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敬业·激情·鉴史育生
作者:杨丙涛
一般担任班主任的多是主科(语数外)老师,可郗老师以他自身的实践证明,历史老师当班主任有其独特的优势。郗老师认为,历史老师往往知识面较宽,教育学生时可以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比较有说服力;对班级里发生的一些问题,也可以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寻找解决办法。
书中自有育生策
当班干部的工作出现懈怠时,郗老师就用王安石变法的事例来教育他们。他对班干部们说,王安石变法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用人不当,你们可不要成为不当之人啊;班干部一定要认真负责,这样班级各方面工作才会蒸蒸日上。
有一次,郗老师很喜欢的一位学生给他上了一道《万言书》,对他批评学生的一些做法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当时郗老师怒火中烧,很想好好教训一下这个学生。可他又想起了1959年庐山会议上彭德怀的《万言书》,虽然言语有些偏激,但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提的意见是正确的。想到这,他冷静下来,对这件事进行了冷处理。等学生情绪平复下来后,他才和这位学生交流,最终解决了对方的思想问题。
为了让学生从别人身上吸取教训,避免重复他人的错误,他用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来教育他们。他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来说,是坏事,但它让中国吸取了教训。对中国反而是好事。所以同学们也要学会吸取别人的教训,这样才能取得进步。当他发现成绩好的学生不愿意帮助同学、不愿与同学交流时,他告诉他们,中国历史上隋唐因开放而强盛,明清因闭关锁国而衰落。我国现在实行改革开放,所以正在逐渐走向强大。历史证明,国家、民族只有开放,才能越来越好,人也是一样,每个学生都应该主动把自己的经验与别人交流分享,这样个人也可以在交流中巩固所学并进一步提高。
书中自有治班方
郗老师还从古代思想家的思想中汲取营养,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班级管理思想。
由于身兼教务处主任、校长助理并担任高三班主任,还经常出差,现实条件不允许郗老师整天督导学生,于是他从老子的“我无为而民自化”中悟出了“无为治班”的思想。
所谓“无为治班”就是让学生自主管理,用制度和集体的力量来约束和教育学生。班主任发挥指导作用,做到以放为主,放中有扶,扶中有导,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郗老师非常重视制度的作用,他的班有一系列制度:干部责任制、值日班长制、犯错自诊制、班级日志制、周记总结制、定期评议制、班委例会制、宿舍评优制、奖品自筹制、每周之星制、目标激励制等,郗老师用这些制度来规范学生的行为。
现在,即使郗老师十天半个月不进班,班里的各项工作也都一丝不苟,有条不紊。
古人云:“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郗老师非常认同这句话,他认为在当前激烈的竞争中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很重要。缺乏公平,就无法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因此他一直致力于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氛围。对成绩不佳的学生多一些微笑、多一些鼓励、多一些肯定、多一些责任,多给一些指导、多给一些机会。他认为,这些对他们很重要,这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根据成绩和性格特点,郗老师将帮扶对象分别“包”给各任课老师,以便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依据学生的学习水平,他分层布置作业,把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既让成绩优秀的学生吃好,也让成绩落后的学生吃饱,都能体会到“跳一跳,摘葡萄”的成就感、喜悦感,从而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干劲;他抓住“学生都渴望上进”的心理特点,呵护、培养、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郗老师告诉他们,任何人都可以看不起你,但是只有一个人不能,那就是你自己。在他的鼓舞下,成绩优秀的学生是一团燃烧的火,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也是一团燃烧的火。
付出总有回报,真情换来真情。10年的工作,郗老师的辛勤耕耘结出了硕果,无论教学还是班级管理都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省、市先进班集体,主持编写了几十本德育素材,创作整理了上百个德育课件,二十多篇论文发表或获奖。而最让郗老师感动的还是学生和家长的关爱和肯定。元旦时,学生们把一张写有“您永远的孩子们”的卡片,伴着深深一躬送到郗老师的手里;下雨了,学生们悄悄把郗老师的自行车推到避雨处;在北大上学的郭欣同学把自己在大学里获得的“三好学生”证书寄给郗老师,说要永远做郗老师的好学生;崔宁的父亲在路上见了郗老师,紧紧握着他的手表示感谢;芦苇的奶奶见了郗老师含着眼泪说:“我的孙女儿有福气遇上了您这样一位好老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有涯,而爱无涯。教无涯,郗老师正在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托起一个个的希望,用自己的青春去圆一个个的梦想。“循循善诱痴情教学子,默默无闻锐意育英才”是郗会锁老师的人生写照,“执一支粉笔,带两袖清风;站三尺讲台,育四方桃李”是郗老师永恒不变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