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谋略”背后的阴影

作者:刘 祥




  时常在介绍班级管理经验的文章中,读到一些充满机智的“谋略”故事。在这些故事中,班主任们成功地运用了丰富的人生经验与阅历,巧妙地设置出一个个充满机智的教育情境,将原本棘手的问题化解于和风细雨的恳谈与机智灵活的措施中。
  然而,有一些“谋略”,虽然也实现了班主任的某种教育目的,但读后总感觉到隐含着一些遗憾。这种遗憾常常来自于文字背后的某种非教育因素留下的阴影。
  
  莫拿学生做道具
  
  班级管理的对象,应该是班主任自身和班级内的全体学生。然而,很多“谋略”故事中,班主任将自己与班干部放到了管理对象之外,只充当共同策划谋略的执行者的角色。这样一来,在教育大多数学生的同时,却忽略了这些常规意义上的“优等生”的教育,同时也忽略了自身行为的示范作用。
  一位班主任为了教育本班学生讲究卫生,采用了下述方法:
  班级组建初期,为了解决垃圾存放问题,更为了培养学生热爱、关心班级的良好品质,我号召全班学生找个器具存放班里的垃圾,可是好几天过去了,还没有人拿。
  星期五的下午,我把临时指定的卫生委员叫到办公室。请她星期一拿一个化肥袋子,用来放班里垃圾。我嘱咐她:“不要对别的同学说是我让你拿的,放化肥袋子时要故意让其他同学看见。”
  星期一,我早早来到教室,看着袋子故作不解地问:“这袋子放这儿是干什么用的?”
  “卫生委员拿的,用来放垃圾的。”同学们齐声说。
  我竖起大拇指,表扬了卫生委员,并号召全体同学学习卫生委员关心、热爱班级的精神。此后,班里热爱班级的良好氛围越来越浓。
  这个故事中,该班主任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可以说是煞费苦心。先是事先安排,后是明知故问,再以假当真,煞有介事地表扬。且不论这个“谋略”的最终结果是否真的是“班里热爱班级的良好氛围越来越浓”,单是这一系列计谋的背后,就隐含着几处教育失误:
  
  首先,班主任的号召中,将自身放置到了班集体之外。存放垃圾的器具,按理说,在开学前就应该准备好。即使当时因为忙碌而忘记了,也应该在发现问题后,及时补救。如果是城市学校,到总务处领取垃圾篓就可以解决;若是农村学校,能存放垃圾的化肥袋应该很容易找到,为什么班主任不做非推给学生呢?如果说找个垃圾袋就能“培养学生热爱、关心班级”,那么,班主任的以身作则,不是更能给学生以启发和教育吗?因此,班主任的这个“号召”,实际上体现出的是班主任过于强烈的“管理”意识,而不是“参与”意识。班主任把自己放到了凌驾于学生之上的管理者层面上,才会把本该自己完成的任务摊派到学生头上,还找借口说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与意识。
  
  其次,该班主任的“谋略”,在将关心、热爱集体的理念灌输到班级其他学生的心灵中时,显然忽略了这位卫生委员的心理感受。如果说面对老师的这份表扬,卫生委员还能继续以演戏的心态坦然接受的话,那么,当课后面对同学的赞扬或者嘲讽(这种情况不可避免)时,她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应对呢?面对真诚的赞美,她不能公布真相,只能尴尬地接受;面对不理解的嘲讽,她同样无法解释,只能默默地承受。而这一切,原本都不该由她来承担。
  
  其三,这位卫生委员本不该获得如此的表扬,却因为配合了班主任的“谋略”,充当了一次“谋略道具”,就获得了新班级内的第一次表扬。这有可能使该学生产生一种误解:做事情就要迎合老师的需要。能够投老师所好做事,就可以得到表扬。如此,在其他学生获得正面教育的同时,这位配合老师开展工作的学生,却获得了“弄虚作假”的“谋略”教育。这显然违背了班主任教育的初衷。
  
