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对学校德育制度实质性缺失的理性拷问

作者:秦选强




  目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加强德育工作的文件频频出台,对于德育地位的强调可谓用尽词汇;德育体系也很庞大,从国家到地方,从社会到家庭,从学校管理到教师行为,无论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各项德育规定和要求应有尽有;所有学校都确定了“德育为首”的工作方针,并制定出台了各项德育制度,应该说,这为学校德育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学校德育始终无法走出低谷。
  理性审视德育低效,林林总总的学校德育制度为何没有内化为学生的自律信念,有效地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呢?我认为,学校德育制度的实质性缺失正是导致德育低效的原因之一。
  制度是人为的,更是为人的。人的道德成长是德育制度建立的应然旨归。传统的学校德育制度正是在人的发展这一本位价值取向上的迷失,导致了德育制度的实质性缺失。
  首先,审视学校德育制度的制订,传统的学校德育制度是“漠视生本位”的。包亚明先生在其译著《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中曾这样描述规则:“规则就意味着不同的行动者在普遍的程序性方面达成共识,他们彼此履行着既定的规则,这种规则虽然体现约定性,但并非是外部强制、强加的制度。”而学校里所有的德育制度都是学校德育管理者(主要包括校长和政教干部)制订的,具有垄断性、指令性和单向性,并未与学生“约定而达成共识”。即使班级的学生公约,也是由班主任“越俎代庖”,学生根本不可能民主参与德育制度的制订。因为在许多教育者眼里,制订制度是他们的特权,而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只能被动接受规章制度。即便有时学生“应邀”参与学校决策,也是学校出于某种需要的“官样文章”。这种完全由领导设计、制订出来的制度,仅仅机械地对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和要求“上传下达”,生搬硬套,“成人化”倾向严重,缺乏生本理念,不能满足学生的道德内需,因此不会被学生真正认同和接受。由于学生对这样产生的制度消极应付,因此知行脱节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审视学校德育制度的内容,许多学校的德育制度是“压抑人的天性”的。德育制度本身存在着不道德、不合法的因素。比如,一些学校将《班级公约》演绎成了《惩罚公约》,对学生实行管、卡、压。一些学校规定学生课间、午间不得大声说话,不得奔跑,甚至规定学生午睡期间不得如厕等等。德育的目的不是限制和防范学生,而是促进学生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学校过分强调规范,导致学生沦为规范的“奴隶”。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创造性被泯灭,道德成长也就无从谈起。
  再次,审视学校德育制度的执行与落实,许多学校的德育制度是“唯上不唯下”的。人人都知道德育重要,但是认识归认识,行动归行动,在许多学校,素质教育只是口号,应试教育仍然大行其道,学生也只是学校“挣分的工具”,德育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一些学校制订德育制度的初衷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花了很多精力制订好后,学生闻之未闻便束之高阁。有些学校颁布德育制度后,很少去关注执行情况及效果,“雷声大,雨点小”。学校德育制度的形式化,引发了德育潜规则的滋生。学校评选三好学生,仅仅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一好替三好”;对待犯错误的学生,也依据其学习成绩来实施处罚。这种潜规则无疑告诉学生,道德品质和身体素质都是“软”标准,考试成绩才是“硬标准”,岂能不误导学生?此外,学校德育工作评价制度同样存在着实质性缺失,事关教师切身利益的年度工作考核和职称评定,往往对教师的科研成果、论文发表、公开课、教学技能竞赛、学生学科竞赛等条分缕析,赋以具体的量化权值,而对教师的德育工作却没有明确的量化权值,有的只是定性的、含糊的底线要求,“干好干差一个样”,导致教师“学科教学倾全心,德育工作凭良心”。如此,学校德育实效低下也就不足为奇了。
  教育制度是教育理念的外显。深入分析传统学校德育制度的实质性缺失,归根到底还是传统德育理念的本位缺失。德育的终极目标是建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以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最终使学生有道德地生活。而道德文化的培育,需要学校德育制度一以贯之地导航与推进。提高德育实效,必须从德育制度的根本变革开始。时至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以“以人为本,回归生活”为核心理念的现代德育正努力摒弃传统德育“目中无人,脱离生活”等弊端,走进学生的心灵,被学生所接受。改革学校德育制度是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应然诉求。
  德育制度只有被学生发自内心地真正信服时,才能焕发活力而成为真正的道德标杆。让我们更多地从学生道德成长的实际需要出发,关注学生在生活中的动态生成过程,多一些民主,少一些指令,多一些弹性,少一些刚性,多一些个性的张扬,少一些天性的压抑,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对话权,真正体现德育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认可和对人的生命的尊重。积极地、创造性地制订与现代德育理念相匹配的现代德育制度,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苏学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