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课堂亮点
作者:夏汉美
窦桂梅老师在教学《晏子使楚》一课时,讲到晏子“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三寸之舌,重于百万雄师”,要出示一位外交官评价晏子的话,可偏偏这时电脑出了点故障,文字点击不出来。这可是在全国小语课堂教学研讨观摩会上的展示课,台下听课的老师个个拭目以待。窦老师却不慌不忙,一边搜索、点击,一边用她独特的北方口音拉长声调说:“正可谓——好事多磨呀!好——终于出场了!”话音刚落,屏幕上那段话就显示出来。窦老师的随机应变折服了场内听课的上千名老师。课堂教学不仅没有因此打折扣,相反陡增了一个亮点。
“话筒在表扬你”
前天在学校听一名一年级老师执教《小河与青草》,一学生声情并茂地读完小草对小河说的话,刚放下话筒,老师要进行点评时,话筒发出一声刺耳的尖叫,把发言的学生吓了一跳,一旁听课的我也不由为教者可惜,这么圆满的课堂多了这不和谐的声音,多少令人遗憾。谁知,这位教师快速走到那位学生面前,一手拿起话筒,一手轻轻拍了拍学生的肩膀,惊喜地说:“话筒在表扬你呢!”看到那位学生满脸的灿烂,我打心眼儿里佩服教师的机智。
“劳动最光荣”
一位老师在教《水乡之歌》时,播放了水乡人们劳动的场景,问学生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一名学生站起来说:“我看到水乡孩子很爱劳动。老师,我想问您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不干活呀?”这个问题问得好呀,现在城里的孩子不爱劳动,是家庭教育的偏颇,是独生子女的通病,是浮躁社会的折射。难道在语文课上和学生讲这些吗?显然不妥。如何借此契机不露痕迹地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这对教者是个考验。这可是教师备课时没有准备的呀!我们期待着教师的“精彩妙答”。果然,这位老师接过该生的话题反问道:“是呀,我们为什么不去为父母、为班级干点儿什么呢?大家想想,水乡的孩子干活时心情怎样?他们的父母呢?”待学生一致认为劳动能愉悦自己、锻炼自己,又能愉悦他人时,教师轻轻走到提问的学生面前,亲切地说:“试着去劳动,你会感到周围的人更需要你、更喜欢你。”看到学生一副跃跃欲试的神情,我感觉,“劳动光荣”的种子已深深扎根在孩子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