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和寡”不仅仅是因为“曲高”

作者:赵文汉 王志刚




  自建国以来,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好像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并涌现了一批批的改革家和教育家,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功案例,总结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功经验,推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典型课例。然而,“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只几年”,这一切就好像云天中的高歌,夜空里的焰火,好听好看,美丽无比,然而美则美矣,却只是昙花一现,三两年过去,曾领风骚的“家”们马上就灰飞烟灭了,新一代“改革家”又重新涌现出来,“教改经验”成了游走无根的云朵,改革家成了刀割茬茬新的韭菜。这种现象不得不让人深思,为什么这些改革家自己的教学成绩与教学效果那么好,经验总结得那么完整,却无法推而广之,无法在教育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原因何在?假如将这一问题研究透彻,也许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将会有一番新的景象。笔者经过长期思考与探索,得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同仁,以期抛砖引玉。
  第一,不少成功的经验,由于创造者的个性化色彩太浓,其经验无法移植,这样由于其“共性”特质的缺失,失去了推广的价值,经验只能停在经验的层面上,别人无法学习。这是“教改经验无人唱和”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
  不少教学改革者成功的基础是建构在他个人的特性之上的,没了这个特性,这种“教学经验”将失去生存的依据。“个人特性”是指改革者个人独具的品质、才华、能力、素养等等。例如语文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先生,他特有的理性思考力、对事物的参悟力、非凡的语言表现力、个人身上特有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是他教学改革成功的重要基础,他一个月两个月不在学校,学生能依然如故地按他的计划自学语文,假如没有他的上述特质,是无法做到的。试问,普天下的语文教师能有几人具有他身上的这种特质呢?所以他的改革只归他个人所有,不具有推广的价值,因为别人由于缺乏这种特质而无法移植。再如数学教育改革家孙维刚,他的改革之所以成功,源于他对数学出色的领悟力和参透力,以及他对教育的那份执著精神。没有他身上的这种“特质”做基础,其“经验”也就失去了生存的依据。别的且不说,就他对中学数学教材的领悟力与驾驭力,别说让其他老师在课堂上运用,恐怕学都学不来。
  因此教学改革要想取得遍地开花的推广效果,我们首先要考虑它的普及性,寻找它广泛生存下来的依据。也就是说要想让一种经验得到推广,这种经验成功的基础一定是中学教师大部分人稍加努力就可以做到的,否则它将无法推广,无法推广的经验只能是个案,无法成为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
  第二,教育的特质主要是“职业性”,“事业性”只能是一种附加。不能从“教育是一种职业”的视角去总结教改经验,这是“教改经验无人唱和”的另一个原因。
  我们在总结当前的一些教学改革者的成功经验时,常常强调他们的事业心:强调他们是如何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去的,强调他们如何废寝忘食,如何为了学生忘记家庭、孩子……将他们的精神境界抬高到了“圣人”“神人”的层次上。这样做,本来是为了激发广大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热情,但事实上却让广大教师产生了一种“敬而远之”的心态:对他们的成功,我们很羡慕;对他们的精神,我们很敬佩,但他们的东西我们学不来。
  对这些改革者的总结,其中难免有故意拔高之嫌,但也确实是一些改革者的真实写照。例如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曾说,语文教育就是她的生命,语文教育就是她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从不同渠道了解到,于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把教育教学当成自己的事业去做,确实是她成功的基础之一。
  问题在于绝大部分教师只把教师当作职业,当作谋生的手段,这是一种客观实际,我们无法回避。把教师当作事业,我们可以提倡,可以宣传,可以鼓励,但无法强求每位教师都做到从内心深处把教师当作事业去做,这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但是我们在推广教改经验时,却不顾这一事实,把那些非常人所及的经验拿来推广,其结果可想而知。
  我们的大部分教师只是凡人,他们的生活大部分内容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他们没有太多的想法,把书教好,按时开资,稳稳当当地做一辈子教师就行了。假如有一种更高效的教法,能让自己更轻松地去教,让学生更轻松地去学,拿来用一用也无妨,倘若有一种经验,还要在此基础上附加其它条件,对不起,等别人学成功了以后再说吧。笔者是一位普通教师,对一线教师的普遍心态太了解了,请不要怀疑笔者的这种描述。
  现在不少的经验不能推广,原因就在于我们过于强调教育的事业性,而不顾大部分教师只把教师当职业的客观事实,所以,这些经验就失去了推广的价值。
  第三,不少改革经验是以挤占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时间或课余时间为代价获得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是很多“教改经验无人唱和”的又一原因。
  语文学习获得的知识与能力大部分是靠学生的“习得”而非“学得”,这是语文学科的特性,于是不少改革者就在“习得”上大做文章。有一位“大语文观”实验的改革者在介绍他的成功之道时,强调其成功全在于如何让学生在课外获得语文素养:他如何让学生每天背一首诗,如何让学生每天摘抄一段美文,如何让学生每天练一篇钢笔字,如何领着学生深入农村去采风,如何领着学生深入工厂商家去采访,如何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开诗歌朗诵会……说实在的,这样坚持三年,学生的语文素养肯定会有大幅度提高,所以他成功了。
  问题在于面对这种经验,没有人问过改革者,你计算过学生在学习语文时的“投入”与“产出”之比吗?很多改革者恐怕从来就没有想到这个问题。
  从上一个案例可以看出,学生在这位“大语文观”改革者的指导下,需花费大量时间去学习语文,这些时间包括应该用来学习其他学科的时间和用来休息的课余时间,学生从中是学到了一些语文知识,问题是学生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与他所获得的东西之间成正比吗?这样做值得吗?学生在学好语文的同时将会失去什么?语文成功了,其他学科怎么办?其他学科都采用这种办法,学生承受得了吗?语文只是学科之一,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把每门学科都学好,须平均分配他们的精力,任何学科都没有挤占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权力,也没有以牺牲学生的课余时间为代价获取成功的权力。
  任何改革要想获得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必须在规定的单位时间内让教与学变得更轻松更有效,而不是以增加学生的负担为代价、不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为代价而获取成功,这种经验才有可能具有推广价值。
  学生学习的“投入”与“产出”是无形的,很多改革的成功者是不计算学生投入其中的成本的,只看学生的“产出”。其实这样的“改革经验”掩藏了一个事实:学生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正是因为不成比例,学生们为这样的改革要付出代价,甚至是惨痛的代价。然而这一事实被芜杂的表面掩盖着,人们只顾总结经验去了,而忘记了计算“投入”与“产出”之比了。
  教育教学改革一轮又一轮,在改革中也总结出了很多经验,但这些经验是只开花不结果,至少不能做到遍地开花,遍地结果,究竟原因何在?对它探讨清楚了,并用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或许更有利于眼下正在开展的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