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班级中开展的策略
作者:王玉芝
一、确定团体活动内容:
首先所有的班级可以由孩子们自己协商确定班名、班训,作词作曲班歌,制定班级公约。班风建设目标是团体确立的行为标准,班集体体成员都须遵守,它的作用是使其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一种不被自己意识到的约束力,在团体规范的约束下,成员之间的态度、情绪和行为会发生彼此接近、趋同的类化过程。只要形成了积极良好的团体规范,学生的行为就容易产生积极的类化,从而营造了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更凝聚了班集体的核心力。
然后根据班风建设的目标,在班级团体心理活动实施中,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规律特点及当前学生遇到的主要焦点问题,将心理教育活动的目标层次化,提高学生对校园生活的适应力,培养他们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进而使班级所有成员在长期的交往中所产生的一种共同心理倾向,同时良好的班风也必将措施每一位同学健康和谐发展和全面自律成长:
为了使一年级学生尽快转换从幼儿到学生的角色意识,适应小学生活,培养他们对集体的认识,学习热爱集体,乐于为集体做事。因此相应开展的《这是我们的校园》、《快乐我能行》、《寻找新伙伴》等团体活动,教会他们主动认识和接触他人,掌握基本的交往技巧,能够主动表达自己的一些意愿,乐于与人分享,并乐于与他人合作共同做好一件事,从而为班集体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年级学生已初步有了对班级的认识,但还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和他人,也不能勇于面对自己的缺点并改正,而这样就会造成学生之间的矛盾,影响班级凝聚力。因此可以开展《我是谁》、《我爱我班》、《谦让、友善朋友多》等团体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树立责任意识,能够克服心理障碍,敢于承认错误;培养他们学会与他人沟通,初步掌握一些与人沟通的方法;善于接纳别人,能够学习他人之长处,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心中有集体,能够团结合作,增强了集体主义精神、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并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三年级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集体意识,处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转折期,学生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但同时学生的自控能力差,知识经验少,易受不良风气的影响,产生消极的情感,在活动中,通过分享体验《我们的小队》、《成长中,我伴你同行》、《1+1=?》、《信心的考验》等,培养学生主动关心他人,与更多的同学交往,萌发集体意识,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及表现自我的欲望与能力,引导他们认识到集体和团队是有规则的,要自觉遵守规则。
四年级学生心理健情感内容日益丰富,情感体验逐渐深化,能感受到助人、被助的快乐,开始有意识地模仿自己心中的典范或榜样,学会站在集体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心中有集体,愿意为集体服务。在遇到困难时,能较长时间地集中精力钻研,但不常常希望能得到师长的帮助。《集体的力量》、《拉住我的手》、《共建我们的“家”》等活动案例适时的解决了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在集体内取得一个应有地位意向、获得自我尊严和自我需求,帮助他们在集体中摆正位置,彼此间形成良好的互帮互学、互敬互谅氛围,从而形成合力,增强班集体凝聚力和向心力。
到了五年级,学生的男、女生意识越来越强,角色对立明显,此时开展《串珍珠》、《男孩、女孩》、《心想事成》、《回忆你的微笑》等团体活动,则会正确认识男生和女生之间的关系,认识到各自的优势,明确男生和女生要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增进理解,增进同学间的友谊,摒除隔膜,培养合作性,互相帮助,积极进取,共同完成目标的良好班风。
一个班集体只要人人都有了和谐意识、自律意识,良好班风的形成便水到渠成。在团体活动的实施中,对学生进行个性的健全,使学生们逐渐学会处理各种纠纷、矛盾,帮助他们学会恰当的表达情绪情感,促进同学间相互的理解和交流,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形成了团结协助,拼搏进取的团队精神,这种精神又很自然地迁移到班级其他活动中,进而增加了班级的自豪感,集体荣誉感,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股超强的班级内聚力,最终形成高度团结,互相帮助,积极进取,共同完成目标的良好班风。
二、设计有效的活动方式
1.融冰活动——进行热身活动、放松训练(包括想像放松,游戏放松,深呼吸放松等),或做个小游戏,或讲个小故事,或利用音乐渲染、富有激情的语言描述,创设开放接纳的气氛,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得以在紧张中放松,在不安中坦然、在竞赛中找到观点,充分放松自我、表现自我、流露真情。
2.活动体验:形式上借鉴了企业培训中的拓展训练,和团体咨询的活动方式,从内容上,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从同学交往、适应社会等方面着眼,整个活动过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诸如情景体验、角色扮演、讨论分析、谈话沟通、故事联想等,训练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表达内心的感受和经验,进而增进自我认识,减轻或消除心理问题,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班级成员的互动合作。有时一节课是多种形式式的交互运用。
3.活动分享:同学间交流在活动中的领悟,分享成功的体验和在游戏中产生的友谊感、成功感等各种真实感受,分享活动的得失、成败,正确认识自我,认识同伴,以促进改变自我的愿望,建立新目标。在此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交流,进行主题的总结提炼。此时,教师要积极倾听。即用“心”来听,不仅要听懂对方话语的内容,还要听懂话语背后的潜台词和情感含义,指导要适当。因为教师指导少,学生无从下手,表面上热热闹闹,纯为活动而活动;指导太多,又可能养成学生的依赖性,变成教师的说教。
4.进行团体活动反馈:通过每次的调查反馈,或写活动日记,活动感想,使教师了解同学们的反应,并进行相应的整改,以保证每位成员进行正常的活动和应有收获,使活动结果效果更好。同时,根据同学们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的进行班级管理思路的调整,制定新的管理措施,为达到文明、勤奋、健康、向上的班风、校风而努力。
在小学阶段开展团体心理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师生平等、相互尊重、融洽了师生情、同学情,营造出了学校心理安全自由的教育环境,创造出了积极而活跃、协调而融洽的班级心理氛围,能有效的解决同学交往、亲子关系、师生相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学生们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交往。从而起到了催人向上的教育团体内聚力,有效地促进了良好班风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