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

作者:何克玲




  班主任工作是艰辛的,需要我们用理想去支撑。用信念去把握,用爱与奉献来维护。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幸福的班主任。
  ——莫彬
  
  莫彬老师经常说:“我是个幸福的班主任。因为,我栽种的是快乐树,收获的是幸福果。”不信?您看莫老师的学生是怎么说的。
  “永远怀念初中三年的美好时光;永远铭记莫老师的辛勤栽培!您那宽容的眼神、信任的鼓励、耐心的开导,永远伴随着我……在我心中,您是一位学识渊博、教学严谨、待人真诚、最宽容和最能理解人的老师……”
  “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但您是我最尊敬的老师。您的善良、温柔与严格对我人生的发展起了极大的引导作用……”
  “初中三年,我可算是‘捣蛋部队’里最牛的了,数不清您为我操了多少心。在此,对您说声:‘对不起,让您费心了,谢谢您!’”
  这些是教师节时学生在送给莫彬老师的一张张贺卡上留下的真诚话语。对于一位班主任来说,还有什么比收获这样的果实更甜美?
  莫彬,南宁市第二十六中学高级教师,自1988年7月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以来,一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并担任班主任,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奋工作,甘于奉献,以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显著的教育教学效果赢得了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由于工作成绩显著,莫老师1999年被评为“南宁市教育系统师德先进个人”,2000年被评为“南宁市先进工作者”,2003年荣获南宁市“我最喜爱的老师”称号,并获“李国伟、荣慕蕴教育园丁奖”,2007年被南宁市政府授予“南宁市2006年度劳动模范”“南宁市2006年度先进工作者”……
  
  用关爱和真诚打造一把开启学生心灵的金钥匙
  
  一位教育家说过:“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
  有人曾问莫彬老师:“怎样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她毫不迟疑地回答:“真爱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无论学生出生在怎样的家庭,不管他品学兼优还是调皮捣蛋、学习后进,莫老师都一视同仁,从身心、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莫老师认为:天下孩子千千万,这千千万中的几十个孩子能走进自己的课堂,成为自己的学生,是一种缘分、一种幸福,更是一种责任。她珍惜缘分,享受幸福,承担责任。孩子一旦成为莫老师的学生,莫老师温暖的关爱便像长江水一样永不断流。
  去年教初一时,一位叫小熹的学生在莫老师的班上只待了一个月,就因数学成绩优秀,被市教科所选送去外地一所特色学校读书,但学籍仍保留在班上。照理说,对这样一名已调出的学生,莫老师不需要再为他操心了。但莫老师认为,既然小熹的学籍仍留在班上,就得做好随时迎接他回来学习的准备。假如不闻不问,万一将来有一天他回来继续读书,就很难融入集体了,对孩子的发展不利。于是。莫老师始终把小熹当成班上的一员来对待:与他的家长保持联系,随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把班上各科考试试卷转给小熹,让他自测,收回后请各科老师批改;还利用寒、暑假与小熹见面,并安排他与班上的同学交流和沟通,以加深师生之间及同学之间的情感……随着时间的流逝,转眼一年过去,莫老师与小熹一直保持着这种特殊的联系。
  “真正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之间心灵的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莫老师非常欣赏这句话,经常和同事们提起这句话,并且在工作中实践着这句话。在她的班里,让人感到一种心灵上的温暖。师生间的心灵距离是莫老师用自己的爱心和努力一点点拉近的。
  莫老师以前带过的班里有一位叫小若的男孩,父母工作繁忙,没时间管他。因为缺乏约束,小若经常上网吧玩游戏,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莫老师对此十分担忧,好几次不辞辛劳地一家一家网吧去寻找,直到把他找回来。她常与小若谈心,谈学习、谈生活、谈理想、谈未来,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利用课外时间为小若补习功课,设法使他对学习产生兴趣。她还多次上门家访,与孩子的母亲交流教育方法,指导她如何与孩子沟通相处。正是莫老师的不懈努力,使小若最终振作精神、专心学习,后来顺利考上了高中。小若的父母动情地说:“没有莫老师的教育,就没有孩子的今天!”
  有了这份爱心,莫老师便感觉到平淡的工作中蕴藏着无限的快乐和幸福。她珍惜与孩子们相处的每一天,既为师亦为友。她说,看着孩子们一天天成长、一点点进步,是幸福;听到孩子们的问候,感受到孩子们的亲近,是幸福;听到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看到孩子们在球场上奔跑的身影,也是幸福……
  把班集体建设成孩子成长的摇篮和学习的乐园
  莫老师非常重视班集体建设,她常说:“班集体像摇篮,我就是妈妈,让美丽的童谣,伴孩子健康成长;班集体就像一艘帆船,我要把帆挂得高高的,把孩子送到成功的彼岸。”
  20年班主任生涯,学生来了,又走了,一届又一届,莫老师总是带着满腔的热情建设一个又一个新的班集体。她总是以班集体普通一员的身份,认真而执著地完成着肩负的教育使命。每当迎来一批初一新生,莫老师总能很快地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记住他们的姓名、相貌和特征,思考着如何让这些来自不同学校、潜能各异、行为习惯不一的学生尽快走上中学的学习、生活轨道,形成一个班风正、学风浓、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莫老师深知,每一个刚踏入新学校、进入新阶段的孩子,都渴望教自己的老师是优秀的老师,班主任是个优秀的班主任。生活学习的集体是个优秀的班集体。于是,她抓住学生这种积极向上的想法,在开学之初迅速将学生凝聚到这个班集体中。
  每接一个新班,莫老师都要先给学生开一个主题班会。会上,莫老师都要在黑板上画一颗大大的“心”,然后对学生们说:“我们走到一起,成为一家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把我们的班集体建设成优秀的班集体。现在请大家思考三个问题:‘希望咱们班成为什么样的班集体’‘班集体的好坏与我有什么关系’‘我可以为班集体做些什么’。”几句话,把刚刚走到一起的陌生孩子的心拢在了一起。孩子们展开热烈的讨论,有的说:“我可以做班干部,为同学服务。”有的说:“我的画画得好,可以为班级出板报。”有的说:“我办事认真,让我当卫生委员吧,我会组织同学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还有的说:“我组织观念强,守纪律,我保证不给集体抹黑。”……
  最后,莫老师让每个学生在“心”中郑重地写上自己的名字,并告诉他们,只有全班同学齐心协力,才能共同进步。就这样,一个班集体迈出了走向优秀的第一步。
  当学生们有了建设优秀班集体的意愿后,莫老师就引导学生做集体的主人,人人为班集体出力,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集体的荣誉,让自己与集体共同成长。在班级管理实践中,莫老师慢慢认识到,优秀班集体仅有想法是建不成的,光靠班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