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巧用教具提高教育实效

作者:余新国




  学科教学需要教具,教育学生是否也需要“教具”?答案是肯定的。其实我们身边的许多用具,比如桌子、椅子、掸子、笤帚等,都可以用来教育学生,运用得好,还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桌子
  
  学校配给我的办公桌,是一张左右摇晃的“次品”。原来桌子的一条腿比其他腿短了几公分。后来我捡了块木片塞到桌腿下,桌子才稳当了。这天,桌腿下的木片不知何故不见了,桌子又开始摇晃。正当我小心翼翼地伏在桌上批改作业时,政教主任走过来对我说:“你班学生小军,早饭后在教室里吹口哨,严重影响学习秩序,你找他谈谈,让他承认错误、写份检查,不然学校将对他通报批评。”主任提到的这个小军,性格倔强,经常违纪。每次批评他,他都百般狡辩,软硬不吃。今天他又犯错了,这可怎么办呢?焦急中,办公桌的一阵摇晃提醒了我,于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我把小军叫进办公室,让他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他伏在办公桌上还没动笔,桌子便来回摇晃,小军很生桌子的气。这时站在一旁观察的我说:“你能不能想办法让桌子不摇晃?”一句话提醒了小军,他站起身,在屋里四处寻找能垫桌子的东西,但一无所获。他无奈地望着我。见此情景,我一言不发,坐到椅子上,把脚垫到那条有点短的桌腿下。“还摇晃吗?”我推了推桌子,故意问小军。小军咧了咧嘴,笑着说:“不摇晃了。”我拍了拍小军的肩,语重心长地说:“桌子一条腿短,这是它的缺陷。人也一样,每个人都有缺点。其实,有了缺陷、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弥补缺陷,不去改正缺点,那样是很危险的呀。”
  短短几句话,说得小军面红耳赤。我见小军没了抵触情绪,便趁机把他以往的违纪行为和这次吹口哨的事儿说了,讲明利害关系,指出不良后果,直说得他泪流满面。末了,我说:“用脚支桌子需要勇气,还可能把脚趾弄疼。改正缺点也需要勇气,也可能感到痛苦。但短暂的痛苦不算什么,蛹破茧才能成蝶,只要我们勇于改正错误,就一定能不断进步,塑造全新的自我。”我边说边注视着小军,见他面带愧色,双眼充满信心和希望……
  这次谈话很成功。自此以后,这张有缺陷的桌子便成了我教育学生的“道具”。
  
  椅子
  
  一天,我正聚精会神地备课,忽然班长带着小锋和小虎吵吵嚷嚷地走进办公室。原来他俩在教室打架,班长劝不住,便气呼呼地送来让我处理。当时我很想责备小锋和小虎几句,但又不想打乱备课思路,于是指了指办公桌旁的椅子,对他俩说:“先坐下,你们俩的事一会儿再说。”
  满脸怒气的两人一下子愣住了,面面相觑,不知所措。见我诚心诚意,便交换一下眼色,相继落座。“先好好想想事情的起因和经过,想想自己有没有责任,想清楚了再告诉我。”说罢,我继续备课。等我备完课,两人的情绪已稳定下来,不仅能客观冷静地说出事实,而且都承认自己有责任,并表示要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其间两人没有争辩,更没有争吵,气氛十分融洽。
  他们的态度也平息了我心头的怒火。我摸了摸他们的头,诚恳地说:“你们能坦诚认错,老师十分满意。今天的事儿我不打算深究,也不向学校反映。但校有校纪,班有班规,不管是谁,只要违了纪。就要受到相应的处罚。今天你们认错态度较好,我就不让你们写检查了,只要求你们围绕今天发生的事儿写篇作文,题材不限,题目自拟。你们说咋样?”“行!”“行!”两人立刻满口答应。
  半小时后,小锋抢先把“大作”交给了我,题目是《老师的态度改变了我》,文中写道:“……我做错了事,老师不仅不训斥我,还对我十分客气,给我椅子坐,这使我心里很内疚。老师像妈妈一样关心我,而我却为了点小事就打架。净给老师添麻烦,太不应该了……”不一会儿,小虎的《不是批评的批评》也完成了。他写道:“……坐在椅子上的我,百感交集,心潮澎湃。我深深地意识到自己错了,真的错了。咋能因几句闲话就动起拳脚呢?老师,您虽没批评我,但您的宽容和仁慈已使我羞愧万分。您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人要富有爱心,处事要学会忍让……”想不到两个调皮鬼能写出这样的话,感动之余,我拿起红笔在文后批了两个大大的“优”。
  其实椅子本无特别之处,但犯了错的学生坐上后,却有了不同的感受。这种感受能使学生冷静下来,认真审视自我,客观分析事因,这为老师有效化解纠纷打下了基础。想不到看似不起眼的椅子,却在不经意间成了我最好的“帮手”。
  这件事后,我的育人策略又增添了一项新的内容,那便是“坐下教育”。
  
  掸子和抹布
  
  期中考试后的一天,我把小霞叫进办公室,准备跟她好好谈一谈。小霞天资聪慧,可学习不踏实,课堂上常跟老师“捉迷藏”,不是看小说,就是和同学交头接耳;课后总是第一个完成作业,可老师批改后,发现错题最多的也是她。我曾找她谈过几次话,但她根本不听劝告。这次考试成绩出来了,她的成绩又下降不少。
  也许意识到了我找她来的目的,小霞走进办公室后,满脸不在乎。我微笑着对她说:“今天找你来,只是随便聊聊,你不用担心。”我指了指桌子、椅子,说:“帮老师把桌子、椅子擦干净好吗?这阵儿老师有点忙。”我边说边装模作样地看起书来。
  小霞倒很乐意,她顺手拿起桌上的鸡毛掸子,一遍又一遍地掸着桌子、椅子上的灰尘,干得很认真。几分钟后,小霞得意地说:“老师,好了。”我放下书,用手指抹了一下桌面,然后把沾有灰尘的指头伸到小霞的面前。笑着说:“你看看,还有灰尘。”小霞尴尬地笑了笑,又卖力地干起来。重复几次后,小霞有些不耐烦了。眼看小霞要“罢工”,我提醒她说:“你那么聪明,就不能想想别的办法吗?”
  我的话使小霞茅塞顿开,她见桌腿上绑了条抹布,便取下来开始用它擦桌椅。不一会儿,桌子、椅子都擦干净了。干完活,小霞看着我,目光中尽是自豪。
  我把抹布与掸子放在一起,问道:“你想过没有,为什么掸子不能把桌面、椅子弄干净,而抹布能?”一句话问得小霞摸不着头脑,她思索片刻,却想不出答案,只好摇了摇头。
  我说:“掸子疏松、轻浮、柔软,中看不中用,不如抹布好用。抹布用手一捏,密不透风、‘实心实意’,能擦掉一切灰尘。对不对?”小霞点了点头,却似乎并没明白我的真实意图。于是我接着说:“学习也应该这样。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听课、做作业,就有真才实学,学习成绩就稳定,还能逐步提高。相反,不懂装懂、敷衍了事、轻浮自满,就会栽跟头、吃苦头。你说是不是?”几句话说得小霞满脸通红,低下了头。
  没有高谈阔论,却使小霞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真该感谢这把掸子和这块抹布!
  其实,只要多个心眼儿,周围许多用具都可以成为育人的“教具”。
  
  责任编辑 陈秀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