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如何整体优化小学班级德育

作者:冯 丹 朱晓英




  德育的实现过程其实是一个“价值行为规范”的过程,学生的思想行为符合价值体系和行为模式的德育活动即是“有效的”,也是我们德育工作者所追求的。如果说学校德育活动着眼的是全体学生的发展方向,制定的是总体目标与内容,那班级行动落实的则是学生的个体成长,是对学校德育目标有步骤、有组织、分层次地实施,是“规范过程”真正的活动场。那么,班主任如何整体优化班级德育,有效地提高班级德育的实效性呢?
  
  目标导向应合理
  
  班级组织要发展,要成长,必有其方向和目的。事实上,班主任在接手一个班级时,都会先与学生们确定本班的发展目标,其中当然也包括一些德育内容,譬如说培养责任心,学会与人相处等,然后班主任会利用可能的合理手段和方法让全班成员理解该目标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在情绪上认同它的要求,行动上自觉遵循它的要求。学生体会到收获和乐趣,便会逐步做到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的整合一致。可以说,合理的目标导向能凝聚班级的合力,使班级产生巨大的向心力,最大限度地挖掘教育功能,是有效德育实施的基础。但在具体的班主任工作中,德育的价值导向却往往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使德育实施背离教育的初衷。
  《子贡赎人》的故事大家一定不陌生。子贡赎回了本国同胞,却“大方”地拒绝取回赎金,结果招来了孔子严厉的指责。对于孔子如此的行为,我们或许不解,因为它与我们的道德价值指向相悖。其实细细想来,我们不难理解孔子的苦心:子贡开了这个先河,若以后再有人赎回同胞,他是要还是不要赎金呢?如果要,别人也许会不屑地说:“你算什么做好事,看人家子贡,赎了人不要钱,这才是真正的做好事呢!”可如果不要,他又不甘因此丧失一笔钱。你说两难之下,这个人会怎么做呢?干脆什么也不做,就什么事也没有,所以子贡看似“高尚”的道德行为,很可能造成道德的整体滑坡。
  这不免让人想起了我们的学校德育。一直以来,我们都在致力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但培养出的很多孩子仍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也许我们犯了和子贡类似的错误:无形当中拔高了道德的标准,使得原本学生人人可以做到的“道德”行为,变成大部分人遥不可及的“道德”高标。就拿最简单的“乐于助人”来说吧,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即便是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家,要做到人人“乐于助人”也是不可能的,看似简单的行为,往往不简单。所以,在这个道德标准之下应有最基本的要求,即“不妨碍别人”。你可以不帮助别人,但你不应该妨碍别人,给别人造成困惑或麻烦。假想一下,如果班级人人达到了这一道德底线,那么,拳脚相向是否会少些?班级面貌是否会好些?如果社会上人人达到了这一道德底线,那么,和谐社会的实现是否会近些?对于道德已然合格的人,我们没有理由去指责。过分强调“英雄”,只能使“英雄”离我们远去。如果一种道德教育推出的是“英雄”般的个人,而使大多数人失去进取心,那这样的道德教育只能是失败的。
  正如张远山先生曾经说:“违反常情、悖逆人情的道德,是世上最邪恶的东西……道德的根本目的,不是束缚精神,而是解放精神。”所以,班主任在制定和实施目标的过程中,心中要有“底”,行为要有“纲”,切不可操之过急,使道德要求变成虚假。
  
