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下)

作者:李镇西




  给学生一个做主人的机会
  
  每接一个班,我除了给学生“见面礼”之外,还让学生也送给我“见面礼”——给我写一封信。我对学生说:“请每人给李老师写一封短信,写三个方面的内容:1.你以前遇到过的最好的老师是谁?他最突出的优点是什么?你希望李老师向他学习什么?2.你希望以后我们的班级是什么样的集体?为达到这个目标,你有什么好的建议?3.你愿意担任班干部吗?你有何特长或爱好?你可以在哪些方面为班集体出力?”第一个问题是提醒学生,永远不要忘记过去的老师,时时想想以前老师对自己的教育之恩;同时,我想让学生给我提供榜样,汲取更多的教育智慧。第二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的用意是让每位学生明白:这个班不仅仅是李老师的,更是“我”的,每位学生都有责任为她贡献智慧和力量。学生的写信过程,就是集体责任感在学生头脑中初步形成的过程。
  就这样,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不知不觉地进入了班级主人的状态。
  在第一天见面过程中,我特别注意观察学生纯真可爱品质的萌芽——哪怕这些萌芽是那么的微不足道,我也要记在心里。
  有一年,我讲完“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之后,学生开始领新教材。我发现一本音乐书的封面破烂不堪,当即决定把这本书当成集体主义教育的“教材”。我举起这本书,问:“谁愿意要这本封面破了的音乐教材?”结果如我所料,一个学生举手了,两个学生举手了,三个、四个、五个……最后几乎全班学生都把手举了起来。我把书交给了最先举手的一位男生,问:“请问你叫什么名字呀?”这男生有些不好意思地小声回答:“喻建中。”我当即大声地对全班学生说:“同学们,此时此刻,我们每一个人都因喻建中同学的存在而感到了幸福!不,应该说,每个同学都举起了手,那么,每个同学都因彼此的存在而感到了幸福!”
  下午放学后,需要打扫教室卫生,本来我也可以随便指定几个学生,我相信无论叫到谁,他们都会愿意的,但这种“愿意”是被动的。所以,我换了一种方式,引导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我有意问全班学生:“谁愿意为我们新的集体做第一次清洁卫生啊?”结果,又是小手如林。我笑着说:“我们班有这么多的主人,一定会非常温馨美好的!”于是,我与几位学生一起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这两件都是小事,却被不少学生写进了周记。有学生写道:“开学第一天,就有这么好的同学,这个班真好!”“很遗憾,我举了手,李老师却没有看见。”“我以后一定也要为我的班多做好事!”……注意,“我的班”这三个字,表明学生们已经不知不觉把自己置于班级主人的位置了。
  
  开一个“记者招待会”
  
  和学生第一次见面,如果可能,开一个“记者招待会”也很有必要,而且很有意思。“有必要”是因为师生需要一种初步的直接沟通,“有意思”是因为这种问答方式别具一格,而且轻松自然,学生往往很欢迎。
  2004年8月30日晚上,我把学生集中在教室里,我说我开个记者招待会,请大家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开始大家还有些拘束,提问的学生不是很多。一个学生希望我讲讲我的求学经历,我笑了:“我的求学经历非常曲折复杂,要讲的话可以讲一千零一夜呢!这样吧,我简单讲讲我初中毕业的遭遇吧!”我开始给学生们讲我那一段不堪回首但也很有意义的经历:
  从读小学开始,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初一时,我写的《我站在岷江桥头》被语文老师四处宣扬,在学校轰动一时。数理化我学得很认真但不吃力,成绩也很好。只有外语,刚开始学的时候老入不了门。但后来一开窍便高歌猛进,很快成了让英语老师自豪的学生。但是,这么一个公认的学习优秀的学生,初中毕业居然没能“考上”高中!
  其实,那时(文革当中)并没有严格的升学考试,主要靠推荐。我初中毕业的1973年,进行了高中升学考试。考试难不倒我。我的考试成绩在班上总是前五名。那一年的高中招生率是14.4%,也就是说每个班只有七八个学生能够读高中。
  8月底,一个同学来家里叫我:“走,去学校拿录取通知书去!有你。”但到了学校,班主任惋惜而又含蓄地告诉我,本来是有我的,但我的名额被人顶替了。那天下着雨,我打着伞回家。路上,我把伞撑得很低很低。遮住脸,因为我的脸上汹涌着泪水……
  我的爸爸在我9岁时便去世了,爸爸生前在教育局工作;我妈妈则一直是小学教师。可他们学习成绩一向优秀的儿子,初中毕业却不能继续读书了……妈妈咽不下这口气。她动用了几乎所有的社会关系。每一个可以让我读书的可能,她都不放过。
  她的艰辛有了结果:一个她过去的学生任某地的武装部长,听说我不能读高中,便让我去他那里的煤矿子弟学校再读一年初三,然后再读高中……就这样我进入了吉祥煤矿子弟学校读初三。在吉祥煤矿子弟学校读书的日子很辛苦。早晨天不亮就起床,步行一个小时到离镇还有十来里地的学校去上课,下午放学后再步行回来。一学期以后,我的成绩令老师同学赞叹,人品和能力也得到了承认。期末我被选为班长……
  成年之后我多次想,如果我没有读高中,恢复高考后,我便不可能有勇气去报考大学,也就没有我的今天。因此,且不说养育之恩重于泰山,就凭妈妈为我读书而四处奔波这一点,就足以让我感激她一辈子!
  我讲得很动情,学生们听得很认真。我有意把这段经历讲得很细很细,用意是让他们知道我求学的艰难,让他们了解在我们国家的当代史上曾经有过那么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同时让他们明白,他们今天是多么幸运,只要想读书就有机会,全在自己努力!
  有一个学生问:“李老师,在你的人生中,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是谁呢?”
  我说:“很难说谁对我影响最大。因为在我成长过程中,很多人都对我有过很大的影响。不过,有两个人我要说一说——陶行知和苏霍姆林斯基。”于是,我给学生们讲陶行知和苏霍姆林斯基的生平事迹,讲陶行知师从杜威和办晓庄师范的事,讲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的信》和《爱情的教育》,讲他们和学生的故事,用通俗简约的语言介绍他们的教育思想,讲我对两位教育家的追随。
  我说:“还有一类人对我影响特别大,那就是历届的学生!我从心里感谢我的每一届学生,他们帮助我改进语文教学,帮助我改进班主任工作。是我的学生告诉我哪篇课文讲得不好,哪篇课文讲得很好。是我的学生帮助我克服急躁的毛病,改善了我的性格。是我的学生对我的爱,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幸福!是我的学生以他们的童心告诉我,什么叫纯真,什么叫善良!如果没有我历届的学生,我到现在可能还不会教书、不会做班主任。如果说我现在在教育工作上有了一些成绩,首先要感谢我的学生!我坚信,在未来的三年中,我也会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取得更多的进步!我提前感谢大家!”
  “记者招待会”迅速拉近了师生的心灵距离,对班集体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
  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是不露痕迹地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启蒙教育。新生们被编到某个班是毫无思想准备的,但在新生进校前教师对班集体的建设却应有相当充分的思想准备。要使学生尽快对新集体产生感情和责任感,教师就必须在开学之前对未来的班集体产生感情和责任感。
  
  责任编辑 李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