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搞点“阴谋”又何防

作者:李宏勋




  接班之初,我自以为还是准备得比较充分的,因为我提前看了许多班主任管理班级、培养学风、转化后进生的经验总结。从那些论文中看,转化后进生并不是十分困难的——只要老师以巧妙的方式付出真情去感化他们,学生就会心灵大受震撼。可真一进入“实战”却发现,我碰到的这些学生与论文中的学生不大一样,一个个“冥顽不灵”,没有那么容易被感动的。而且有的学生稍一好转就又旧病复发,使你不得不从头再来。单是一个普通女生刘某某就让我大费周章、焦头烂额,最后还是不得不动用“卑劣伎俩”才算收到微效。
  刘某某同学心地不错,知识基础也较为扎实,但由于家庭破裂,父母都不愿意要她,她不得不寄居于叔叔篱下,由叔叔抚养并供给读书,这种境遇造成她性格上的扭曲。表现为孤僻内向,情绪不稳定,急躁易怒,还经常迟到或上课说话、做小动作,班干部稍一干预,就能引发她的近于夸张的反抗,因此没人愿与她同桌。组长也多次向我诉苦,甚至要我在把刘某某派往别组和他辞职之间做选择,我便大包大揽地把她划为“直辖市”,由我直接管理。
  我觉得她这些表现都是由于受到心理伤害之后,出于本能的一种过度防范在作怪,其思想根源是深层的自卑,只要多关心多鼓励就能把她改变。
  但几个照面下来,我顿生“技穷”之愧,原因是她像一只刺猬似的蜷缩成一团,只以周身的硬刺和透过硬刺的敌视目光来面对周围的这个世界,哪怕是只想增强情感联络的闲谈,也会被她认为是另有企图。面对我的和气,她会“大义凛然”地说:“老师,我又有什么事儿犯到你手上了,请您直说,我受得了。”弄得谈话最终不欢而散,她则带着一脸“挫败了老师阴谋”的胜利微笑昂首离去,就差高唱凯歌了。
  连续试探着找她谈了几次,她恼羞成怒:“我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得罪了你,你怎么老盯住我不放?咱班里五十来个人,有功夫你也跟别人谈谈,老找我的事儿,好象全班就数我最坏似的!”“我绝不是要找你的事儿,你也绝对算不上坏学生。”我无力地“辩解”。“那你是想帮我了,我不需要廉价的同情,你不找我麻烦就算积德行善了。”
  我仓皇败下阵来,但又着实心有不甘,就只得“迂回作战”,找她周围的几个学生“密谋”,要求他们在平时多帮她,让她能感受一点集体的温暖;我还有意无意加强对她的提问与辅导力度,使她的语文成绩有所提高,然后以进步最快为由把她写入表扬栏,让她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也借以提高她在其他学生心中的地位;利用和她同路的便利,与她及其他几个同学在放学路上眉飞色舞地神侃,让她知道本人并不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与此同时,通过对另外几个学习或生活有困难的同学的真诚帮助,让她知道本人帮助学生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而不是“廉价的同情”。
  眼见得初显微效,可她却突然向我提出想退学,她的理由是这里的学生大多数对她都不太友好。我就说既然一半以上的同学都和你处不好,那就基本上可以说是你在人际交往上有不足之处,如果不把这种不足找出来并且克服它,你能够保证退学之后到了一个新环境就能和别人很融洽吗?如果现在这种状况在新环境里重现,你该怎么办?再次选择脱离那个环境吗?现在你想退学很容易,但如果事后反悔再想重新走进校园就难了。如果你不介意,我想给你讲《猫头鹰搬家》的故事……
  没等我的故事讲完,她狡黠地一笑:“你讲的这个故事我也看到过,不过我今天真的很开心,也很感激您,您的态度说明您是一个负责任的好班头儿。我说要退学是骗您的,我就是想看一看您会不会表示挽留,也就是说想看看您是不是已经非常讨厌我,而巴不得让我赶紧走人。”我心里不由一震,暗自庆幸经受住了她的考验,同时这也是个令人兴奋的信号——原来大大咧咧、什么都无所谓的她开始试探我对她的态度,说明前面的那些努力已部分熔化了她用以包裹自己心灵的冰甲。
  经过一段时间的“外围作战”,我觉得“总攻”的时机已经成熟了。恰巧,期中考试后我们准备开家长会,而她这次的成绩出现了大幅度滑坡。她非常惶恐地找到我问:“老师,我能不能不叫家长?”“你凭什么要搞特殊呢?”我做出一副坚持原则的样子。“求求你了老师,只要你这次不让我叫家长,我保证听你的话,不再违反纪律;还保证下次考试语文突破80分,总分进入年级前20名。”我心头暗喜,但仍装出迟疑不决的样子。“求求你了老师!”情急之下,她竟然全然不顾女孩子的矜持,抓住我的胳膊摇晃起来。“好吧”,我很“无奈”地说,“但要立字为据。”
  她非常高兴地写了一份保证书,然后带着灿烂的笑容飞走了。全然没有觉察我乘人之危的“险恶用心”。
  后来她兑现了自己的诺言,成功进入年级前20名。我一激动,找了一张A4打印纸,用书法笔工工整整地写了一张喜报:“尊敬的家长同志:您的孩子刘某某近期态度端正、学习刻苦,在本次考试中年级名次跃升79名,为她本人及班级争得了荣誉,特此致贺并对您表示衷心的感谢……”为了表示庄重,写完后还把我的印章加盖在落款处。她看着这么奇特的奖品激动不已,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接下来的时间里,她慢慢地找回了自信,找回了友谊,也找回了学习的快乐,一步一步由低谷攀向峰顶。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