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当“80”后教师遇上“90”后学生

作者:刘秋燕

行自我介绍:“我是咱们学校隆重推出、强力打造的美女老师。小女子芳龄23,要脸蛋有脸蛋,要身材有身材,要知识有知识,也算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这正是谈恋爱的大好时机,但我却把女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奉献给了你们。古诗有云‘人约黄昏后’,黄昏就是下午的6点到晚上9点。我呢,6点到8点陪你们上晚自习,等你们下课走完了,我收拾东西到家也9点了。所以,你们一定要珍惜学习的机会。”
  思考:内外兼修,智慧与美貌并重。
  上海曾有一所学校要求教师上课化淡妆,引起一些社会反响。其实,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的形象也是一种教育资源和教育力量。“80后”教师追求时尚,标榜个性,外在形象只需稍加引导即可入轨,关键要修炼内在的语言魅力和行为魅力。
  幽默风趣的语言、亲切得体的举手投足,让教育如春风化雨。正如于永正老师说过的一句教育名言:幽默是教学的得力助手,幽默可以使学习化难为易,使课堂和谐融洽,使师生心灵沟通。教师笑着看学生,学生就会笑着看教师。教师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带着鲜明的感情色彩,会使学生置身于情感氛围中,不自觉地受到熏陶和感染。实践证明,一个干净利落的手势、一个信赖的眼神、一句情绪激昂的话语,都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给学生更多的笑容和快乐,做到举止自然端庄、文雅大方,这样的教学状态才是有益和健康的。
  
  四、把问题放在网上
  
  案例4
  我的班级博客点击率已经超过10000人次了。
  ——“80后”教师小景
  自去年成为一名教师后,每天工作之余小景必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登录到自己的博客,记录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的点滴感想。他的学生经常上去留言。“看到学生们的留言,感到自己和他们的心贴得很近,有时候在课堂上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这种心灵交流的方式反而得到了解决。开通一年来,我的班级博客点击率已经超过10000人次了。”
  思考:巧用网络,小舟撑出绿荫来。
  “80后”教师与“90后”学生的个性都非常突出,不可避免会发生师生冲突。如果“80后”教师不能冷静处理好这些冲突,可能会激化矛盾,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若能合理利用双方都钟情的网络,则不失为沟通师生关系的妙招。
  有人说“80后”教师的电脑上肯定有QQ,而现在“90后”学生的电脑水平不逊于教师。沉迷网络对“90后”学生(包括“80后”教师)固然大有害处。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当有些问题无法当面解决时,“80后”教师不妨借网络工具冷静地与学生交流,避免正面冲突直至将矛盾化解。同时,由于网络有一定的私密性,学生在安全的环境里容易说真话和心里话,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真实的思想状况。
  总之,当“80后”教师遇上“90后”学生。只要“80后”教师用师爱的甘霖加以浇灌,用真心的沟通加以融合,用内外的美丽加以感染,用平等的交流加以引导,就能实现与“90后”学生和谐共处、共同发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