你缺德;其实也不是全班同学说你缺德,而是你刚才的行为真的缺德——缺乏应有的公共道德。(转而面向大家)在刚才的几分钟内老师确实很生气,但想告诉大家的是:老师生气的主要原因不是w同学“缺乏公共道德”的错误行为。而是对这一错误行为的指责姗姗来迟——人的成长过程中免不了会犯错误,一个学生偶尔犯错误并不可怕,但如果班级这么多同学当中没有一个人能及时地指出他的错误。却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我几乎要怀疑这个班级是否还有正气,我甚至要对这个班级失去信心了。所幸的是,A同学代表班级绝大多数同学出面指出了W同学的错误,让老师恢复了对班级的信心,同时也弘扬了班级的正气,维护了班级的荣誉。不仅W同学应该感激他,老师也应该感激他,全班同学都应该感激他。
  (全体学生热烈鼓掌)
  老师(示意掌声止住):包括w同学在内,大家都不必把刚才几分钟的不愉快留在记忆里——有所认识就可以了。我提议,重新开始上课的既定程序,好吗?
  生(全体):好!
  老师:上课!
  班长:起立,敬礼!
  老师:请坐下。同学们,今天由我来给大家开一个讲座……
  (接下来近两个小时的讲座效果极佳)
  评析:实施教育,必须努力捕捉最佳时机。捕捉到最佳时机将对实施教育的策略、方法、内容、层次、对象、范围、目标、成效等,产生一定程度的积极影响。试分析上述案例:
  1.老师对事件的处理完全可以在w同学第一次插话时开始实施,但老师的教育将会受到如下局限:在教育内容上只能针对“上课时不应随便插话”这一点;在教育对象上只是针对学生w一个人;在教育方法上只能采用简单的制止和浅显的说教,其实案例中老师“与生w对视数秒钟”已经是简单地制止了。
  2.老师也可以在w同学第二次插话时,进行较为温和的教育——看来你还真不清楚初、高中物理的区别呢,耐着性子听下去,好吗?但是我怀疑这样的教育能否取得显著的效果,因为学生w敢一再插话,温和的教育可能无法触动他。老师一方面希望“用严厉的目光注视生w数秒”能够奏效,另一方面教师在等待最佳教育时机的出现,希望学生w一再插话能够激起其他同学的“正义呼声”。老师在学生w第三次插话后“极度恼怒”,表面看只是针对学生w,其内心更多的是针对眼见课堂秩序一再被扰乱,却仍没有发出“正义呼声”的其他同学。案例中的老师此时已经在教育策略、内容、范围、对象、目标等方面实施调整——淡化对学生w“随便插话”的处理,强化对班级正气的呼唤。即使仍然得不到全班同学的正义呼应,在“事不过三”这条不成文规则前,老师也能够很自然地对学生w实施相应教育。
  3.在实施教育的具体过程中,该老师的如下几个教育细节值得肯定。
  (1)“对视”“注视”“凝视”的目光,是完整的教育行为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2)“忍住”“再次忍住”“强忍住”心理反应体现了老师的涵养及捕捉最佳教育时机的耐心;
  (3)“别人会说他欠缺点什么……”后的等待,运用了启发的方式而较好地控制了教育实施的进程;
  (4)“缺德——缺乏公共道德”的解释,对学生们不太准确的表述作了更为深刻准确的界定;
  (5)“不是老师说你缺德,是全班同学说你缺德;其实也不是全班同学说你缺德,而是你刚才的行为真的缺德”的陈述,对学生w的批评力度把握较为合适,方法选用较为得当;
  (6)淡化对学生w“随便插话”的处理,强化对班级正气的呼唤,这一教育主题的转变,适时地改变了教育对象,扩大了教育范围,深化了教育内涵,强化了教育成效;
  (7)“对A同学感谢”的倡议,转移了学生视线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学生w的压力,同时把教师的教育行为转化成了学生们的自觉行为,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8)“重新开始上课前的完整程序”的提议,给上述教育行为划上了较为圆满的句号,并为接下来的讲座营造一种宽松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