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立意”与“起点”

作者:江学斌




  主题班会,是根据教育、教学要求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主题,围绕主题开展教育的一种班会活动。它是对学生进行集体教育的有效活动,是建设班集体的必要形式,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塑造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基本途径。与德育其它形式相比,它的教育活动更集中,能引导学生开展更广泛的思想交流和碰撞,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同时,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辨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组织得好,主题班会是一种高效率的教育形式。
  然而,遗憾的是,不是每次付出都有回报,不是每堂花大力气准备的主题班会都会产生理想的教育效果。笔者本学期旁听了一些主题班会课,一方面为班主任所付出的大量心血而感动,另一方面又为学生在班会上无动于衷所遗憾。
  
  一、两个实例
  
  (一)某次爱国主义主题班会课
  班主任首先讲了热爱祖国的道理,接着放了一些展示祖国大好河山的图片和反映改革开放成绩的资料,这个过程花了15分钟左右。然后话锋一转,谈起班里存在的一些不良行为,如随地扔矿泉水瓶、浪费水电等。这个过程又花了15分钟左右。最后10分钟,班主任让一些学生举例说明什么是爱国主义行为,几个学生的答案如出一辙:不随地扔垃圾、节约水电。还有的补充说,要搞好教室、宿舍卫生。这堂课给我们的印象是:一堂严肃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就是在学生们的心中形成了这么一个等式:爱国主义=不随地扔垃圾+节约水电!
  
  (二)某次考风考纪教育班会课
  本次主题班会由班主任和班长一起主持,形式比较新颖。班主任首先讲了一下本次班会的主题,接着班长总结了以前考试前班里发生的一些违纪问题及后果,如某科考试因为大面积作弊而重考,某同学因连续作弊而被开除学籍。然后五位学生分别谈考试作弊的行为动机、后果,如分析作弊的动机时认为,成绩好的学生作弊是因为心理压力大,害怕失败;成绩中等的学生作弊是因为想拉高分数,提升排名;成绩不好的学生作弊是想在考场辉煌一把,或者逃避补考。最后,全班集体起立,举右手宣誓,以诚信作保证,在此次考试中不作弊。听这堂班会课,仿佛在听一次关于考试作弊的研讨会!而我观察到,在大家宣誓的场景中,一些学生还是选择了沉默。
  应该说,两位班主任为这两堂主题班会课花费了心思,准备了大量的材料。尤其是第二位班主任,还调动了部分学生参与。但是从大多数学生的表情中,我读到了教育的无效……可以分析的原因很多,但我觉得最关键的是,主题班会的设计者没有把握好主题班会课的“立意”和“起点”。
  
  二、“高立意”与“低起点”
  
  所谓立意,是我国古代写作论中的一个专用术语,它融合着作者对写作对象的认识与情感。指确立要写的文章的主题思想。主题班会课既然是围绕某一主题做文章,自然也有它的立意,即班会课的主题思想、教育目的所在、意义所在。所谓“起点”,则是指主题班会课上教育活动的切入点。无论谈论什么问题,都有一个开始的地方,这个开始之处,就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可以说,一堂成功的主题班会课既要有明确的立意——“高立意”,又要有恰当的切入点——“低起点”。
  所谓高立意,是指班会主题要高远、高雅。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在总结联想的成就时,归结为创业之初的立意高远:“立意高,才可能制定出战略,才可能一步步按照你的立意去做。立意低,只能蒙着做,做到什么样子是什么样子。”此话可以为主题班会课借鉴,只有以高远的目标吸引人,以高雅的氛围感染人,才能塑造高尚的品质。《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中的《总则》部分指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并为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主题班会课作为学校德育过程的重要环节,必须抓住并凸显这一基本任务,以培养崇高的道德思想作为立意。所谓低起点,是指教育活动要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按着由已知到未知,由感性到理性,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论原则及规律来选择切入点和德育方法。教育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离开了学生的实际,无异于对牛弹琴。只有选择学生可信、可亲、可效仿、可接受的方式,教育才具有实效性。
  可惜的是,我们的班主任在组织主题班会时,或者立意不高,纠缠于具体事务(如孤立地强调学校的纪律),让学生觉得无新意;或者起点太高,让学生觉得高不可攀,或事不关己,精神游离于主题之外。分析前面的两次班会,第一个例子就是典型的起点高、立意低,班主任用爱国主义来规范学生们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就好比大帽子下面立着一个小个子,有点不伦不类;第二个则是低起点低立意,班主任纠缠于学生考试作弊这一具体现象,虽然也分析了他们作弊的心理动机,但仍是就考试层面来教育,不能挖掘其中的道德意义,不能上升到品格与人生观的层面,教育意义也就大大地削弱了。
  
  三、如何做到“高立意、低起点”
  
  (一)从低处着手,从身边的小事讲起,激发学生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过去经历过并获得成功结果的事情易发生兴趣,对抱有成功希望的事情容易发生兴趣,对符合本人能力水平的活动容易产生兴趣。班会上我们从小事情谈起,从身边的事情谈起,就不会产生突兀感,学生也容易接受,进而产生共鸣。比如理想教育的主题班会课,我们往往会举伟人或名人的事迹来激励学生,我们可以先隐其姓名,用“有一个人”来开头,从这个人的历程来分析他如何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进而启发学生思索:其实每一个大的成功都是由小的成功积累的。这种教育方式如春雨润物却无声。如果一开始就搬一个伟人出来,将他们的事迹戴上大帽子,学生就易产生“高不可攀”甚至抗拒心理了。
  
  (二)注重挖掘小题材中的大寓意,达到育人的高度。
  主题班会课归根结底是育人格、养品质。道德品质是在道德判断、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班会课上的每一个事例、每一次陈述、每一段活动都关乎道德判断的形成、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锤炼和道德行为的养成,班主任要提炼班会内容的立意。以考风考纪教育为例,班主任可以从两个高度来讲,一讲做人要讲诚信,“人无信而不立”;二讲要尊重知识,尊重劳动,一个不尊重知识的人是不会尊重人才的,一个妄图不劳而获的人是不会有劳动习惯的。这样一提炼,就和当前的社会教育重点衔接上了,境界也就高了一层。
  
  (三)注意对立意的拓展。
  如果说挖掘小题材中的大寓意是从小到大、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那么对立意的拓展则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例,当我们激发了学生们爱国主义情感而胸怀报国之情时,我们可以由此推论,只有我们每一个公民做好自己的事情,国力才会得到整体提升,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履行一个学生的职责。以此为切入点讲一些班纪校规之事,将现阶段的作为与将来的报国结合起来,学生的情操得到了提升,班级的工作也讲了,岂不是两全其美!高立意也好,高目标也好,最终都要成为行动的指南。
  “教育有法,教无定法。”承载着教育功能的主题班会课没有统一的卓有成效的模式,但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较高的立意去统领组织,终究可以摸索出一种适合本班学生的富有成效的模式。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