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向下比较” 提升自尊

作者:李泽华




  我们在教育学生时,都习惯于为学生设立一些学习、效仿的榜样,以期用榜样的力量促使其进步。这种做法在有的时候确实有作用,不乏成功的典型例子。但更多的时候,许多学生不仅没有取得预期中的进步,反而还对那些榜样产生了抵触情绪。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与愿违的现象呢?这是因为师生都走入了比较的误区。
  “芭比娃娃”是露丝·汉德勒“创造”的一种热销玩具,诞生之后,许多美国父母都乐于给孩子买,希望孩子长大后有个如芭比娃娃的理想形象。但是让这些父母震惊的是,当初给孩子买芭比娃娃时,孩子们都是很开心的,可不久之后,孩子们就会躲在房间里冲着娃娃发泄甚至将其毁坏。对此,美国妇女组织是这样说的:芭比娃娃的体型为少女设置了不可实现的目标,最终结果就是伤害了她们的自尊心,使得她们对自己的容貌和身材感到自卑。而孩子们的发泄,正是自尊受损后的一种心理补偿行为。
  这里还有一个例子。美国学者斯坦利·默斯和耐思·格雷曾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他们把一些大学生分为两组,分别填写一份关于“自尊评价”的表格。这其中,让第一组学生在填表前较长时间接触一位不修边幅、不守纪律的“脏先生”。第二组学生则接触一位衣着讲究、充满自信的“净先生”。结果,研究者在仔细阅读两组学生的自尊问卷后发现:接触“脏先生”的第一组学生的自尊心有了明显提高,而接触“净先生”的第二组学生的自尊心普遍下降。
  研究者把第一组所遇到的情形叫做“向下比较”,第二组遇到的叫做“向上比较”。心理学研究表明,“向下比较”容易产生心理优越感,自信心增强,自尊心上升;而“向上比较”的人则容易产生自卑感,自信心下降,自尊心受挫。
  虐待芭比娃娃的现象正是缘于孩子对芭比娃娃形体的“向上比较”,在这种比较过程中,人容易产生低自尊,而低自尊又容易导致郁闷、压抑和挫折感的产生,最终导致消极的生活态度,严重的还会产生侵犯等反社会行为。教师有意地为学生的学习、表现寻找、设立榜样、目标,本意无疑是好的。但无意中将学生引向了“向上比较”,让学生在与优秀的榜样的比较中看到了自己与之过大的差距,产生了无法达到的挫败感,进而形成一种自卑心理,导致自信心下降,自尊心受挫。也就必然导致这些学生不仅不能取得预期的进步,反而会对榜样产生抵触,甚至还会做出伤害榜样的行为。
  那么,如何让学生走出“向上比较”的误区,进入到“向下比较”中,从而提升学生的自尊心呢?
  1960年,珊娜当选为美国田纳西州州长。当记者采访她的成长经历时,她回答:“我是一个私生女。一出生,许多人就向我投来了歧视的目光,小伙伴们都不愿意和我玩。上学后,老师和同学们都以一种冰冷、鄙夷的眼光看待我。和妈妈一起到街上,我总能感觉到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窃窃私语:‘就是她,那个没有父亲,没有教养的孩子!’在别人的暗示下,我变得越来越懦弱,自我封闭,逃避现实,不愿意与人接触,变得越来越孤独……但在我13岁的一天,我来到教堂,牧师抚摸着我的头说:‘这里所有的人和你一样,都是上帝的孩子!过去不等于未来——不论你过去多么不幸,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对未来必须充满希望。现在就做出决定,做你想做的人。孩子,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你从哪里来,而是你要到哪里去。只要你对未来充满希望,你现在就会充满力量。不论你过去怎样,那都已经过去了。只要你调整心态,明确目标,乐观和积极地去行动,那么成功就是你的。’牧师的话,瞬间融化了长年积压在我心灵上的冰山,我从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还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一个长跑运动员参加三次比赛,分别是5人一组,10人一组,20人一组。
  第一个教练带他参赛时,赛前从没和他沟通其他运动员的情况。在5人小组的比赛中,他勉强拿了第一名;在10人小组的比赛中,他得了第二名;在20人一组的比赛中,他取得了第五名。
  换了一个教练,同样参加5人小组的比赛,赛前教练对他说,据我了解,其他4个人的实力都不如你。于是,这个运动员轻松地跑了第一名。
  当这人要参加10人小组的比赛时,教练把其他人平时的成绩拿给他看,他发现别人的成绩并不如自己,他又轻松得了第一名。
  再后来,当这个运动员要参加20人小组的比赛时,教练说,你只要战胜其中的一个人,你就会胜利。结果,比赛中,他紧跟着教练说的那个运动员,并在最后冲刺时,又取得了第一名。
  而实际的情况是,这次各个组的其他参赛运动员与第一次的运动员水平完全相同。
  这使我想到了一位心理学家的话:每个人都有极大的潜能。一般人的潜能只开发了2%~3%左右,像爱因斯坦那样伟大的科学家,也只开发了12%左右。一个人如果开发了50%的潜能,就可以背诵400本教科书,可以学完十几所大学的课程,还可以掌握二十来种不同国家的语言。
  告诉学生:你是优秀的,可你为什么现在表现不太理想呢?是因为你还有97%以上的潜能未得到开发。找到每一个人的优点,培养他们的自信,让他们对未来、对学习、对成功充满希望。降低对他们的期望值,教给他们努力的方法,引导他们不懈进取,就能够让学生产生“向下比较”的心理,从而获得心理优越感,提升自尊,增强自信,充分开发自己的潜能,从而不断走向成功。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