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心不能睡

作者:谭红梅




  开始了解奇是从新生的周记里。在文章中,我触摸到了一颗躁动不安的心。五岁时父母离异,继母生下二子以后就只关心儿子,父亲更重男轻女,于是她成了家里的仆人,挑水、煮饭、洗衣、喂猪,所有的家务她都得干。干活的苦累咬咬牙还可以忍受,可继母仿佛天生是她的敌人,无缘无故地仇视她,挑拨父亲与她的关系,引得父亲也同样仇视她,同样用如利刃般刺心的寒言冷语斥骂她。无数次的争辩、无数次的哭泣、无数次的失望,她年幼的心扭曲了,充满了恨——对继母自私无情的恨,对父亲冷漠偏信的恨。这恨激起了她强烈的反抗。父亲外出了,继母骂,她顶嘴;继母打,她还手。这样的斗争已持续了六年。
  我感受到了她矛盾的心理:恨父母,但又渴望得到他们的爱。一旦得不到,她心中就激起越来越深的怨气。于是我开始找她谈心,想冲淡她心中的仇恨。我告诉她,她还算幸运,她爸爸能送她读初中,没让她辍学在家干活。我要她抓住这难得的读书机会,为自己争气,并给她讲灰姑娘的故事,教育她要像灰姑娘,“即使爸爸不爱你,后妈不爱你,但是没有人能阻止你爱自己,并且要加倍地爱你自己。这样,就会找到你自己需要的东西。况且,你还有老师,还有这么多的同学就像你的亲人一样爱你”。
  谈话之后,我又找几位热心的同学,让他们在生活上、学习上帮助她,让她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我也时常找她谈心,学习上经常鼓励她,衣食方面尽力帮助她,嘘寒问暖,希望能用师爱来弥补她欠缺的母爱,抚慰她受伤的心灵。
  慢慢地,奇的脸上有了笑容,只是偶见茫然的神情。但不久后我又感受到了她的仇恨,因为家里“战争”不断。我做了一次家访。奇的父亲长期在外,她后母接待了我,后母说了她许多不是。我只好当面做调解工作。
  就这样,在反反复复之中,学生反映说,奇对于同学的热情、老师的谈心有些不耐烦了,甚至还说,老师的关心没有用,什么也代替不了家庭之情。有人看见奇周六、日在外面与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交往,还认了干哥干姐。我强忍不快,一次又一次找她谈话,直至有一天我发现她上课竟在写“情书”。
  我失望了,渐渐产生了一种厌恶感,认为她不自尊自爱,心田的龟裂竟想以异性的情爱来浇灌,那简直是饮鸩止渴。我的热情顿减。同事们也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根据她的家庭、她本人的情况,挽救她,老师已无能为力。果然,半学期没过,她自动退学了。这时我的心里竟隐隐地有一种解脱感。
  不到一个月,从奇的同村同学那里得知,奇经常和几个社会不良青年待在一起,玩、偷,连家都不回了。
  深夜,我扪心自问,作为一名有十几年班主任工作经验的我,对奇的教育引导真的如同事所说,已经尽力了吗?虽然我也做了家访,但为什么不多做几次?为什么不用法律知识来规劝虐待奇的后母?为什么没有借助当地村干部及其他人的力量来帮助解决家庭矛盾?急功近利的心情使我所做的只是反复说教,时间长了反而使她厌烦了。另外,眼瞅着她一步一步走向人生的沼泽地,为什么我没有太多的痛心感?是我的心麻木了吗?
  
  责任编辑:苏学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