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让优生学会心理按摩

作者:周满信




  “优生”是指品学兼优的学生,相对于一般学生来讲,他们的行为、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及各种能力都要突出一些。但在不少教师、家长的眼里,优生只意味着学习成绩的拔尖。尤其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人们往往只注重优生的考试分数,而忽视了他们身上所表现出的独有的思想偏差、人格缺陷,正是这些隐性因素给优生造成了心理疲劳。长期以来,这种心理疲劳在很大程度上被我们教育者视而不见。“一根稻草可以压死一头骆驼”,当优生的心理疲劳达到饱和状态时,它所造成的后果往往比一般学生更严重。因此,教师更要关注优生的心理健康,要适时教会优生进行心理按摩,以消除心理疲劳,使他们成为名副其实的优生。
  
  一、优生心理疲劳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
  
  1.优生受挫心理承受能力差,焦虑感强。由于他们从小成绩好,一直受到老师、家长的表扬,同学的羡慕,各种荣誉纷至沓来。他们长期处在这种顺境中,很少品尝失败和被冷落的滋味,受挫心理准备不足,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一旦遇到各种“打击”往往情绪低落,悲观失望,个别学生甚至对前途失去信心,心理焦虑感也随之增强。虽然有些学生能自我调控,但多数优生缺乏心理调节能力,不堪重负,心理疲惫异常。
  2.不切实际地追求完美造成心态失衡。由于家长、老师对优生期望过高,要求过严,也膨胀了优生虚荣心、好胜心,他们时时把自己放于高人一等的地位,事事追求一种完美的境地。人生追求完美本是件好事,但过分注重功利,注重得失,追求“至上”,就会陷入完美的泥坑,心态失衡。如:考试追求满分高分,一题出错就会自责;看重老师的评价,褒则喜,贬则怒;在意同学的眼光,羡慕则乐,冷淡则忧。一次落选班干,他们就感觉丢了面子,无地自容,甚至与女同学的一次接触也怕遭到“早恋”的非议。这些“完美主义”的追求无形之中给优生的心理罩上了一层浓重的阴影。
  3.“高处不胜寒”形成的孤独感。优生们长期处在金字塔尖,学习上一路凯歌,容易产生自负骄傲的情绪,瞧不起比他们差的一拨学生,不与其交往。时间一长,就会形成一道交际的鸿沟。尤其在升学压力下,优生之间也产生了不正当竞争,互相嫉妒、钩心斗角的狭隘情绪滋生蔓延。这些都极容易促使优生走进自我封闭的圈子,躲进象牙塔,一心只读“圣贤”书,成为孤独的奋斗者,造成了人际关系的不和谐。反过来,又使他们更为孤傲、孤僻。“高处不胜寒”“为伊消得人憔悴”,无助感油然而生,心理负担之重不言而喻。
  
  二、优生进行心理按摩的主要方式
  
  1.环境放松式按摩。一是家长、老师要给优生一个宽松的环境,不提过多过高的要求,凡事不能带优生的框框,不能将他们的身份和地位特殊化,应与其他学生一视同仁。二是要帮助优生适应环境,淡化优生意识。重要的是让他们从功利的重负下解脱出来,不必过分关注家长的眼睛、老师的评价、班级的排名,坦然面对一切。这就要求他们勇于去掉头上自我陶醉的光环,以恢复作为一个普通学生的感觉。而对荣誉和分数,学会淡然处之,达到心理减负的目的。
  2.受挫加力式按摩。强化优生的受挫心理是优生心理按摩的重要内容。训练并强化“优生”的受挫能力,其主要角色是教师。教师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优生担任班干不宜搞“终身制”,要让他们能上能下;
  (2)对优生犯错误切不可迁就,应严肃批评,让他们体验经受批评甚至处分的心境;
  (3)要多给优生品尝受挫滋味的机会,就是引导优生尽可能在不同方面多摸索尝试,在此过程中必然会失利。当他们对受挫习以为常时,自然会坦然面对挫折和各种意想不到的打击。这样,受挫就不会给其心理造成负担,而使他们在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中体验到一种快乐和轻松。
  3.倾情诉说式按摩。这是优生自我心理按摩的一种方式。俗话说“河可导而不可堵”,心理亦然。当优生心存郁闷、苦恼,甚至失落、悲伤时,倾情诉说,一吐为快,可以使自己尽快走出心理疲劳的困境。这种倾诉,对象可以是朋友、亲人、老师、同学,亦可以面对空旷的原野大吼,“一吼解千愁”。对于优生来说,写日记是较好的一种自我宣泄方式。把日记当作“知己”,倾吐心声,发泄不满,浇愁,解闷,吐思,让心中积压的情感如决堤的洪水一泻千里,心理疲劳自然也随之流淌、消失。
  4.读书内省式按摩。“任何一本书的影响莫过于使读者开始作内心的反省。”(卡莱尔语)优生与一般学生相比更喜欢读书,可利用这一点,让他们多读一些励志书籍,如:《名人传》、《马克思的青年时代》、《超越自我》等。书是一面镜子,让他们从中看到自身的不足,亦可汲取思想的精华作为心灵升华的源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他们自然明白,这些人无不在困境中,在人格备受屈辱、心理备受煎熬的情况下,自强不息,终有所成就;“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促进他们树立远大志向,把目光投向社会,增强责任感。读书,使他们的思想飞翔,也使他们的心灵产生强大的内驱力。“书籍是改造灵魂的工具”,这种作用是任何说教都无法比拟的。一本本书像一艘艘航船,带领他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垠广阔的海洋。心灵的空间开阔了,压力的强度自然减小。
  在当前的教育条件下,教育者切不可认为优生教育只是维持教育或是宠爱教育,而应注意到优生教育的艰巨性、复杂性,尤其是优生的心理疲劳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