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超女”现象呼唤教育多元化

作者:陈兰枝




  2005年湖南卫视“超级女声”(以下简称“超女”)的成功运作,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而今炎夏将至,2006年“超女”赛事正酣。统计显示,2005年“超女”的参报人数达10余万,而参与投票的人数达数百万,收视人群更是高达几亿。其波及面之广,社会影响之深,作为一个电视娱乐节目,前所未有。
  事实上,“超女”已经超越了一档娱乐节目本身,成了当前一种社会热点现象,人们也试图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它,本文想从教育角度,透过“超女”现象,分析青少年热衷于此类节目的原因以及对策思路。
  
  一、危害学生——社会热批“超女”现象
  
  “超女”狂潮对青少年的影响是空前的。对于家长、老师和整个教育界来说,它的影响也是空前的,我们不知道这些孩子到底是怎么了,从来也没看到他们为了一件事情这样狂热、痴迷过。为此,我们苦闷、迷茫,但更多的是担忧,为了“拯救”我们的孩子,社会各界形成了教育统一联盟,从各个方面抨击“超女”对教育的危害。
  
  批评观点一:“超女”让学生学习成绩下降、学业荒废
  很多教师认为,看“超女” 让很多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不少学生,不管是大学生、中学生还是小学生,放下功课,放下父母和老师,放下自己养的小宠物,放下游戏,放下钢琴、古筝,整天在网上争论,在电视机前苦苦守候,用手机发一个又一个支持短信,或者干脆排队去报名参赛。
  有些家长认为,“超女”选拔赛让正在求学的孩子报名,让学生荒废了学业。很多参赛者是瞒着学校报名的,或谎称生病请假,或干脆逃学旷课。这使她们在“诚实”和“遵纪”方面向相反方向迈出了可怕的第一步,其危害性不可低估。
  
  批评观点二:“超女”宣扬一夜成名、一夜暴富,鼓吹“读书无用论”
  在反对者看来,“超女”的另一大毒害还在于它对青少年的错误引导,认为人不用努力就可以一夜成名、一夜暴富。仿佛我们国家,成为“超女”,进而成为影视明星是大部分青年女子的毕生追求。
  据媒体报道,有一女孩读初一,仅12岁,也报名参赛了。她和她妈妈都认为如果能参赛得奖,那就有了终生的资本,用不着去拼命读书了。 “苦读十年,不如当个‘超女’”,正是不少参赛女生的心理写照。由此,有人认为, “超女”狂潮是在肆意张扬“读书无用论”,有可能贻害一代乃至几代女性。因此,“超女”的收视率越高,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
  
  批评观点三:“超女”引导“低级趣味”,误导青少年的价值取向
  继今年4月20日提出“超女”“玷污艺术”的观点后,全国政协常委兼科教文卫体委员会主任刘忠德先生又出惊人之言,他公开抨击超女“让年轻人受到毒害”,言辞之尖锐,情感之强烈,在以往是从来没有过。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说,青少年时期应该追求知识,追求健康成长,而在“超级女声”里,成功的办法很简单——漂亮脸蛋加上好嗓子。青少年吃完了青春饭,就什么也没有了,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误人子弟。这种比赛与完全由成年人参加的歌咏比赛不一样,成年人有自己的思维和社会价值观,有稳定的职业,而青少年往往是感情冲动的。成功来得太简单,成名后的她们,往往不知道如何正确对待突然得来的荣誉,她们把自己看得很高,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将来有一天,她们可能会因为没有扎实的文化知识等原因,在人生的道路上失败。
  
