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扶贫”为何变“奖优”

作者:陈安国




  我的一个朋友安业经营房地产,资产逾百万。2006年,他决定资助一些贫困学生。最后联系到了在山东省经济较落后的L县任教的大学同学魏新。在魏新的帮助之下,10名学生开始受助。
  今年“五一”,安业决定和我一起到L县对我们资助的学生进行一次实地探访。在魏新和受援学校贺校长陪同下,我们到L县的农村对受助学生进行了家访。在走访了部分家庭之后,安业和我都产生了这样一个感觉:我们资助的一部分学生并不属于当地贫困家庭的孩子,资助对象与我们的初始要求不符。我们向陪同的贺校长提出了异议。贺校长在短暂的犹豫之后,不好意思地告诉我们,考虑到“学生成才的可能性”,他们在选择资助对象时另外加入了“品学兼优”这个标准。贺校长承认,在选择资助对象时,他们考虑了学习成绩这个因素,他们认为只有“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才值得资助”。因此,最终的受助者大都是“学习成绩比较理想的人”。安业和我对贺校长的做法提出了委婉的批评。我们重申了我们的资助目的——是要“资助”家庭贫困的学生而不是“奖励”学习优秀的学生。安业表示,如果有可能他会设立另外的奖学金来奖励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但是此次设助学金,目的是“扶贫”,而不是“奖优”。贺校长对我们表示了歉意并接受了我们的批评,他表示今后一定会严格按照“扶贫”的标准和原则来确定资助对象。
  这件事让我感慨良多。通过“扶贫变奖优”,我们可以清晰地窥视当前我国教育评价的“潜规则”。深刻地认识并解释这些“潜规则”得以产生的原因,将有助于阻止这种不利于学生成长和教育事业发展的“潜规则”的进一步蔓延。
  教育评价体制是教育发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决定了教育的发展方向。当前,我们教育评价的主要标准是什么呢?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向是我们的教育目标,几乎每所学校也都会定期评选出在品德、学习和体育等方面发展良好的“三好学生”。从表面来看,我们对学生的考察和评价似乎是全面的,但是,只要我们真正了解了我们当前教育评价的“潜规则”,我们就会知道学生的学习成绩才是我们评价学生的“硬标准”。所谓“一俊遮百丑”,学生的学习成绩成为我们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
  这种现象导致了非常严重的问题。对于某一个学生来说,我们片面关注他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在诸如品德、兴趣和审美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而后者对于一个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讲意义更为重要。对于全体(例如一个班级)学生而言,老师将主要的爱和精力都倾注到了那些学习成绩优秀的所谓“好学生”身上,而学习成绩不佳的所谓“差生”则受到忽视、冷落甚至是歧视。或许正是这个原因,学校在得到一笔资金以后,宁愿它是对优秀学生的奖励资金而不愿意是对贫困学生的资助资金。这样的教育评价方式,对“好学生”的发展不利,对“差学生”的发展危害更大;不仅对个人的发展有害,而且对于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更是有害。
  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抱怨,“考试的指挥棒没有变,我们就只能抓学生的学习,只能重点照顾好学生。”确实,老师们对学生的评价受到了我国当前教育评价体制的影响。当前,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评价、学校对各个老师工作业绩的评价,基本上以考试成绩为准绳,这就使老师们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放到学生的学习成绩上来。而且,由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成为衡量老师工作业绩的标准,老师们一般也会倾向于喜欢那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因此,当前的教育评价体制确实需要改革,国家教育评价体制的改革会改变微观层面上教师对学生发展的不同方面以及对不同学生的不良偏好。
  但是,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总是以国家的教育评价体制不完善为理由而为自己寻找借口。笔者也是一名老师,不难理解老师的内心世界,有时候我也会“情不自禁”地喜欢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但是,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对我们的这种感情倾向抱有十足的警惕,不能纵容它无限制地蔓延。关爱所有的学生,关爱所有学生全面发展的每一个方面而不仅仅是学习,不仅仅作为一个漂亮的口号和醒目的标语,更应该作为老师的坚定信仰和行动指南。
  当前,国家早已注意到目前教育评价体制的弊端,很多学者已经展开了对教育评价体制改革的研究,我们相信,不合理的教育评价体制会在不远的将来有很好的改善。实际上,在目前的教育评价体制中,我们老师仍然拥有大量的行动空间:只要我们老师饱含对学生的爱,我们就可以摒弃那种仅仅关注个别学生、仅仅关注学生考试成绩的极端功利性思想,真正地关爱所有学生,关注学生发展的所有方面。实际上,老师这一职业的崇高和伟大,正是体现在这些非功利的教育活动中。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