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班主任育人与医生治病

作者:范 晋




  魏书生在他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第179页这样写道:“有的错误,有较深的思想根源,病情较重,反复较多,这样就需要采取多种治疗方法互相配合。我觉得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写心理病历。”在这段话中魏书生把思想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比作病人,那么给这样的病人看病的医生自然就是班主任了。
  
  细细想来,班主任教育问题学生与医生看病确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
  
  查明病因,对症方能下药。
  治病的关键在于查明病因,对症方能下药。
  班主任教育问题学生时首先也要查明“病因”,切忌主观武断,切勿草率处理,因为这样极易误判错判,甚至将没“病”判成有“病”。
  例如有些班主任看见学生趴在课桌上就认为学生是在睡觉,这就是典型的“想当然”。学生趴在课桌上原因有很多:也许是因为身体不适;也许是因为坐姿不正;也许是因为刚受老师批评有些难过……就算是在睡觉吧,原因又有多少呢?难道就一定是打游戏、看电视?事实上还有很多原因是我们根本想不到的。我就遇到过一个学生上课睡觉,经了解,原来是前一天晚上两三点钟的时候小偷光顾了他家,把他一家人都惊醒了,差点出了人命,到天亮时,一家人还惊魂未定,更别说睡觉了。那么他上课睡觉,我们又能怪谁呢?我想:他需要的不是批评,而应该是安慰。
  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我们常说要走进学生的心里,但我们是否问过学生:他们愿不愿意我们走进他们的心里?有时,走得太近也是一种伤害。人是有隐私的,学生有时也有难言之隐。这时,即便是你和他(她)单独相处,他(她)也不一定肯告诉你,如果你非当众逼他(她)说,势必造成矛盾甚至对立。这时,我们应该采取其他方式,并且对学生的某些情况,要有意识地加以保密和控制知情者的范围,这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
  
  谨防性命攸关的药物过敏。
  医生给病人看病时,如果用药不慎,很可能会产生药物过敏,后果不堪设想。班主任教育学生,同样也存在着“药物过敏”的情况,同样一句话或一个动作,用在甲身上,可能会治好他的病;用在乙身上,可能会要了他的命,同时也可能要了我们教师的命。
  教育要远离体罚,但教育不能远离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然而因为教育法并未对体罚和惩罚作出明确的界定,在日趋沉重的升学压力下,有些教师将体罚视为合理的惩罚,加上学生自身的一些因素,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药物过敏”。近几年媒体大肆炒作的学生、教师自残、自杀事件,大多与此有关。一时间,大家谈“罚”色变,不仅体罚“销声匿迹”了,甚至对起码的批评和惩罚也畏如高压电线,颇有些因噎废食的感觉。
  我觉得这方面我们应该向医生学习。医生并没有因为害怕药物过敏而不给病人用药,关键在于懂得如何避免药物过敏,病历卡上“药物过敏”一栏和用药前的皮试即是医生避免药物过敏有效的方法之一。
  所以我们班主任在实施批评与惩罚时,切勿操之过急,谨记三思而后行:想一想自己对学生犯错的原因、学生的“病史”、性格脾气、家庭情况、人际关系、交友情况等是否已经充分了解;想一想应该给予怎样的批评和惩罚;想一想批评和惩罚后学生会有何反应,会不会产生“药物过敏”。一旦处罚不当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以免产生严重的后果。
  有些教师做了一辈子的班主任工作,批评和惩罚了无数的犯错学生,却从未出过事,个中道理值得细细揣摩。当我们把羡慕的目光投向他们时,切勿盲目模仿他们外在的表现,而应该研究学习他们内在的观念。
  