  二、反思教育——并非“超女”惹的祸
  
  尽管社会各界对“超女”现象贬多褒少,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存在而且得到追捧,它必然有它存在的社会土壤,我们在抨击现象本身的时候,还应该从社会角度予以思考,从而更为全面深刻地认识这一现象。“超女”现象主要涉及青少年,因而反思我们的教育就显得非常必要。
  反思近年来的教育,我们会发现使学生荒废学业的诱因并不仅仅只有“超女”,早几年是“哈日”、“哈韩”现象,近两年“网络成瘾”问题又开始困扰整个教育界,它不仅使孩子成绩下降、视力减退、逃学、辍学,而且会导致一系列的生理、心理疾病,严重的的甚至由于过度紧张和刺激而猝死。这说明在“超女”出现之前,我们的孩子就面临太多的诱惑。
  反思一:一元化教育评价模式成就了超女现象
  今天出现的“超女”现象,仅仅只是事情表面,那么到底是谁危害了教育,又到底是什么危害了孩子呢?同其他许多问题一样,当前出现在教育领域的许多问题,其症结仍要从教育自身去寻找。
  前不久,复旦附中高二学生赵龙引起了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成绩平平的他因为见义勇为的表现获得了学校推荐,并被美国一所学校选中成为交流生。有部分同学对赵龙的入选感到意外,认为交流生应该是“非常优秀的学生”,而赵龙从许多方面来看都和想象中交流生的标准有着不小的差距。还有一些学生家长也不服气,认为自己的孩子成绩优异更应该获得这个宝贵的名额。但是美国的Loomis Chaffee学校认为他综合素质好,尤其赞赏他的勇敢精神,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个优秀公民的基本素质,是人生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透过“赵龙现象”,我们发现,在学校和教育工作者试图对学生作出客观评价的同时,社会默认的,以成绩为唯一判断依据的人才评价标准成了最大阻碍之一。
  由上可知,危害教育的并不是所谓的“超女”节目,而是我们以成绩论成功,唯“分数”至上的一元化的教育模式,以及它对人性的约束和遏制。正如Google全球副总裁李开复指出的那样,中国社会历来有个通病,就是希望每个人都按照一个模式发展,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时采用的也是一元化的标准:在学校看成绩,进入社会看名利。在一元化的视角下,如果仅以“成绩”和“名利”来衡量个人、团体乃至社会的成败,那么,这个社会上99%的人都无法跻身成功者的行列,学业不成功就是失败者,那我们的教育岂不是很容易就被否定?
  反思我们的教育,一直以来给人贴标签、分类别的做法几乎根深蒂固。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习惯于将孩子简单地划分为“好生”和“差生”两种类型,就好像分别是从两个不同的模子里倒出来的一样。而美国教育界的思维方式恰恰与此相反。有一次,一位中国家长问美国某中学的校长:“你们学校有多少好学生,多少差学生?”校长诚恳地说:“我们这里没有差学生,只有个性特点不同的学生。”
  很多学者早就尖锐地指出,中国的教育是功利主义一元化的天下。在这种功利主义一元化的教育体系里,那些追求自我独立、个性自由、不愿受传统教育束缚的学生则往往会被视为另类,会遭到白眼甚至封杀。如果从这个角度看“超女”,撇开它的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我们就会觉得它确实是为那些有着艺术天赋的孩子创建了一个最佳的展示舞台。
  反思二:单一的成材途径成就了“超女”现象
  正当教师、家长和一些学者认为“超女”危害了孩子,破坏了教育的时候,还有些人持相反的观点,认为“超女”开拓了青少年学生的视野,肯定了她们在学习成绩以外的天赋和才能,锻炼了她们的自信心,张扬了她们的个性。
  例如,杨澜就认为“超女”代表了年轻一代的生活态度——那就是勇于展示自我,勇于与众不同。在她看来,“超女”虽有粗糙之处,却是率真的。
  全国政协常委兼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王蒙认为对“超女”既不必大惊小怪,也不要期待过高。因为就像一本畅销书,一部高票房的电影,有时候甚至你还不理解它是怎么回事儿,它就一下子火了。我们还是应以一种平常心态,努力发展自己认为最好的,也不用眼睛盯着自己不服气的东西,非得拉下马来不可。
  从不同的声音里,我们发现单一的成材途径扼杀了很多青少年的成材梦想,使他们开始寻找考试升学以外的途径,“超女”正是顺应了人们的这一需求而被追捧,如果我们的社会能不拘一格降人才,人们自然就不会为此疯狂了。
  

[2]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