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说服教育不是万能钥匙
作者:蒋玉燕
一、与道德认识问题相关的不良行为
目前,学校德育中存在着种种问题,中小学生道德认识模糊甚至错误的情况相当普遍。道德认识的偏差直接导致了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比如学生一旦形成了“老实吃亏”“考试时不作弊是傻瓜”这类错误认识,就会出现不讲诚信、考试作弊等不良行为。
应对这类不良行为的教育策略是帮助学生改变认识,也就是让学生明理。如果学生的不良行为还处于偶发或初始阶段,尚未形成坏习惯,也没有相应的人格问题,一般只要通过改变认识就可以达到改变行为的目的。
改变认识的方法很多,如讨论、辩论、说服、写读后感等,而说服教育则是老师们用得最多的方法,只要操作得当,常常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小学低年级学生爱拿别人的东西,以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可以据为己有,这时就可以通过讲故事让孩子明白“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一般来说,孩子改变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可以随便拿”这一认识后,不良行为就会随之消失。可见,应对与道德认识问题相关的不良行为时,说服教育是重要的手段之一。
二、与意志问题相关的不良行为
有些学生身上的一些不良行为已经存在一定时日了,比如上网成瘾、打架成性、自由散漫等等。这些行为的改变往往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自觉性、自制力和耐性,可事实上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往往是意志薄弱者。对这类需要靠意志才能改变的行为,说服教育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对此可尝试以下两种教育策略:
1.“体验教育”策略
“体验教育”是通过亲身经历,领悟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并转化为自身行为习惯的过程。学校教育中,常常通过创设情境来实施“体验教育”(利用自然情境也很重要)。例如,有位老师这样创设情境:让爱捣乱的学生小A在班会上讲故事,正当他讲到兴头上时,事先安排好的几位学生故意吵架,小A前去劝阻。吵架停息后,小A继续讲,没多久,其他同学又出来干扰,小A显得极不耐烦,开始大声呵斥这些同学……事后班主任和小A谈话,询问他的感受,并让他写下来。通过这次体验活动,小A深刻地认识了自己的错误,由衷地表示要改正。后来,通过老师的帮助和他自己的不断努力,小A终于改变了上课爱捣乱的不良习惯。
学生的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要素组成的,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其中“知”(道德认识)是基础,“情”和“意”是动力,“行”是关键。对于需要坚持努力才能改变的不良行为,有了“知”不一定就有“行”,只有激活学生的动力系统,才可能达到“知”和“行”的统一。“体验教育”在激活学生的“情”方面比说服教育更有优势,这是因为学生通过自身体验获得的认识特别深刻。“体验教育”常常能触动人的心炅,使人身临其境,能激发特定的情感体验。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将“知”转化为“行”,达到改变不良行为的目的。
在应用“体验教育”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情境中蕴含的教育意图,事先不能让学生知道,这样体验才真切, “体验教育”的优越性才能充分体现;二是无论是利用自然情境,还是创设人为情境,都要注意“架桥”,即做好情境和教育意图的衔接工作。像上面一例中,写感受、谈感想等“架桥”工作都必不可少。
2.自我教育策略
经验表明,与他人教育相比,自我教育更能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教育资源和心理潜能。将“要我改”转化为“我要改”,学生会表现出更多的自觉性和更强的自制力。因此,面对与意志问题相关的不良行为时,引导学生自我教育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实施自我教育策略,操作上可采用师生平等对话、学生写自我教育日记等方法。为了帮助学生改变某些不良行为,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常常让学生写诸如《勤与懒的对话》《两个戴明锋》等两个“自我”的日记。比如写《勤与懒的对话》,在勤奋与懒惰的斗争中,当勤奋占上风时,懒惰的问题就渐渐地得到了克服。魏书生认为:经常写这类日记,能够使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自己,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思想的两个方面,然后调动头脑中的正义之师,去战胜把自己拖向泥潭的错误思想。要成功地实施自我教育,必须注意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动机;二是寻找切实可行的自我教育方法。
三、与习惯问题相关的不良行为
习惯性的不良行为在中小学生身上比较常见,如有的学生习惯于用拳头解决问题,有的学生做事、学习有粗枝大叶的毛病。面对学生的这类不良行为,不能只是就事论事,而应该致力于帮助学生改变不良行为习惯。
这里介绍一个易于操作的行为矫正法——契约法。一个行为契约由如下几个要素组成:目标行为、目标行为的衡量方法、契约执行时间、违约惩罚和履约奖励方法等。使用行为契约法时,要设法让学生自愿签订契约,千万不能勉强学生。此外还得注意以下几点:(1)契约必须由协议双方共同制定;(2)奖励的内容必须是双方都能接受的,尤其是学生特别需要的,这样才有改变行为习惯的动力;(3)惩罚措施的制定必须得到学生的认可,而且必须是学生最不想得到的和最不愿接受的,这样的惩罚才有约束力;(4)在执行过程中必须坚持到底,一旦提出,无论出现什么问题双方都得遵守。
此外,代币法、厌恶疗法、认知行为矫正法等也是矫正与习惯问题相关的不良行为的有效方法,班主任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四、与心理健康相关的不良行为
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过大的心理压力,有形无形的心理伤害,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化解和处理,学生会出现异常的心理症状和躯体症状,表现为打架、偷窃、逃学等行为。如小学生小B,常常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原因是最近其父母闹离婚,小B心情很压抑,就通过“偷窃”来宣泄自己的情绪。又比如初中生小C,因为上小学的第一天把大便拉在裤子里,因而长期受到别人的取笑和歧视,进人中学后就以逃学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因此当发现学生有打架、偷窃、逃学等不良行为且屡教不改时,要考虑背后隐藏的心理健康问题。
由心理健康问题导致的不良行为常常和“潜意识”相关。是学生自己觉察不到的。在当前升学竞争激烈、学生心理压力增大的背景下,与“潜意识”相关的不良行为并不少见。笔者曾见过这样一个案例:有个男生对心理辅导老师说,自己一旦受到别人侵犯,就会控制不住,拿起手边的东西猛打对方,为此深感苦恼。经过分析,他回想起上幼儿园时,曾被几个同学打倒在地,情急之下,他随手拿起一块砖头。砸破了一个同学的头,结果大家都吓跑了,从此他就有了用东西打人的冲动。当这个症结找出来后,他从心底里感到这是个畸形的条件反射,对自己的行为有了相当清晰的自我反省和一定的厌恶感,不久之后,这个以打架闻名的学生彻底告别了这种不良行为习惯。可见,对于这类由“潜意识”引发的不良行为,需要分析不良行为产生的真实原因,通过心理辅导来实施行为矫正。
面对由心理压力过大引发的不良行为问题,要注意引导学生释放压力,教会学生正确对待压力。面对心理伤害所致的不良行为,要帮助学生化解“心结”,必要时寻求心理辅导老师或心理医生的帮助,以便使学生的“心灵创伤”得到较彻底的治疗。
由上可见,说服教育并不是万能钥匙,它只适用于改变“由于道德认识问题引起的偶发或初始行为”,至于那些需要长时间努力才能改变的、与行为习惯相关的、与心理健康问题相关的不良行为,说服教育并不是最佳选择。在运用不同策略处理各类常见不良行为时,要防止绝对化和简单化的倾向,选择教育策略时要注意灵活性和综合性。
责任编辑:佟 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