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德育应直面现实生活 培养孩子独立思维

作者:刘小荣




  前不久,笔者听了一节小学四年级的德育课,这是该校利用地域优势开发的校本德育课程的内容之一。本节课主题为“中国卫星发射场”,授课的是该班班主任。
  这节课分为两个板块。
  第一是知识板块。开始上课后,老师先引导孩子们说出目前中国所拥有的卫星发射场,然后由孩子们自愿分成三个小组,分别讨论“西昌”“太原”“酒泉”三个卫星发射场的相关知识。之后,孩子们通过小组汇报的形式,给大家讲了三个卫星发射场的地理位置、名称由来和卫星发射情况等知识。让我惊叹的是,面对庞大的数字和史实,每个孩子都能背诵讲解。我问他们花了多长时间准备这节课,有个孩子说他花了三天时间才把他的发言背诵下来。
  第二是情感教育板块。有三个孩子搜集了航天人物故事,给大家讲述航天人奉献、牺牲、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当听着他们讲航天人怎样带病工作,直至牺牲在工作岗位上,或者为“大家”舍“小家”,父母病危也不能在床前侍奉等英雄事迹时,教室里每个孩子和听课的老师都为之动容。航天人那种执著进取、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感染了每个人。最后,在授课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对“航天赞歌”进行了补写,圆满地完成了这节课。
  应该说。在现有的评价标准下,这是一节相当不错的德育课。教学进行得流畅而充实,很好地体现了知识与情感的融合;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感动了学生的心灵。但这样一节德育课却引发了我很多思考。
  多年来,几乎所有的小学生都在接受这种关于“奉献”“吃苦”“诚实”“责任”等正面教育,但为什么这些价值观念不能持久地印刻在孩子们的头脑中,并体现在行动中?
  这节课给了我一些启发:我们的小学德育模式有些问题,我们向小学生们灌输的道德规范,是一种被剥离了生活情景而直接上升为理性的道德概念。它只是一种空洞的、抽象的行为规定,无法穿透小学生的心灵。对于小学生,我们不仅应关注他们是否有,或有多少道德知识,更应关注他们是否有道德体验,体验到什么。在孩子们面前弘扬正面精神是必要的,但是不能脱离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就拿这节课中反映航天人奉献精神的例子来看:得了胆结石不及时治疗,却仍到野外工作直至牺牲;父母病危不在床前侍奉,却仍去工作等,这种对“奉献精神”的要求是不是有违人性,缺乏人文关怀?须知我们是人而非神,奉献精神应该提倡,但是我们究竟该倡导什么样的奉献?孩子不仅仅生活在学校里,他们还会在社会、家庭里受到很多事物、很多人的影响。试想,当孩子们走出那间教室回到家,回到现实生活时,他们听到的很可能就是父母对工作、对“奉献”的抱怨,那时他们会怎么想?他们会不会有受骗的感觉?因为真实生活向他们展示的与课堂上老师向他们灌输的根本不同。在强大的现实生活面前,孩子们会不会慢慢地否定老师所宣传的正面内容?会不会接受社会中那些负面的东西?事物都是相生相克、相反相随的,对学生仅仅进行正面精神的宣扬,而没有进行独立思考意识、批判思维精神的培养,犹如鸟缺一翼,是无法真正使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而“展翅高飞”的。从长远来看,这种德育注定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陈鹤琴先生曾指出,我们应该永远让孩子直面真实的生活,把是非标准清晰地呈现在孩子面前。譬如不该在饭前让孩子吃糖,那么就明确告诉他,而不要拿糖没了等谎话欺哄小孩,因为孩子心里是很清楚的,这次骗了他,下次他就不再听我们的了。我想小学德育也应该让孩子们面向真实的生活,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意识和批判精神,给他们自主判断的空间,让他们在走出校园、步入社会之后,对现代生活充斥着的各种是非,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能识别他人观点中所包含的立场、假设和谬误。
  袁新文先生曾经在《日本小学的德育课》一文中记述了一堂日本小学三年级德育课例。
  上课铃声一响,村冈老师面带微笑走进教室,向学生们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位名叫正子的小朋友收到一位同学的来信,非常高兴,可邮递员告诉她,信上的邮票不合适,对方少付了80元,需要她来补上。正子补了钱之后不知道该不该把这事告诉寄信的同学。她去问哥哥,哥哥说应当告诉他少付了邮费,但不必告诉他钱数,让他以后注意就是了。正子又去问妈妈,妈妈说不要把这事告诉同学,以免伤了他的自尊心。那么正子到底该怎么办?于是,村冈老师的问题出来了:“同学们,如果你是正子,你会怎么做呢?她在黑板上写了四种意见:A是正子哥哥的意见,告诉寄信的同学,但不告诉他钱数;B是正子妈妈的意见,不把这事告诉同学;c是不仅告诉那位同学少付了邮费,而且告诉他钱数;D是犹豫不决。村冈老师让学生们在这四种意见中选择。结果,全班27位学生中,选择ABcD的分别有4人、1人、15人和7人。接下来,村冈老师开始向学生提问:“你为什么会这么做?”一位选择C的学生说:“如果我是正子,我就会告诉那位同学,寄这种信与普通信不同,是需要加钱的,不过这次应加的80元邮费由我来付,你以后注意就是了。”另一位选择犹豫不决的学生说:“我觉得应当告诉寄信的同学,但不知道这80元邮费是不是让他来付,所以犹豫不决。”一番讨论之后,村冈老师让学生们第二次表态,这次犹豫不决的反倒比第一次多了7人,而这次选A的只有2人,选B的有2人,选C的减少为9人。村冈老师再次提问一位原来选C现在却又变得犹豫不决的学生。学生说:“我决定写信告诉那位同学,可我不知道该怎样把钱数告诉他,如果写在信的开头,那他一看到我的信就会伤心,如果放在最后,他看完信会更伤心,所以我犹豫不决。”一直选B坚持不告诉寄信同学的学生说:“我认为不能告诉他,这样他会很伤心,我不想让好朋友不开心。”可不同意这一观点的学生都说,因为是知心朋友,那位同学会理解的,应当告诉他。
  孩子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给出了一些不同的解决办法。村冈老师接着问大家:“在平常生活中,你们遇到过这类麻烦事吗?”许多学生摇头。“我却遇到过。”村冈老师现身说法,讲起了她在中学时经历的一件类似的事儿“……当时和正子一样,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可是现在我知道了。”听完老师讲述的亲身经历,许多学生的脸上露出了会意的笑容。临下课时,村冈老师对学生们说:“今天的课讲的是如何处理友情与信赖的关系,是我们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希望大家动脑筋思考。”
  这节课的高明之处在于让孩子们面对的是真实生活的情境。教师没有给学生提供现成的、唯一的答案,而是在讲授、提问的过程中循循善诱,逐步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让他们一步一步地靠近正确的道理,一点一点地学会做人的准则。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题目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指出:“教育应当促进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一个人尤其借助于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个不同的情况下做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我想这是我们每一位教育者应该努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