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偶然”的背后是什么

作者:万爱萍




  教育学生真是一项奇妙的工作,让你欢喜让你忧。有些人、有些事,你冥思苦想,却始终一筹莫展。可偶然的一件事、一句话却能意外地帮你解困,带给你莫大的喜悦,也留给你无尽的思索。
  
  一、一次简单的加分
  
  苦恼了快一年,对他的教育依然不见明显的效果。他的脸一天比一天阴沉,上课歪斜着,下课就冲到操场打球;听课耷拉着眼皮,作业潦草应付,成绩一落千丈;和父母沟通无语,见了我一声不吭……这孩子初一入学时成绩排名班级第一,除了语文成绩一般,数学、英语、运动样样出色,是全班同学欣赏的帅哥。可不过两个月,他就和班里一位女同学走得很近,也陷得很深。女同学转学了,他也垮了。
  无数次的谈心——谈友谊,谈自我价值的实现,谈早恋的危害。谈正确的恋爱观……无数次的尝试——让他担任班级职务,请他协助开展班级活动,提醒家长给予他更多的关爱……想要他走出来,想要他振作,想要他重新做个阳光男孩。可这一切,如小石子击水,只不过激起了浅浅的波纹,不久就消失了。
  初二开学了,他依然如故。他父母也失望了。我想起了“教育不是万能的”这句话,对他彻底失望,打算放弃了。
  两周过后,照例要进行阶段测试。那次的测试只考文章阅读,意在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力,以确定阅读训练的重点和分层。他的试卷整体水平一般,不过有几道题倒有些独到的见解。我很高兴,给他加了分。没想到这一加,他竟成了班中的最高分。试卷发下去,语文科代表很不服气,径直走过去找他核分,我故意逗科代表:“别算了,六班同学已核过两遍了,没错!”“哇噻,好帅啊!”旁边的同学也围过去,赞叹着。
  之后的一切,让人不敢相信:课堂上,他耷拉着的眼皮抬起来了;课后,他破天荒地拿着作文来请教如何修改,而且一改就改了两稿。更难得的是,他总有意无意地接近我,和我谈班级、谈同学、谈家长,甚至开诚布公地谈起早恋问题,完全没有了当初的萎靡、固执和逆反。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心中充满激动和疑惑!一次简单的加分,一个和他存在的问题似乎毫无关联的“偶然”,为何竟有如此大的力量?
  
  二、一次轻轻的耳语
  
  开学初,我对着她上学期的成绩单头疼。“我该怎样对你,我的孩子?道理说了一大篓,你比我懂得都多;盯着你学习还行,可我一离开,你就什么都不干了。”
  找她来,平时比男孩还“疯”的女孩居然忸怩地转过身子,目光斜斜地瞥我一眼又逃开了。好笑之余,我附在她的耳边轻语:“我觉得,你的成绩应该在班级前十。”她呢?先是一怔,接着嘴笑、眼笑,又忸怩片刻,提出想找个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做同桌……
  月考,她是班级第十;期中考试,她是班级第八。
  又一次的“偶然”!又一次的意想不到!原本无奈说出的一句话,竟产生了“我希望你是我的女儿”那般神奇的魔力!
  
  三、反思“偶然”
  
  我欣喜着,亦惶惑着;思索着,亦寻觅着。虽说“教无定法”,可毕竟“教学有法”啊!这一次次让我欣喜的“偶然”背后,到底是什么改变了那些孩子呢?
  我和他的关系日益亲近。一天,他拿了篇日记给我看,写的就是那次考试的事。
  今天,也许是我的幸运日,从没考过好成绩的语文,在幸运女神的眷顾下得了100分。这是我想都不敢想的。许多人都不相信。拿着试卷翻了又翻,100分,真的!那一刻,我狂喜。第一次觉得语文是这么简单,第一次觉得在语文上我还可以让许多人羡慕……
  语文,我最薄弱的科目,竟考了一个令人羡慕的分数。以前我甚至对语文绝望过。从小学到现在,没考好过一次,在许多考试中都是拖后腿的科目。每次考试只希望语文分数能稍高一些,别无它求。现在,我又对它燃起了希望,100分,这是最好的凭证。我能学好的,不是吗?
  原来是这样!我为什么总是把他的语文成绩与那次“情感”挫折联系起来呢?
  那么她呢?
  期中考试后,我们召开了家长会,其母来校,激动得眼圈都红了,欣喜地向我转告她女儿的话:“万老师跟我谈话,我的耳朵痒痒的,心也痒痒的。”那天,我们聊了好久。她谈到了孩子的爸爸:“万老师,您不知道,她爸爸对孩子的要求可严呢。在我们家,孩子放假,全家戒严。不让亲朋来串门,连我走路都要踮着脚尖。孩子的活动计划是按小时来制订的。”
  原来如此!怪不得这“偶然”有如此大的魅力?原来这偶然的背后是孩子内心的渴望——对宽松的成长氛围的渴望,对长久缺失的柔情的渴望……
  原来这“偶然”并非偶然,只因它轻轻地却又真切地触动了孩子的心弦。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必然会有一些解不开的“结”,或者由于“情感”挫折导致对学习、生活的厌倦,自信失落;或者由于生活压抑,导致对苦口婆心的教育、无微不至的关心产生反感。如果出现了这类情况,老师和家长不能就事论事,应该另外寻找解决问题的契机,从其他事情中以“偶然”唤醒学生。其实,这个“偶然”亦非偶然,只有教师真正体察学生的“疾苦”,理解学生心灵的渴望,才能找到那把打开心灵之锁的钥匙。
  反思“偶然”,感慨良多。别死揪住学生的某一问题不放,走到学生中间去,走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走到学生的心里去。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渴求,我们那些严肃的告诫、谆谆的教诲、别样的暗示,才能拨动孩子的心弦,才能收获成功,收获喜悦,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成就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