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调整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手段

作者:李红菊




  班主任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对老师或父母的教育常会很不服从,告诉他不能怎么做,他偏要那么做,甚至公开顶撞。这就是逆反心理的表现。
  逆反是中学阶段极易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表现为学生对学校、教师所倡导的道德、伦理、规范进行逾越的故意行为,因此调整学生的逆反心理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调整中学生逆反心理大致有理解、沟通、治疗与干预等几种手段。
  
  一、理解——打开学生的心门
  
  理解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教师需要理解学生逆反的原因,其次是需要让学生感受到被理解。
  中学生逆反心理形成的重要原因是学生的“自我”意识在增强,开始寻求自己的独立性和自我的力量。遇事不再像原来一样依赖师长,开始听从“自我”的声音,并逐渐学会自己拿主意。这个时期“自我”乃是他今后形成个性、人格的重要基础。
  根据学生的这个时期的特点,我们先对学生的逆反心理(行为)本身表示认同,多了这层认可,与学生沟通起来就方便多了,接着就分析出学生逆反的原因。一般来讲学生的认识是有局限、非理性的,行为的出发点又是自我的,因此大多数逆反的学生认识到自己心理、行为逆反的原因后,就会有所改变。而这种做法又保护了学生萌发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学生被举报在课堂上屡次违纪,班主任起初并没有在意,然而,几次教育都没有作用。班主任于是与该学生进行了谈心。班主任一开始就说,很高兴发现他已经敢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了,学生起初是感到意外。然后班主任简单说自己上学的时候也跟老师“较劲”的两件事情,学生就慢慢放开了,跟班主任谈他在课堂上违纪的原因。原来该学生因为成绩连连下降,对教师变得敏感起来。而偏偏他发现别人抄他的作业都得了老师的夸奖,而他什么都没有,于是认为“教师没有认真看他的作业,偏心”等等。
  学生原来并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有那些违纪行为,但是当学生和老师都发现“作业、夸奖、偏心、违纪”这条奇怪的链条后,原因就清楚了,原来该生急于把成绩提高上去,然而却作了完全相反的行为。接着情况就发生了变化,该学生立即表现出愧疚的表情,表示要用积极的行动提高成绩。而班主任则联系了任课教师进行了三方会谈,进一步巩固了教育效果。
  从经验上说,相对过高的教育教学目标,过重的学习负担,是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这也是成绩好的学生逆反的程度会轻很多的原因。
  理解是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按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此时的学生已经过了避罚服从取向阶段和相对功利取向的发展阶段,而处于第三个阶段:寻求认可取向发展阶段,他们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因此,要想打动学生的心,更有效的办法是给予认可,也就是本文所倡导的理解。俗话说:“理解万岁!”
  我们给予学生理解和学生感受到这种理解有时是两码事。让学生感受到被理解也非常重要,只有学生发现教师能够站在他的立场上,尊重他的“自我”,他的“自我”才会对教师的反馈进行积极判断,进而,被爱、被关注的需求就会促使他的“自我”按照教师指导的方向发展。一般说来,教师应该肯定逆反中出现的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的取向,肯定“自我”对“权威”的怀疑态度对学生成长为独立的个体有帮助,肯定“自我”的存在非常有价值和意义;同时要否定“自我”谋求认可时出现的虚假、粗暴、极端、偏激等倾向。
  
  二、沟通——建立师生情感的桥梁
  
  经验表明,逆反行为越深的学生逃避师生沟通的倾向就越强。因此,有效沟通本身就是处理逆反心理与行为重要手段。可以用这样一个等式来表示教育效果:
  教育效果=教育内容×有效沟通
  可见沟通的重要作用。
  大部分班主任都会做到全面的沟通,即按照对象来分,做好师生之间的沟通、学生之间的沟通以及家校之间的沟通这几个方面。另外一些班主任不但主动与学生沟通,还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主动与教师沟通,如通过教师信箱、小纸条等。还要一些集体活动,如班会、各种比赛、游玩等也是很好的交流途径。
  有效沟通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内容。由于这个时期的学生“自我”的觉醒,开始自主判断,所以单纯的说教犹如隔靴搔痒,难治其本。
  学生逆反的原因大多是:学业压力、师生矛盾、家庭干扰、标新立异(臭美)、校外干扰,习得性厌学等等。跟这些因素相关的有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认知发展规律、道德发展规律等等。有经验的老师手头有一个相关的知识库、故事库,这样在与学生沟通的时候,不但以博学多才吸引学生,而且以风趣生动打动学生,往往事半功倍。
  沟通是情商的重要指标,在学生进入社会后依然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它是中学生在学校这个小社会中必须慢慢掌握的技能,教师在这个层次的教育能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三、治疗与干预——学做学生的心理医生
  
  对于比较严重的逆反心理,甚至是偏执,需要用到心理治疗的手段来处理。
  不过心理治疗似乎并非普通教师所长,有条件的可以请专职的心理教师进行治疗,没有条件的,运用传统的谈话、谈心的方法也能收到一定的效果。揭开专业心理治疗的神秘面纱,下面的两个简单的方法大家都可以尝试。
  第一个方法是正视,引导学生正视自我。
  香港心理咨询家李维榕博士提到:“心理治疗的道理,其实并不复杂。主要是协助被治疗者正视自己内心种种情绪,尤其是病人最不想面对而确定存在的感觉,因为不能或不肯面对自己内心感觉的人,像缺了一条腿走路,无法享受人生丰富的路途。”
  第二个方法是宣泄,引导学生发泄积郁在心中的种种情绪。
  宣泄是一种积极对抗压力的方法。积压在心中的问题情绪好比一只不断膨胀的气球,如果不能得到适当的释放,结果将会是精神的崩溃。抗压能力并不代表抗住所有压力。而且,通过宣泄,让学生放松心情,使那些原本不愿说出苦闷的学生更容易打开心扉。宣泄是一个对多种心理问题均行之有效的方法。
  因此,作为班主任,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些宣泄的机会,让学生了解自我放松对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上海大学附属中学专门设立了“心理宣泄室”,在那里学生可以捶打橡皮人或大喊大叫,乱涂乱画,以达到让高三学生减压的目的,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人民网2006年05月27日报道)。
  目前的学校教育不能解决学生所有的问题。当学生的逆反心理和行为相当严重,例如出现了犯罪、轻生等倾向时,这时单凭教师和学校的能力是不够的,应该及时转介给社会有关部门或者转介专业心理治疗单位。
  对于普通班主任,治疗与干预有点难度,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随着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开设心理治疗室,这治疗与干预逐渐会成为班主任的有力工具之一。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