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所谓早恋,不过是学生的一次人生经历
作者:金源萍
先是听说邻居家的儿子“早恋”了,女孩是同班的;接着得知班主任把他俩安排同桌了;再接着听说邻居和女孩的父母见了面,达成了协议;然后就是两个孩子出双入对。女孩学习很好,成绩名列年级前茅,男孩也不错,成绩也位于班级前列。经了解,家长的想法是:高三了,不想因此事激怒孩子而影响其学习,只要他们正常交往,就不加干涉,反正是“少年游戏”。不会有什么结果;班主任把他俩安排同桌,是因为上课时他俩总是眉来眼去,惹得全班同学注目。不如索性就让他们坐在一起,以免影响他人。最终,两个孩子都考上了重点大学,男孩还超常发挥,实现了自己学医的梦想。后来,两人并没有保持恋爱关系。
第二件事,好朋友的儿子“早恋”了,是高一下学期的时候。每天晚自习后,他都要以各种借口晚回家,其实是送女孩回家;每天晚上,他都躲着父母发短信,经常不完成作业;白天上课时,常常精神萎靡,不能认真听讲。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从班级第6名,竟然退到了20名以外。好朋友没有正面干涉,只是劝儿子把学习和“恋爱”,的关系处理好,并告诉他,当前学习最重要,那种不成熟的感情要慢慢淡化,尽早结束。现在,孩子上高二了,已经和那女孩断了关系,学习成绩逐渐回升,最好的一次考到班级第4名。朋友对孩子的这段生活经历没有生气抱怨,而是觉得孩子不仅学会了处理学习问题,同时也学会了处理“感情问题”,相信他今后进入大学乃至社会,会更加慎重地处理此类问题。
我最初是惊诧于邻居、朋友和老师对“早恋”问题的处理策略,后来又深深佩服起来。
邻居关注的是孩子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朋友关注的是孩子的成长阅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那位老师关注的是班级的整体利益。而以往的我呢,在遇到类似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当事人的行为可能造成的坏影响,是他们的学习成绩;总觉得尽快“拆散”这种关系是班主任的一种责任,一项必须做的工作,而忽略了当事人的感受,忘记了应该在尊重他们这份感情的前提下去疏通开导,去寻找合适的解决办法。
其实,仔细想来,高中生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对异性产生好感和交往的意愿,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尤其是他们又生长在当今这个文化多元且开放的时代,如果我们成年人能够正确看待这种现象,把它看做是学生的一种正常的人生经历,就如同看待他们追星、崇拜偶像那样,不就能够更理智地对待他们,更自然地处理这些事情了吗?
我们的工作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与异性健康交往,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学业与“情感”的关系上。如果一味地严厉批评或是蛮横阻止,除了可能会扭曲两个学生的是非观念、与异性交往的态度,导致他们怨恨家长、仇视老师外,不会起到任何积极作用。在这方面,我曾有过深刻体会。1993届、2002届,我曾经严厉地批评过两对儿这样的学生。多年后我了解到,他们最后都没有走到一起,在与其他同学交谈时他们也承认自己当初的做法确实影响了学习,也理解了我当时的良苦用心,但他们并不“感谢”我,因为他们认为那时我的做法给他们的心灵带来了太多的痛苦。
人性化、人情味的管理,不仅要用在学习与纪律的管理上,更多的是要体现在关注学生的心灵需求和情感需要上。尤其是当前,在影视作品中性文化泛滥及社会上一些不健康的恋爱行为对学生们有太多负面影响的情况下,如果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再用简单粗暴的工作方式对学生的“早恋”一味制止、单方面强“堵”,那么学生们就更难以形成正确的恋爱观了,这对他们未来的爱情、婚姻乃至一生的幸福生活都没有好处。
所以,把学生的恋爱看作他们的一次人生经历,看作他们学习成长的一个阶段,然后,以人为本,耐心指导,这样,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才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