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别样夕会课

作者:季雪丽




  孩子们进入六年级没几天,我看着他们有一种似曾相识却又很陌生的感觉——曾经的良好习惯,曾经的优秀班风,曾经的优异成绩……好像就一个暑假,全飞了。取而代之的是教室里的大吼大叫,作业本上的“X”号连连,纸片满地“翩翩飞舞”……
  一个个地谈心时,他们妙语连珠,让你很难找到批评的理由;一堂堂的思想课上,他们信誓旦旦,让你不得不“缴械投降”……但也就是一转眼的工夫,所有你不愿意看到的,就铺天盖地地来了。眼看着“三文明评比”栏里的分数一天天骤减,眼看着他们离我们原先的轨道越来越远,我心急如焚。可试了很多方法后,效果仍然不明显。我几乎有了“打退堂鼓”的念头了。
  可一遇到“情况”就放弃,做了十多年班主任的我还真有点不甘心。于是,我的目光在网络、书籍、报刊中穿行。熬了几天以后,我开始了计划当中的第一次夕会课。
  离上课还有五分钟时,我拿起板擦,“噌”的一下擦掉了值日班长早已写好的夕会主题,粉笔一挥,写下了:
  善人
  不善人
  下面先是一阵议论,紧接着是一翻追问,特别是值日班长——夕会课主持人非要问个究竟,我一概闭口不言。铃声响起,看我没有走下讲台的意思,值日班长只好闷闷不乐地回到了座位上。
  “选择题:自我评价一下,自己属于哪一种人?”答案早在意料之中,百分之百地选择“善人”。于是,我“刷刷”几下,写了: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理解题:能读懂这句话吗?试试看——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对于这个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这句话没有太大问题。也就是一会儿工夫,就有了对这句话大同小异的解释。略作点拨后,黑板上出现了:
  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提示了“鲍鱼”和“肆”的意思后,连平时不太爱发言的人都举手了,连平时反应比较慢的人都明白了其中之意。
  夕会课上到这里,有几个孩子坐不住了。
  “老师,那你说说看,我们班级如‘芝兰之室’还是如‘鲍鱼之肆’?”我知道他们是在“考”我,我一脚又把这个球提给了他们:“鄙人暂时没有考虑好,你们说呢?愿听你们高见!顺便问一句——和你在一起,如入什么呢?”
  “文绉绉的。”在这唯一的一句自言自语后,整个教室沉默了。他们一会儿相互对视——似在交流;一会儿又直盯着我——好像答案写在我脸上。但我始终没有说一句话,直到下课的铃声响起。
  听班长说,接下来的晚自习,教室里非常安静。等我送他们回宿舍时,发现黑板上的字变成了“六(6),善人居,芝兰室”。更为有趣的是,第二天,一个同学的座位旁边出现了一小片纸,他一边捡,还一边小声嘟囔:“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那后面拉得长长的“矣”音差点儿把我逗笑了。
  看来效果不错。又遇到有人偷懒不想写作业了,我们先是学习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再学习王国维《人间词话》里的“古今之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有和别人攀比的,我们就学习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有爱贪点小便宜的,我们就学习《鱼我所欲也》中的“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
  坚持了一段时间,班级的变化自不用说,其“副产品”特别令人欣慰——班级里掀起了背诵古诗词的高潮,人人说话都有那么点文绉绉的味道了。
  对于六年级的孩子,能做到这样,我知足了。同时我发现自己也更爱读书了。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