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中学生荣辱观的错位与矫正

作者:潘思斌




  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说:“士皆知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在学校教育中,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关系到学生良好品德的确立,而且关系到民族、国家未来的发展和兴盛。培养和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应是中学德育的重要课题。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教育弊端的积重难返,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当代中学生的荣辱观令人堪忧:在一部分中学生的思想深处,荣辱的界限渐渐地变得模糊起来,甚至是非不辨,美丑颠倒。不少学生以“时代不同”和“国外如何”为由,怀疑、摈弃甚至反对几千年来的中华传统美德,使荣辱观染上浓重的实用、功利的色彩。
  
  一、中学生荣辱观的错位
  
  1.崇拜的对象局限于影视明星或球星
  崇拜物,它体现的是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趋向,是心目中尊敬钦佩、以之为荣的楷模。影视明星或球星不是不能崇拜,问题是崇拜和追求的基点放在何处。鲁迅曾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有的中学生对当红的影视明星或球星可以崇拜到发狂的地步,只看到他们的“一夜成名”,关注他们的衣食住行、八卦绯闻,却看不到背后的艰辛奋斗和等待。而对主流媒体大力宣传的英烈和劳模、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也即“中国的脊梁”们,不少中学生们漠然置之,不感兴趣,不会感动。
  
  2.诚信意识颇为淡薄,损人利己不以为耻
  诚信是立身之本,诚信是事业成功的保证,诚信是维系人与人关系的纽带。但眼下不少中学生说话行事不讲诚实,不求信用,犯错或违规,可以堂而皇之地用一个谎言来搪塞;违约失信,难有发自内心的愧疚或歉意。班主任调查处理偶发事件,最感迷惑或头痛的是:知情者不讲真话,目击者不提供实情,个别班干部甚至会昧着良心,给那些损人利己者“保驾护航”。孰是孰非,没了原则;诚实与否,视同儿戏。那些有害集体和公众利益的违规行为,那些造成负面影响的不良风气,屡见不鲜;见者也不以为怪,不予抵制,任其蔓延。
  
  3.讲究生活享受,漠视艰苦奋斗
  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中学生就误以为艰苦奋斗已是明日黄花,忘记了自己还是生活上依赖父母的消费者:吃用讲究高档,穿戴要求名牌,花钱大手大脚,消费没有节制;节俭被视为老土,奢侈成了时尚。到食堂看一看,饭桌上剩菜剩饭比比皆是;每年军训和运动会后,军装和校服被随手丢弃;购买鞋子和自行车,动辄上百元、上千元;学校统一配置的纯净水不喝,每学期花在饮料上的钱就高达上千元。其实,不少学生家庭生活并不富裕,父母节衣缩食,子女却不知爱惜,硬是在同学面前“打肿脸皮充胖子”。
  
  4.不以遵规守纪为荣,错误理解“个性”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学校是一个集体,如果没有诸如《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这些“规矩”,学校的一切工作就会乱套,教育教学就难以有条不紊地进行。所以,那些“遵规守纪”者理应得到尊重和褒扬。但目前在学生群里,这样的学生却不被看好,私下里还贬之为“死板”、“呆笨”;而那些缺乏责任意识,在学校里我行我素、屡屡越轨的少数学生,不仅得不到公众舆论的批评,反倒引领着班级风气下滑。举个典型的例子,中学生恋爱,本说不上是“错”,但如果成了一种“时尚”“前卫”的标志,使得那些只专心于学业的学生们成为“不正常”的人,“不好意思”的人,那么这样的舆论只能让教师封杀“中学生恋爱”。
  
  二、中学生荣辱观的矫正
  
  如何矫正?下面谈一点粗浅看法:
  
  1.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铸就学生的人文精神
  毋庸讳言,目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素质教育步履维艰,但作为教育者,大可不必因噎废食。只要坚持下去,还是可以在艰难中有所作为的。例如,举办校园艺术节、读书节,进行军事训练、体育运动,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参与社会调查,听取心理知识讲座,观看“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影像资料等等,这对于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大有裨益的。人文精神品格,在宏观方面,汇聚于作为民族精神脊梁的民族精神之中;在微观方面,体现在人们的气质和价值取向之中。如追求崇高的理想,崇尚优良的道德情操,向往和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热爱和追求真理,等等。人文底蕴深厚了,思想素质提高了,孰荣孰耻,孰是社会的柱石,孰是人们的榜样,何为我们应当崇尚的品质,就能从根本上明晰。
  
