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不能冲破师德“底线”

作者:吴义龙




  德为人性之本和价值之基。人不崇德便意味着人对人性之本和价值之基的蔑视。教师,在对传统文明的传承和现代文明的建设中有着重要价值和作用。它承担和践行“为人师表”之职,绝不能跨越这个底线。师德底线的缺失或崩溃,究其成因大致有三:
  
  一是教师对职业道德敏感性的缺失
  
  有些教师不知何为师,只知职业的功利是求饭碗、谋生存,不知道职业的本质内涵是践履笃行育人之责,而应修身养德“为人师表”。应该说一个对自己从事的职业价值和道德价值缺乏应有敏感和感悟力的人,实质上是一个麻木不仁的人,或者说是失去了人的应有德性的人。无论是从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亦或是从治国平天下的角度来看,保持对道德的敬意和尊崇,并由此产生一种“当仁不让”,和在道德面前“舍我其谁”的伦理信念和精神追求,永远是最为重要的。
  
  二是道德实践的削弱
  
  如今,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对价值观念的主宰和影响更加强烈,并且常常左右人们职业道德的追求。于是,重智轻德的教育观念;重表面、重形式,轻过程,轻实质的浮躁作风;重近利、轻长远的舍本求末的育人行为等都直接导致教师不惜践踏“师德底线”而不顾。在升学压力、职称评定、教学成绩的比拼中,有的受急功近利驱使,有的受末位淘汰机制的威慑,有的被社会评价和教师群体舆论挤压,更多的则是在市场经济物欲横流的价值比照下,“我不发,我也不奋”形成强烈的事业倦怠,于是在工作中,在与学生的关系上,道德失范的潜在危险便会“浮出水面”。长此以往教育的积极价值取向,教师的人格魅力必将丧失殆尽。为此,教师要做的是:第一,建立职业道德敏感性,建立自己的良知和正确价值取向;第二,充分尊重自己的职业规范和职业价值,遵守职业操作人性化程序和规则,建立规范的职业品德和修养,学会满足职业的道德要求。这不仅是认知层面的事情,更是实践操作层面的要求,即遵守职业规范,去除不良教师言行。第三,努力让教师生长在道德的环境之中。一方面是教师要以学生为对象,以学生关系为核心,去躬身践行诸如“关怀”、“尊重”、“民主”、“沟通”、“信任”、“与你共同成长”等道德尝试,在“开放性”教育、“民主”教育、“尊重个性”教育理念中去实践教育行为,去充分践行诸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教育信条;让教师去努力争当学生成长中的设计者、鼓动者、组织者和“平等中的首席”,去从身边小事、细节中面对、感知和思考教育,去舍弃、去付出、去展示自己的爱和奉献。另一方面学校、社会要努力营造适于新形势下教师工作、成长、成才、奉献的健康舆论和生活环境,要构建能衬托和高扬人文精神的教师价值取向体系和学习环境、工作环境,引导教师愉快学习和生活,引导教师努力工作和奉献。
  
  三是师德评价的苍白
  
  舆论,影响和引导人的思维;观念,指导和改变人们的行为;评价,推进和改变人的行为。评价,它标识社会倾向性,标明道德导向性,体现价值取向性。良好舆论、积极的观念和正确评价是张扬师德,营造人伦,推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和杠杆。良好的评价体系和权威评价机制的建立,能改变师德被忽略、不被重视的现实,把师德建设由虚变实,由软变硬,从而大大增强师德的崇尚性和美感,增进师德的价值认识和社会功能。
  在师德实践中,一方面我们主张教师立身自省,自我修德,淡泊名利,为人师表;另一方面我们更主张在社会大系统中建立和完善对师德懦弱的教育机制、对师德冷漠的制裁机制、对师德底线麻木或侵犯的惩戒机制和权威评价机制,用舆论、利益、法度和规章以及人的成就使命感和责任意识的建立等来强化教师的道德感,并通过有效评价来教育、劝勉和激励教师道德感,提升和振奋教师的道德意识;同时,诊治麻木不仁的道德意识和部分退化的僵死的或缺德的职业行为。唯其如此,才能将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为教师的职业道德信念,外化为守德的职业行为。这样,教师才可能“为人师表”。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