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是谁把亲娘变成了保姆

作者:李 辉




  报载:某小学一年级一位男生见许多同学上学都是车接车送,唯独自己由妈妈陪着走路上学,便恳求做生意的姑姑开车接送自己上学。并跟同学们说送他的姑姑是自己的妈妈,以前来送他的人是他家的保姆。
  作为家长,笔者也曾遇到有过类似的事情。同样是读小学的儿子曾经问我:“爸爸,我们家是不是很穷?”乍一听到这句话,我感到很震惊。我问儿子为什么这么说,他告诉我,有同学笑他的书包与文具盒太旧了,而这个同学一学期换了几个书包。我给儿子解释说,一个学期换几个书包并不值得炫耀,那只是浪费,你的书包又没坏,为什么要换呢?家里有没有钱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爸爸妈妈都很爱你,而且,家里有钱也不值得骄傲,因为那是爸爸妈妈挣的,又不是你自己挣的。从那以后,儿子再也没有问过我类似的问题。
  我理解儿子的心情,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有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那位小男孩因为自己的父母没有车而受到周围同学的嘲笑,使他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给他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本性上人忍受不了别人的长期嘲笑。被轻视的感觉、不安全感和自卑感总会唤起人登攀高一级目标的愿望,以此获得补偿和臻于完美。由于儿童的认知能力与心理调适能力有限,为了改善自己在学校里的处境,缓和或消除自己的自卑感,这位男生选择了一条阻力最小的心理路径,即声称有车的姑姑是自己的妈妈,而以前来送自己的妈妈其实是保姆。他这样做,无非是想得到同学们的尊重。
  时下,学生之间的攀比确实很普遍,新闻中的小男孩称自己的妈妈是保姆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性案例。因此,当发生类似的学生间攀比事件时,我们不应该过多地责怪孩子,甚至那些嘲笑别人的孩子,他们同样是受害者,他们嘲笑别人同样也是为了获得别人的尊重和某种心理上的优越感,虽然这种心理是不健康的。我们应该追问,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攀比现象?心理学家阿德勒在《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中说:“学校只是孩子早期家庭教育弊端暴露的场所而已。”儿童不可能天生就有这种攀比心理,将这种不健康的心理传染给他们的可能是我们的社会,更有可能是他们的父母。
  与儿童一样,成人的攀比心理也是出于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但是,攀比是一种弱者的心理,产生于个体深深的无能感、自卑感和不安全感。需要的产生常常是因为匮乏。比较而言,那些有着稳定社会地位的强势群体对于优越感的需要相对弱一些。一般来说,在社会转型期,当那些原来处于弱势的社会群体经济地位上升时,他们便会要求相应的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以重建他们的自我形象,攀比现象就特别容易发生。炫耀自己在经济上的成功或贬低那些在经济地位上不如他们的人,是他们重建自我形象最常用的手段,因为除此之外。他们便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东西。在此意义上,炫耀财富和地位是一种“暴发户心理”。有这种心理的家长。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他们的孩子,并通过孩子与同辈之间的交往而传播开来,间接地影响到其他的孩子。
  面对儿童的攀比,学校和家庭负有教育和校正的责任,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刻的反省和反思。当我们明白了攀比产生的心理原因及其对儿童心理产生的不良影响时,我们就会有所警醒并自觉抵制潜伏在自己身上的攀比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