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为“传道”正名

作者:刘向军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新课程理念之下,人文性中所应有的“传道”之义依然是语文教学不可动摇的教学目标之一。正如赫尔巴特所说:“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但是,怎样传道?传怎样的道?怎样应对一些教育界人士对语文教学发出的“伪圣化”抨击?怎样应对“伪圣”就是“欺骗”,而“欺骗就是大恶”的指责?怎样处理“传道”与所谓直面生活真相的矛盾呢?——这正是语文教学进行情感价值观教育时所面临的困惑。
  电影《天下无贼》中王薄(刘德华饰)在火车站对王丽(刘若英饰)说:“他凭什么不设防啊?他凭什么不能受到伤害?凭什么?是因为他单纯啊?他傻?你为什么要让他傻到底?生活要求他必须要聪明起来。作为一个人,你不让他知道生活的真相,那就是欺骗。什么叫大恶?欺骗就是大恶。”
  “欺骗就是大恶。”这话很沉重,也很有力。观众似乎无力反驳主人公的话。而作为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似乎也只剩下了内疚:我们在课堂上常常没有揭示出生活的真相,共至有意地掩盖了生活的真相,这是欺骗,这是大恶。
  然而,能够简单地说,教育中的传道、教化就是“伪圣”吗?能够简单地说,教育中的传道、教化,就是“欺骗”吗?就等于大恶吗?当然不能!
  所谓“生活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一般所说的生活真相似乎是:小孩子独自在家,陌生人敲门时不要给他开门;女学生不要单独和男老师在办公室里,特别是晚上;出门坐车时要结伴,轮流睡觉,千万注意提防小偷;不要和陌生的网友约会,因为很可能被抢甚至被杀;不要轻易给乞丐钱,他们可能已是腰缠万贯的富翁……总之,江湖险恶,人心难测,尔虞我诈,明哲保身——多么可怕的生活真相!
  难怪圣人说:大智若愚,绝学弃智。如果语文教育在所谓“直面生活真相”的名义下,以传授斗智斗勇的“厚黑之道”为己任,这样的语文课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当一个社会人人都精通防骗术、防抢术、防杀术的时候,那样的生活还是和谐、理想、幸福的生活吗?
  所以,我们说,语文教育中的“欺骗”不是大恶。相反,正由于语文教育中向真、向善、向美的“道德欺骗”太少了,“生活真相”中向假、向丑、向恶的“真欺骗”太多了,结果形成了这样的怪圈:人们视现实生活中的不道德为常态,并发展了日益精细的种种防范术,反而视语文教育中的真情熏陶、道德教化为可笑的怪物。
  是的,教育是要直面生活的真相,但生活的真相有假、丑、恶,更有真、善、美。对年轻一代的教育,主要的不是暴露生活中丑恶的真相,而是描绘生活中理想的真相。教育决不只是通过防范丑恶来实现和谐,而根本地是要通过高尚来培养高尚,通过真诚来培养真诚,通过奉献来培养奉献。
  如果语文教育者自己言行不一,反倒要求学生去做,那才是真正应该被谴责的“欺骗”;如果语文教学中掩饰甚至美化生活中的假恶丑,那才是真正应该被抨击的“伪圣”。但如果语文教学中宣传了高于一般现实的生存理想,赞扬了仁人志士的美好情操,就被指责为“欺骗”,那倒是可怕的、危险的指责!
  中学生在迅速成长着,他们的成长需要理想来支撑、来激励、来点燃。理想的力量有多大,青少年的路才能走多远;理想的境界有多高,青少年的人格才能有多纯洁。
  传道,无须迟疑。让学生获得应对生活真相的智慧,不等于让学生远离童真,不等于让学生摆脱真诚,不等于让学生放弃善良。
  可以让学生知道现实生活真相中的假,但我们更要努力让他们做理想生活中无邪的真人;可以让学生知道现实生活真相中的恶,但我们更要努力让他们做幸福生活中博爱的善人;可以让学生知道现实生活真相中的丑,但我们更要努力让他们做和谐生活中无私的美人。
  立足现实生活,超越现实生活,这正是教育存在的意义。传播、弘扬高尚之情、崇高之道,不是“伪圣”,更非“欺骗”。语文教师尽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为世间真情鼓与呼,为人间正道鼓与呼!
  
  责任编辑 赵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