  警惕常被忽视的抗药性。
  俗话说:好话不说三遍。再好的药用多了、用久了,也会失效。
  我们有些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因循守旧,简单重复,老生常谈。设想:如果当你还未开口时,学生已然知道你想说的内容,那么接下来的谈话很可能就是浪费时间。所以当你发现学生对你的说教毫无反应时,你应该考虑换“药”了。
  要创新就必须打破习惯思维,就必须养成动脑子的习惯,在教育学生之前,我们应该多问问自己:除了这个方法以外,有没有其他的方法了?哪一种方法更好?
  叶圣陶“三块糖教育学生”的故事脍炙人口,关键在于叶老的创新思维,出乎被教育学生的意料,而又悬念迭起,赞扬中蕴涵批评,温和中不乏严厉,合乎情又在乎理,可谓举重若轻,润物细无声。虽然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叶老的故事告诉我们:苦药的外面加上一层糖衣则更易为患者接受。教师的忠言如能让学生听得顺耳,就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慢性病需“慢心”治。
  俗话说:病来似猛虎,病去如抽丝。这指的还是一般的疾病,如果是慢性病的话,则更难断根。
  同样道理,有些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身上的“疾病”会经常反复,想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只能说明我们的幼稚和理想化,医治这样的“慢性病”比的是教师和学生谁更有耐心,谁更有毅力,班主任必须做好长期教育的思想准备,必须具备打持久战的能力,即慢性病需“慢心”治。
  有些学生的“慢性病”,努力医治了几年,也未必能彻底治好,这是常有的事。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放弃对他们的治疗,因为我们至少控制住了他们的“病情”,没有让它进一步恶化,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的教育并不是无效的劳动。对这样的学生我们不能期望过高,那样,既不利于教师树立教育的信心,也不利于学生树立改过的信心。另外更重要的,也是我们班主任工作有别于医生工作之处的是,我们在“医治”个别学生时,同时也在影响和教育有着类似“疾病”的其他学生,从这一点上来说,不管这个学生结果如何,我们的努力和付出都是意义重大的。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
  有句话说:“最好的医生是自己。”在医治一些重大疾病时,有经验的医生会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使病人成为与疾病斗争的积极一员,大大提高病人战胜疾病的能力,求生的意志也随之增强,而一旦取得疗效,这种信心和意志就又会加倍增强,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从而战胜疾病。
  班主任教育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时也应该如此,要唤醒他们内心的“真、善、美”,激发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帮助他们树立起战胜错误和缺点的信心和勇气,增强他们抵御和战胜“病魔”的能力。魏书生认为:每个问题学生心中都有两个“自我”,一个向善,一个向恶。班主任应该帮助学生,让学生心中“向善”的“自我”打败“向恶”的“自我”。这也就是学生的自我教育,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止传染,重视隔离。
  预防比治疗更重要,许多慢性疾病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患上,一旦发病又很难治愈。其实,这些疾病平时完全可以通过身体的日常保养来避免,所以,医学界向来推崇“预防第一,治疗第二”。
  同样道理,教育问题学生,预防比治疗更重要,要随时关注学生的一点一滴、一举一动,要经常与学生沟通,把影响学生、班级健康发展的消极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这是最高效和省力的办法。
  经历了“非典”的人都深刻体验到“防止传染,重视隔离”的重要性。班主任对问题特别严重且影响较大的学生也应当如此。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另一方面要重视对其的隔离,防止其不良思想和行为像瘟疫一样传染给其他人,导致形成一传十、十传百的难以控制的局面。
  
  班主任教育问题学生与医生看病,有一值得研究的不同之处:是否应该承认绝症的存在。
  
  真正的医生是从不会否认绝症的存在的,也从不会承诺能够看好所有的病。从来没听见过哪所医院喊出“没有治不好的病人,只有不会治病的医生”的口号,自称“包治百病”的常常是江湖郎中。
  祖师爷孔子认为“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可是时隔两千多年的今天,我们的教育界,我们的某些教育专家和学校却可以信誓旦旦地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于是,在“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伟大的口号的背后,双休日进游戏厅、网吧(本应由公安部门和工商部门管的),家庭作业不做、逃学、离家出走(本应由家长管的,听说有的国家学生逃学家长要被拘禁)等学生在家庭和社会沾染的“疾病”,也就理所当然地由我们教师去治疗了。教师们背上了越来越沉重的身体负担和心理负担,因为人人都想“包治百病”,人人都想做一个“教得好的老师”,不想背上误人子弟的骂名。
  事实是:我们的学校教育面对的学生,早就已经不是一张白纸,在我们之前,社会和他们的家庭早已在上面进行了描画,有些描画得非常用心和精致,而有些则是随意地涂鸦。当我们学校教育艰难地在这张纸上描绘理想的蓝图时,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也从未停止过它们的描画。
  我觉得:当今社会,没有学校教育是万万不能的,但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需要激情,但更需要理性。教师应该正确认识现实,保持平和的心态,用理性的火种,小心地点燃激情的火炬,这样教育才是光明的,而盲目的激情换来的将是黑暗和灾难。
  班主任和医生虽属两种不同的工作,但世界万物皆有相通之理,可供借鉴之道,其中的相似和不同之处,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