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德育主题活动课的内涵及操作流程
作者:张 志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凸显以体验为核心的知情意行整合的教育方式,将“主题班会”改为“德育主题活动课”。
一、对德育主题活动课的诠释
德育主题活动课指班主任依据社会需要和学生成长需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有主题、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道德学习活动的一种课程形式。德育主题活动课不以传授系统的道德知识为主要任务,而是强调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丰富、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探求在具体情景下的最佳行为方式。
二、德育主题活动课的操作流程
(一)课前准备
1、确定主题和目标。主题的确定来源于社会需要和青少年成长的需要,主要考虑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如: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二是学生身心发展和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如:学习问题、交往问题等;三是当前本班学生最需要解决的普遍问题,如:班级在运动会上没有取得好的名次,大家垂头丧气,及时进行战胜挫折的教育。教育主题确定后就要确定教育目标,教育目标对教育活动起着导向作用和聚焦作用。目标的制定要具体可行,如“战胜挫折”的教育,目标可定为:缓解学生的沮丧情绪,帮助学生从挫折中汲取教训,提高学生自信心。
2、设计题目。题目是主题的集中反映。有些题目明确表明教育目的和教育的价值导向,如“民族精神代代传”“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孝心献父母”等;有些题目将教育目的和教育的价值导向隐藏起来,以游戏或活动的名称作活动课的题目,如“盲人背瘸子”“逃生”。这种题目使学生不受教师价值导向的暗示,在活动中更容易表现真实的自我,畅谈自己真实的感受,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有些题目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如“我欣赏的男生女生”“你勇敢吗”等,这类题目让学生站在当事者的位置进行思考。
3、设计活动内容、形式及过程。这一部分是准备工作的关键环节。因为好的活动设计能够激活存储在学生大脑中的相关经验,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得以显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学会处理关系。其中,教育内容是教育主题的展开。活动形式的确定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形式为内容服务,要体现教育性;二是符合学生年龄特征;三是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并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具体活动形式主要有:游戏、情景短剧、观摩电视短片或动漫片、角色扮演、叙述一件事情或讲故事、讨论、生活实践等。(活动过程详见下文)
4、环境设计及所需教具、课件的准备。环境设计要为教育主题服务。首先是黑板的版面设计,版面设计是一种艺术,不同的教育主题有不同的版面设计。好的版面设计能够烘托气氛,帮助学生理解主题。环境设计还包括空间设计。以往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教室里是一排排桌椅面向讲台。作为活动课,学生要有活动的空间,根据需要有时可坐成“u”莲,有时可围成圆圈,有时分小组围坐。此外,还要准备活动课所必需的相关材料及多媒体课件等。
5、将课前准备写成教案。教案包括:活动课的题目、活动目标、方法、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课的反思及效果评估等。
(二)实施过程
1、创设学习情景和引发体验领悟阶段。这一阶段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即主体认识客体,客体进入主体内心世界。首先,创设的学习情景应符合以下四个条件:①联系学生实际经验;②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③具有体现教育主题的教育价值;④能够引发学生体验、思考和探究。其次,在创设学习情景的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体验领悟。体验是由人的外部活动引发的内心活动,包括心理体验和实践体验。心理体验的引导一般是在情景短剧、角色扮演等活动之后,主持人用“如果你是其中的XXX,你会怎样做(或怎样想)”的句式将学生带人虚拟情境中进行体验。实践体验是直接参与实践活动的体验,如:学生参与了“盲人背瘸子”活动后谈谈自己的切身体验。领悟是在体验基础上形成的对活动意义的理解,一般用“参加了刚才的活动,你有怎样的感受”等句式引发学生悟出体验活动的意义。学生只有在创设的情境中产生内心体验,在体验中有所领悟,才能获得成长的经验。
2、分享和价值引导阶段。这一阶段是主体与主体相互作用的过程。虽然创设的是同一教育情景,但由于每个人的个性不同,生活经验不同,感悟也不同,不同的感悟形成丰富的教育资源。课堂上教师要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畅谈感悟,可先分小组进行,然后再在伞班发言,使学生在充分的交流与互动中,分享多样化的观点和资源,产生思想碰撞,进行分析、判断、选择,从而达到澄清观念、提高认识、改变行为、促进人格健康发展的目的。
分享的前提是每位学生愿意敞开心扉,而安全自由的氛围是学生敞开心扉的条件。因此,教师在这个阶段不要做价值判断者,而要做安伞自由氛嗣的营造者。当学生还有顾虑时,可用“谁愿意谈谈自己的感悟,让大家共同分享”“其他同学还有没有不一样的想法”等语句鼓励学生开放自我,大胆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当学生不能很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悟时,教师就要把学生的言谈、思想加以综合整理后表达出来,主要用诸如“你的意思是……”“我理解得对吗”等句式。
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学生的价值取向会出现多样化的趋势,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但万万不可简单地给学生贴“对”或“错”的标签,如果是通过设置情景或角色扮演引发讨论,教师可以用“如果是我……”“我认为……”等句式表明自己的态度。有时学生对有些问题的争论不分上下,很想听听教师的意见,教师应该适时地亮出自己的观点,可以用“我赞成XXX的观点,因为……”的句式肯定学生正确的观点,并说明理由。事实表明:价值引导虽然也是“外在给予式”的灌输,但学生不但不反感,反而很愿意接受,因为,在讨论中出现的多样化观点使很多学生处在困惑和无所适从的状态,教师明确的表态及深刻的说理对学生就像“久旱逢甘霖”,使学生在及时的滋养中成长。此外,还可以通过质疑、设身处地、因果分析、价值辨析等方法,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思考,将其价值取向转到社会提倡的价值取向上来。
3、引导行为实践阶段。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在自身经验基础上形成新的认知,但这不是活动的结束,要将生成的认知转化为行动,内化成品质,还要将课内活动向课外延伸。这一阶段虽然和第一阶段同样都是学生主体与活动对象发生联系,但与第一阶段不同的是:第一阶段侧重于活动对象对学生主体的影响,本阶段是具有新道德认知的主体对活动对象的影响。即指导学生将课上获得的认知转化为课外的行为实践以及在实践中不断地反馈和调整。教师可以布置一定的家庭作业(如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或帮助学生制定自我评价表),引导学生将课堂上获得的认知及掌握的技能、方法运用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如果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行为习惯,还需要借助适当的行为训练和外部强化等措施。
从以上活动过程可以看出,第一阶段的活动使主体在与活动对象的相互作用中产生了体验和领悟。第二阶段的活动使主体在与主体的相互作用中拓展视野,构建新的认知。第三阶段的活动使主体将新的认知转化为新的行为。学生就是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中不断提升着道德素质。
用“德育主题活动课”取代传统主题班会,其理论构想经过实践检验及修正,已经形成了基本流程和基本模式。其基本流程是:
基本模式是:以创设情景为导入,诱发感悟;以分享交流为手段,提高认知;以导行为目的,促人格健全发展。
德育主题活动课的教育模式与学生道德学习方式基本吻合,通过活动体验统领学生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教师在学生自我体验和领悟、自主判断和选择以及道德实践的过程中给予恰当的引导,德育内容正是通过这一有效方式深深地植根于学生心灵之中。
责任编辑 苏学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