  解铃还需系铃人
  
  下面的这个案例,也是一个很经典的“谋略”故事。遗憾的是,这同样是一个违背教育原则的“善良的错误”:
  “李老师,不开除他,你班的数学我不教了。”教我们班数学的孙老师气势汹汹地把我班学生刘鹏推到我身边,然后将一张纸扔到我面前,“他用画侮辱我。”说完,气愤地走了。
  我打开纸一看,上面画着孙悟空手拿金箍棒的画,下边还写着:“猴子,我恨死你了!”我问刘鹏是怎么回事,他告诉我数学课上他做小动作被老师批评了,加上平时对数学老师有意见,一时生气。就有了这个“杰作”。
  我狠狠地批评了刘鹏。刘鹏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可孙老师是个个性很强的人,简单地让刘鹏向他承认错误,他肯定不会接受。
  这时,我想到了“双簧”。于是,我要求刘鹏写一份深刻的检讨书给我,又让他写一份说明书交给孙老师,就说孙老师误会了,昨天他与前面的孙运涛闹矛盾,于是,昨天第三节晚自习画了那张画,那张画是针对孙运涛的。并表示今后要好好学数学。孙老师果然相信了刘鹏的话。一场师生之间的矛盾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这个案例中,班主任在哪些地方违背了教育原则呢?
  
  首先,师生“双簧”将一个错误信息传达给了刘鹏——犯了错误固然不好,但只要能够找到一个权力依靠,借助这个权力的影响力,就可以使得大错化小,小错化无。在这个案例中,刘鹏借用图画侮辱老师,这是大错。面对这样的错误,“我狠狠地批评了刘鹏,刘鹏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后,“我”却不安排刘鹏主动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让刘鹏诚心实意地向孙老师赔礼道歉,而是主动地为学生编造假话,用假话来消弭矛盾。班主任的这种做法,看起来很精明,“一场师生矛盾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而实际上,却很可能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种下了一粒邪恶的种子。可以设想,该生走向社会后,如果犯了罪,或者闯了祸后,又怎么会用积极的态度承担责任呢。那时,该生可能会思考:我该撒一个什么样的谎,把这罪行或祸端遮掩过去?谁能帮我策划这样的“双簧”呢?
  
  其次,这个“双簧”不但不能消除刘鹏和孙老师之间的矛盾,反而加深了刘鹏对孙老师的轻视,并进而可能影响到班级其他同学一起轻视自己的老师。 “我”不安排刘鹏主动找孙老师认错,而要用这“双簧”的形式来“曲线救国”,这就把两条错误信息传递给了刘鹏:第一条信息是,孙老师是个顽固不讲理的人,对学生缺乏宽容,所以,即使学生真心认错,孙老师也不会原谅对方。第二条信息是,孙老师是个笨蛋,很容易受骗。这两条信息,无论哪条储存进了刘鹏的大脑中,都不会引出他对孙老师的尊重,而只能使他更加轻视孙老师。
  
  第三,这个“双簧”中,班主任轻易剥夺了科任教师的育人权利,使自身沦为了“救火队长”。学生教育,是所有教师的共同责任。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了问题,更是科任教师义不容辞的教育责任。刘鹏与孙老师发生矛盾后,班主任却既不征求孙老师的意见,也不和孙老师进行必要的沟通,更不协助孙老师采用妥善方法处理纠纷,而是把自己的教师身份转换成学生的“助手”,精心安排了一场“双簧”,唆使学生弄虚作假,欺骗同事。这种做法,显然不利于同事间的协调合作,也不利于班级建设中的齐抓共管。
  由上面两个案例可以看出,教育实践活动中同然是需要教育机智的,但在运用教育机智时,必须要充分衡量这个“机智”的意义与价值。只有当教师的教育机智和正确的教育规律有机结合起来,这种机智才能真正起到有效的教育效果。倘若教师的“机智”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没有好处,那么,这种“机智”还是远离教育为好。
  
  责任编辑 苏学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