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新德育探索

作者:李镇西

后果是学生的“依赖性”,这与我们教育上许多的“包办代替”是密不可分的。从传统德育对教师的评价我们便可看出学生的依赖性是怎样被强化的:在一些学校,越是寸步不离地守着学生上自习、做课间操、搞清洁卫生的班主任,便越是受到领导的表扬。台湾作家龙应台曾写下《幼稚园大学》一文批评台湾大学生“独立处事的能力还不到五岁”。我看,相当一部分大陆学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6.旧德育是“单独教育”
  我们往往把德育当成一门功课,比如“思想品德课”、“班会课”、“团队活动”等等,认为德育是可以“专门”进行的,于是无论内容还是教师都越来越“专门化”。于是,任课老师不管德育,因为有班主任,哪怕是课堂上出现的纪律问题,科任老师也往往是把违纪学生交给班主任“处理”;学校其他部门也不管德育,因为有政教处,于是凡是认为和德育有关的事,都交给德育处去“落实”。而且这种“单独教育”已经形成“套路”或“经验”:比如什么节目搞什么活动,比如树立什么榜样,等等。尽管多年来都在强调德育要与其他教育相融合,但这种融合往往是生硬而机械的。比如,大约十年前,上级有关部门强调各学科教学都应体现德育,于是,笔者所在学校有位生理卫生教师便申报了一个“生理卫生教学中的德育”的课题,一年后结题时,该教师果然写了一篇课题报告,大谈“消化系统与德育”、“神经系统与德育”、“生殖系统与德育”等等,这份“实验报告”还获得了当年市级科研论文二等奖!
  
  7.旧德育是“灌输教育”
  作为一种方法,应该说在德育中,灌输与引导都是需要的,对此大概不会有什么争议。问题在于,以什么为主?前几年有人鉴于思想政治工作淡化,便提出“还是需要灌输”。然而,一味灌输,德育未必随之真正强化。长期以来,我们总是情不自禁地认为,学生的心灵是一个空荡荡的容器,而教育者的任务就是往这容器里面装美好的道德;我们还认为,学生的灵魂“可塑性最强”,而教师的使命就是“塑造灵魂”,所谓“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尽管现在绝大多数教育者都已经知道“灌输式”的教育收效甚微,但我们还是忍不住要以“传教士”的身份进行灌输,只不过灌输的方式可能有了一些“改革”,过去教师的说教或报告,变成了现在学生的演讲或作文——但这里,学生所写所说,都是教师的意愿。
  
  8.旧德育是“客体教育”
  这里所说的“客体教育”,指的是教育者将学生视为主体以外的客观事物,是对立于教育者的教育对象;也就是说,本来同为主体的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却被教育者“物化”了。通俗地说,所谓“客体教育”就是对“物化”了的“客体”的教育。在实践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师无视学生的主体性,更不用说尊重学生的精神世界。学生飞扬的灵魂、积极的主观能动性和充满活力的建构活动在这里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麻木的被动的机械的接受、训练和规范。在“客体教育”中,教师将学生设为“假想敌”,随时对学生有一种防范心理,处处着眼于“不许”学生做什么,而很少告诉学生“你可以做什么”;只强调学生的“义务”,而忽视了学生的权利。于是学生成了动物,教师成了驯兽师,而教育自然便成了“驯兽”。
  旧德育的种种弊端已经给我们的教育造成严重后果,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旧德育客观上已经沦为虚弱、虚假和虚伪的德育!这些我们都有目共睹而又心照不宣。以腐败猖獗、诚信失落为典型标志的不良社会风气正日益腐蚀着我们的国家进而毒化着我们的民族,究其原因当然不能仅仅归咎于教育(德育),但教育难道真的一点责任都没有吗?早在八十年代,邓小平就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他这里说所的“教育”主要是指“德育”。二十年过去了,对德育和德育改革,不能说我们不重视,从八十年代末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到最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我们发布的加强德育的文件可谓不计其数,但效果究竟如何?恐怕我们很难作出乐观的评价。原因何在?我认为,关键在于我们的所谓“德育改革”都没有突破“旧德育”的框架,而只是在一些形式上作表面文章,过于追求形式的花样翻新,德育便容易堕入陶行知当年所抨击的“假教育”。写到这里,我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苏霍姆林斯基当年曾这样尖锐地抨击某些形式主义的“爱国教育”:“儿童、少年、青年口头上会说他怎样热爱祖国,甘愿为祖国而牺牲,但是这些话本身并不能作为学生所受的爱国主义教育程度的真正标准;教育的明智在于:不要让我们的学生毫无热情地、不假思索地说出这些话来。因此,我们坚决禁止组织这样的竞赛:看谁关于热爱祖国的演讲或作文讲得最漂亮。教学生高谈阔论爱祖国,取代了教学生爱祖国,这是不可思议的事。”遗憾的是,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不可思议的事”,至今还在中国以“加强德育”的名义“庄严”地发生着!
  批判,不仅仅是为了摧毁,更是为了建设——我上面对旧德育进行了剖析,并对其进行了也许比较偏激的抨击,我的目的不是彻底否定德育本身而是真诚地呼唤德育加强和改革。但我认为,“加强德育”的前提是“改革德育”,或者说,我们应该通过“改革”德育来“加强”德育。而“改革德育”决不仅仅是在一些方式方法上改变,而应该在德育观念、德育内容、德育目的、师生关系等等方面有所探索,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呼唤着“新德育”!
  
  二、新德育的特点探索
  
  什么是“新德育”?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憧憬和解释。针对前面我罗列的旧德育八大弊端,我对新德育的特点相应地作如下界定。
  
  1.新德育是“互动教育”
  这里的“互动”,指的是师生之间的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新德育把教师和学生视为共同成长的同伴。新德育所期待的师生关系应该是精神对话关系。教育者以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本身是没有错的。但这应该是一个贯穿终生的动态的追求过程,而不是意味着教育者已经达到了很高的人格境界。我们承认教师不是完人,承认教师在许多方面不如我们的学生,这并不是降低了教育者对自己的人格要求,恰恰相反,只有教育者随时随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断追求自身的完善。学生童心的保持,个性的发展,思想的成熟,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教育。但这种教育,不应该是教师的居高临下与学生的俯首帖耳,而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师生心灵的和谐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它是心灵对心灵的感

[1] [3]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