  活动实施要系列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离不开活动和交往。在人类社会中,道德规范的传递不能自动作用于人,也不能只用间接的经验传授于人,而必须让人们在活动和交往中亲身去感受后而后掌握。但并不是所有的活动和交往都具有教育作用,品德的形成更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要求班主任精心设计、组织教育活动,更要以系列化来开展活动。一种道德行为的形成,是知、情、意、行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不追求立竿见影的一日之功,才能聚沙成塔,使学生潜移默化受到感染。
  例如诚信是现代社会大力提倡的一种价值观与行为观。考虑到小学生的实际,针对他们所能理解并做到的“讲信用”,我开展了如下的系列活动:
  第一步:设置宽松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创设情景:老师答应学生的事情没法完成,怎么办?接下来“你碰到过这样的事吗”“你在这方面做得怎么样”一系列的对话将生活经验纳入进来,在大家聊天式的交流中,学生在认知上明确讲信用的意义,获得道德认识,形成道德情感。
  第二步:利用群体效应,促使学生持久地体验。要求他们把自己的想法概括成名言形式的一两句话,并签上自己的姓名,装订成册,作为班级的“名言录”,每周背上一两条,使班里渐渐有了“讲信用”的氛围。
  第三步:锤炼学生意志,把体验落实到行动。一段日子过后,提出更高的要求:你想做个有信用的人吗?你能向大家证明吗?请你向老师、自己、父母作出一个承诺,改正你身上的一个坏习惯,写好承诺书。
  第四步:加强信息反馈,巩固良好品德的形成。每周写好体会日记,同学之间相互监督、相互提醒,学期末按照完成情况进行评比,让孩子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锻炼道德意志,完善道德行为。
  小学生的认知不够深入、意志比较薄弱,所以光有感性的认知而缺少学生的自主体验、自主感悟,道德规范是很难得到内化、延伸的,必须抓住契机,使体验转变成推动德性塑造的起点。而这一切,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不可分,对学生思想的熏陶,必须依赖于生活实际,即“从生活中来”。然而光做到这一点还不够,人们塑造自我,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所以必须让孩子带着自己的这些体验“到生活中去”接受生活的考验,并在实际生活中得到进一步的升华。这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过程,需要的是整体优化。
  系列化的教育活动恰恰就是一个深化与优化的过程。它计划性强、系统性强,操作起来井然有序,能从各方面的因素入手,从各因素内部之间的联系入手,把各种教育因素、途径、力量组成有机的整体去施加影响,发挥教育系统的整体功能,由浅入深地使学生分辨是非,追求高尚的思想境界。系列化的活动可以带来更多讯息,对学生阶段性的学习、工作的反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使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
  值得说明的是系列化活动往往围绕着主题,有一系列或多层次的活动。因此,这种活动在设计上有策划者全盘的思想,在组织上有实施者完整的行动方案,使得参与活动、接受教育的学生的收获和感受比一次性的活动深刻得多,自然也就呈现出“别样红”的“映日荷花”景了。
  
  心理教育需渗透
  
  任何德育活动都是教育手段,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感化、理解和接受。小学生正处在生长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都很大,而且这个时期又是人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他们必须不断地调整、适应来自社会、学校、环境等的种种压力,这些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所能承载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广开思路,择优而为。事实上,对一个尚不成熟的小学生而言,他的思想品德与心理健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对学生而言,培养健康的性格与形成优秀的品德是同一德育过程中不同的两个侧面。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渗透心理教育的方法,对德育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师和学生坐在洒满阳光的教室,举行新学期的第一次晨会课。偌大的教室里洋溢着轻柔的音乐,孩子们脸上满是新奇。老师微笑着发给学生每人一张白纸,让他们准备一支笔。然后,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心形图案,并在图案里写上了三个字:我很难……接着,老师要求每个学生在自己画好的心形图案里至少写出三件很难做到的事,再反复大声地读给自己,读给周围的伙伴们听。学生们尽管不解,但思考后,还是陆续写下了三条。他们写到:“我很难在考试中考100分”“我很难管住自己不看电视”“我很难在上课时大胆发言”……教室里,学生朗读的声音此起彼伏,读着读着,孩子们似乎变得无奈,变得迷茫,不知何时,轻柔的音乐已停止。而此时,老师又要求每位学生把各自的“我很难”全改成“我一定要”,继续读。结果,学生似乎领会了老师的用意,大声地读着:“我一定要管住自己不看电视”“我一定要在上课时大胆发言”……在再次响起的音乐声中,学生们越读越起劲,越读越振奋,笑容渐渐浮现了,豪情似乎撞击着每一个人的心——老师微笑着说:“孩子们,其实心情和心态也是可以修改的。”
  这里是另一个故事,不过故事的主人公是我和我的孩子们。还是在教室,黑板上赫然写着:“老师最喜欢谁?”在一个又一个孩子被邀请观看答案后,教室里的气氛达到了高潮,因为我与上台的孩子有一个约定,不能说出秘密。当一面普通的镜子代替“答案”出现时,孩子们读懂了我的心:我们都是老师的最爱。孩子们流泪了,我也流泪了,为这时彼此的情相随、心相依。
  无声胜有声,这就是心与心沟通的魅力。在德育过程中适当吸收一些心理教育的原理和方法,能使思想工作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达到事半功倍的显著效果。比如暗示这一心理学的方法在此就产生了无比奇妙的反应。确实,德育的实施应该包含心理教育的内容,因为不管是道德品质还是道德行为的教育,都必然与心理学,以及心理教育发生关系。有意思的是,就我们汉语中的“德”字而言,其最初的象形字便有“两人同心”的含义,后演变为“两人以心相见”,这也揭示出了德育与心育的关联,两者确实相依相随。通过心理教育的渗透,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对自己负责;能够与他人正常交往,设想他人的处境与感受等,这些都大大减少了德育工作的压力。
  因此,教师在进行教育时,要融入多种教育因素,巧妙地运用多种教育方法,使之相辅相成、和谐、统一地为教育服务,强化德育功能、提高德育实效,形成“湖光”“秋月”相互映衬、互促共生的喜人景象。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