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找到那只“土拨鼠”
作者:孙 凯
周老师看到一个纸团,问道:“是谁扔的纸团?”这个纸团上写的是“有关试题的答案”,当然没有谁吭声,承认了就等于向大家说是我在作弊,于是周老师就“十分生气”。当周老师认出这纸团是“一个平时学习认真,特不起眼的乖孩子”扔的时,考虑到不能当众批评,直到下课才让扔纸团的同学到办公室来。
我在想,如果周老师认不出是谁的字,又会怎么样呢?如果他不是平时很乖的孩子而是个调皮的孩子呢?继续追究还是采取相同的处理呢?这就很难说了。而且周老师的生气是因为“考试作弊,还不敢承认”,说实话,考试作弊敢于立即承认的学生并不多,毕竟这不是件光荣的事。再说,有这么高的觉悟,那他就不会作弊了。
周老师抱着让这位乖学生主动承认错误的美好愿望,等了一个下午没见她来。幸好学习委员的出现,让周老师“心头一亮”,准确无误地把没有写名字的作业本还给了大家。不能不佩服周老师的细致和敬业,学生的字迹居然都认识。
我在想,如果周老师不认识全部学生的字迹,没有这次“机遇”,怎么办呢?这学生还是不主动来向老师承认错误怎么办?当然,周老师一定会有其他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最后,学生终于“好半天才把认错的意思表达清楚”,周老师夸奖了她是好孩子,她“不好意思地笑了”。可以说周老师的教育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遗漏了重要的问题,就象土拨鼠的故事所描述的——
老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有三只猎狗追一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了一个树洞。这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可不一会儿,居然从树洞里钻出一只兔子,兔子飞快地向前跑,并爬上另一棵大树。兔子在树上仓皇中没站稳,掉了下来,砸晕了正仰头看的三只狗,最后,兔子终于逃脱了。故事讲完后,老师问:“这个故事有什么问题吗?”有学生说:“兔子不会爬树;一只兔子不可能同时砸晕三只狗。”“还有呢?”老师继续问。直到学生们再也找不出问题了,老师才说:“可是还有一个问题,你们都没有提到,土拨鼠到哪里去了?”
土拨鼠哪去了?周老师的案例中事件起因是什么?是一个纸团,一个写着试题答案的纸团。这里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为什么这个乖孩子要作弊?她为什么将答案传给别人?那个人又是谁?还有,学生大都知道这纸团的奥秘,而老师一直没有给他们一个解答,为什么?孩子们一定充满疑惑:是老师知道而包庇这乖学生,还是老师根本没去调查不管了呢?
很庆幸周老师有双“火眼金睛”,“迫使”乖学生主动承认了错误,很艺术地处理了这起事件。但是我们还是得找那只“土拨鼠”,查找到问题的根源,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这时候,我们才可以大声说:“我是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