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那个少不更事的年代

作者:王晓宇




  开学了,抽屉里也来个“辞旧迎新”。我随手翻开一本县教育局党委办公室编纂的“师德标兵事迹材料”,眼角的余光掠过,意外地发现我的名字赫然印在纸上,而且括弧中还注着我现在所任教的学校。狐疑之际,急忙翻到篇首,作者是汤家河高中教师李艳芹——我初中时的老师。一口气读完才知,文章中的我并不是以正面形象出现的。李老师讲述的是我伙同一帮学生逃学的“光荣”历史,一时间,脊背升温,十多年前的一幕幕像影片一样回放了出来。
  初三时的我,是个不谙世事、只知道玩耍的毛丫头,自恃一点点小聪明,倚仗着爸爸和老师们的熟识,凭借着老师们对我的宽容,变得无法无天起来。
  曾经,晚自习溜出教室,偷偷扎了政治老师的自行车带,然后躲在月亮门后对着推车的身影窃笑;
  曾经,上课听录音机被化学老师一粉笔头砸在鼻子上,还装作满不在乎;
  曾经,晚自习偷看小说,连带在前面同学背上画乌龟,被遣送回去“请”老爸;
  曾经,和英语老师顶嘴,负气地背着书包要辍学回家;
  曾经……
  那一段段糗事,从不愿回想,怕影响了自己现在的淑女形象。可是它们的的确确存在于我的学生时代,而且是那样鲜活。
  写我的李老师,或者说是我现在要写的李老师,貌不惊人,用农村的话来讲,“人长得磕碜了点儿”。虽然她课讲得很好,但是很多同学不买账。按她的“史料”记载:“校长把一个初三的乱班交给了我,当时这个班的成绩之低可想而知,而纪律之乱全校闻名。接了这个班,第一次作业,竟然有1/4的学生不完成。气愤之极,我把他们逐个数落个狗血喷头,而我终于泣不成声。”
  我们是不喜欢这样的泪水老师的,而且还以能把老师气哭为“荣”,然而后来,却被她逐一感化了过来。
  刚开学时,我和李老师就发生了矛盾。因为是毕业班,提前上课,而课本没到,一般情况下都是向高一年级同学借书。而我出手晚了些,没借到。那天上课老师问谁没有借到书时,我就“竖”了出来,其实也不止我,然后我就听见耳边传来一个声音:“没书就别上课了,回家去借!”我有些愤愤不平,那么多人凭什么只让我回去?回去就回去,我收拾书包就向门口走去,老师的召唤、同学的拉扯最终没能成全我的“潇洒”,但一个心结就在那一刻系上了,我甚至想以自己的“号召力”气她个“丢盔卸甲”。
  因为对这事耿耿于怀,下午的课我也没认真听。正在发呆的时候,看见李老师清瘦的身影印在窗前,从外面敲我所在位置的窗,我装作没听见。同桌站起,从窗外接过一本语文书递给我,里面还夹着一张纸条:“我的书,你先用。你是语文科代表,我不批评你批评谁?”那一刻,书上的字迹模糊起来,我决心拉帮结派报复的念头随即抛到了九霄云外。
  李老师经常教训我们,而相对于那个年龄的桀骜不驯与叛逆来讲,她的声色俱厉却是苍白无力的。我们后来对她的“臣服”不是慑于威严而是被爱的火热融化。
  李老师最大的特点是不计前嫌,尽管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捣乱,她仍是一如既往——一如既往地认真讲课,一如既往地辅导后进生,一如既往地苦口婆心。那一年,正赶上她婚姻不幸,丈夫喜欢上了别的女人,整天不着家。她一个人带着八岁的女儿,又要教毕业班,又要忙着刚刚起地基的房子。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室外面总有一个孤单寂寞的、等待妈妈的身影;很多时候,她都是吃下几片胃药又继续给我们讲课;又有很多时候,她眼睛红肿地来到学校。我们谁也不说,但对于她的婚变却是心照不宣,或许是同情弱者,或许是良心发现,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变得懂事了起来。所以就有了她所写的下面一幕:
  “有一天下午,我去上课时,竟有六名同学没来上课,直到天黑,他们才气喘吁吁地回来,当时简直把我气坏了,我把他们叫到办公室,问他们去做什么了,他们竟死活不肯说,气恼至极,我把他们狠狠地训了一顿。并说讲不清原因全部叫家长。这时其中一个女生哭着说:‘老师,我们去给你搬砖了。’我顿时愣住了。当时,我家正在盖房,砖需要自己往工地运,因此我每天下班后要运到深夜。我急忙抓过他们稚嫩的手,上面已是血泡淋漓,望着满脸疲倦却充满自豪的孩子们,我泪流满面。心疼、自责占据了我的心。这一年,我们班考出了全校最出色的成绩,由倒数第一一跃成为名正言顺的第一……”
  “爱到深处情自现,水到渠成严也服。”十多年后,再回忆起自己当年的幼稚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直至如今,虽然自己曾以748分的高分在老师的称赞声中走了出去,但是仍觉得愧对那些辛勤耕耘的老师们。我的张扬、我的疯狂、我的无知、我的叛逆、我的莽撞……如果不是这篇文章,真想让它们静静地尘封着。
  似水流年,造物弄人,那么气人的学生如今也变成了要被学生气的老师。也许,我应该庆幸自己有过那样一段岁月,否则,那些刺头儿、捣蛋鬼怎会在我面前俯首帖耳?以我的曾经来对照他们的言行,就会多一分理解和宽容;以所有严慈相济的恩师的爱来引导他们,即使是顽石也会被溶化。也许,我应该感谢那个少不更事的年代……
  
  (联系地址: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新寨小学 063602)
  责任编辑:苏学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