  2.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提高学生的辨识能力
  时下,出现了一些反常现象,诸如一些曾经无比美好的词语给强加了贬义:善良被视为懦弱,质朴成了木讷,老实就是愚昧,忠厚等于弱智。对这些认识上的错位,社会阅历不深、是非辨识能力不强的中学生,往往盲目认同。无疑,这对传统美德的承传和完美人格的塑造定会带来严重干扰。具体对策有:
  首先,通过学科教学,推本究源以正名。如传统美德“善良”,“善”是相对于“恶”来说的,对此,古代思想家孟子有过精辟的论述(中学语文教材中有选文)。通过阅读和思考,学生自然会知晓“善良”与“懦弱”是有根本上的不同的。
  其次,通过典型事例来正名。“感动中国2005年人物”王顺友,一个普通的“马帮邮递员”,他20年如一日,往返崎岖的山路36万里,没有丢失一个邮包。在他的性格中,不乏质朴与忠厚,他让国际邮电组织和国人惊叹不已,哪有一丁点的“木讷”与“弱智”?
  第三,通过特定的背景材料来正名。例如,作家鲁迅是说过“老实是无用的别名”这样的话,但他是在严酷的斗争环境中说的,以告诫人们在对敌斗争中多一点机智。而在一般的语境中,“老实”是含褒义的,它的两个义项分别是“诚实”和“规矩”。毛泽东曾告诫共产党人,要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做老实人,就是这个层次意义上的“老实”。
  第四,通过主题班会或辩论赛等来正名。班会课上学生们可以畅所欲言,辩论赛上可以各陈己见,将似是而非的问题或模糊不清的认识加以澄清,寓辨识能力的提高于各项活动之中。
  
  3.关注和融入社会课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以弘扬艰苦奋斗美德为例。从理论上讲,中学生对艰苦奋斗的重要性不会有大的疑义:中国幅员广阔,虽然大部分地区已解决温饱问题,但仍有不少地区的民众还没有真正摆脱贫穷;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距离仍然悬殊;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永远不会过时。那么,为什么许多中学生不以此为荣呢?
  首先,中学生中独生子女占多数,家长的娇惯宠爱,使之长期处于养尊处优的地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懂生活的不易。
  其次,社会实践少之又少,与劳动者很少有近距离的接触,对劳动人民缺乏感情,对劳动尤其是体力劳动的艰辛缺乏体悟。
  再次,学校忙于抓应试,疏于生活上的严格管理;家长只是一味地满足子女物质上的要求,有的甚至越俎代庖,剥夺了子女生活自理的空间。
  鉴于此,学校、家庭、社会宜协调一致,从长远着眼,真正减轻学生繁重的课业负担,创造条件,让学生每学年都有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据报道,有学校利用寒暑假,组织中学生深入农村,与贫穷的山区孩子结对,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近距离的体验,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实践证明,要让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在中学生心田扎根,就需要拓宽他们的生活空间,用感悟和体验丰富他们的人生。
  
  4.强化法制观念,培养社会责任感
  要养成学生的法律意识。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心中有了法规,行动中才会时时谨慎。法制意识的确立,需要从小抓起,今天有以“不迟到不早退”为荣的学生,明天才有敬业爱岗的劳动者。
  要引导学生走出将“纪律”与“自由”对立的认识误区。中学生年纪尚轻,血气方刚,对规矩有一种本能的反抗,他们往往在“提倡自由、反对束缚”的旗帜下,追求一种绝对的“自由”。为此,要让学生明确,所谓的绝对“自由”是从来没有的,西方的所谓“自由”也是不存在的;在十年动乱中,中国人民已经饱尝了无政府主义的苦头。事实是,没有“纪律”就没有“自由”,“纪律”和“自由”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要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一个人,如果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环境、对国家与民族缺乏责任感,那么,他就会像草原上一匹狂奔肆虐的野马,任何羁绊都不在他的眼中,“荣辱是非”只能是一纸空文。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