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用“三自教育卡”提高心育实效
作者:杨化国 张 锐
一、实行自我激励卡,借助明确的目标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内在动力
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助人自助和自我教育,在于唤醒学生的自觉性,让学生燃起希望的火花,启动学生自我教育的内在动力。所以,我们首先通过实施自我激励卡,引导学生自己制定目标、进行自我激励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所谓自我激励卡就是学生在每周的周一前制定一张卡片,大小为64K,上面有学生自主确定的发展目标,又细分为激励目标、挑战目标、超越目标等三个目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进行设计,把这些卡片粘贴在桌子的左上角时时激励自己。每周结束后,学生在反面写下自己在这一周的综合表现,然后收缴存档。
在设计自我激励卡时,大多数学生的目标都比较可行,如在激励目标方面,有的学生设计了“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毛泽东)”“眼里有世界,心中有他人(心胸开阔,关爱他人)”“要做鸿鹄志高远,莫做麻雀檐下飞”等等;在挑战目标制定上则显得比较实际,如“克制自己,不乱花一分钱”“严格控制说闲话时间,让心思集中到学习上来”“想要壮志凌云,干要脚踏实地”等等;在超越目标上,学生制定的相当具体,比如“本周争取时间利用上达到每天浪费不超过十分钟”“本周争取多劳动,要在实践卡上获得两个星”“这次语文测验达到90分以上”等等。通过学生制定的自我激励卡可以看出学生自我挑战、自我超越的勇气以及进取的信心。
南学生自主确定目标,不仅可以使目标有针对性和可行性,也可以保证学生在努力后可以达到自己所定的目标,这对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发挥目标的激励作用是有效的。为更进一步发挥自我激励卡的作用,我们还将每周收缴的自我激励卡装订传阅,不仅使其他学生受到鼓舞,更强化了进步学生的成功体验,提高了自我激励卡的效果。
二、实行自我实践卡,引导学生走向自然和社会,感悟多彩的生活
学生的健康成长不能局限在教室和课堂,需要到自然界去学习、去探索、去思考,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到社会中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用自己的爱心享受生活、理解生活。在走出课堂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发现自我、寻找自信、探求快乐,从而培养起良好的心理品质。为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我们采取了自主实践卡来记录学生的实践历程,以此来激励学生。
自主实践卡的记录采取学生自己申报、班级专人统一负责填写的方式进行。自主实践卡真实地记录每位学生每天参与的实践活动,或帮助同学、他人,或参加班级、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取得了成绩。为了保证自主实践卡的落实,学校还提供了学生自主实践的时间和空间,每周举行校园绿化美化、帮助贫困学生、社会调查、“交通值勤二十分”等一系列的活动,由学生自愿申请参与。各班级也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一些有益的实践活动。
为了提高实践卡的使用效果,我们每周进行一次汇总和总结,对学生取得的进步除了在自我实践卡上如实记录外,这些学生还会获得一个小小的奖品或者成长的格言,有时还向学生家长发出贺信。自我实践卡如实地展示学生每天丰富多彩的生活,强化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
三、实行自我关注卡,让学生在自我减压和调节中健康快乐地生活
进入青春期的初中学生生理、心理的变化较大,由此带来了很多心理矛盾和心理困惑,比较突出的问题诸如学习问题(焦虑、疲劳、困难等)、家庭关系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同学相处、朋友关系、早恋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心态和学习,也会对学校教育和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对比,我们除了搞好个别的心理辅导外,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写自我关注卡帮助其调整心态。
自我关注卡,即心理健康教育周记,是学生对自己一周来的学习、生活、心理等的理解与认识。为了提高自我关注卡的效果,我们要求学生重点记录三方面的内容:事件经过、遇到问题的思考、分析以及调整的具体方式。一般情况下,学生所写的自我关注卡由班级心理委员负责收齐后交学校的心理辅导教师。若学生认为自己的心理问题需要保密或比较严重,则由本人随时交心理辅导教师,教师阅读后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回信和“悄悄话”的方式进行沟通。每周我们还从学生撰写的自我关注卡中选出适宜公开,有代表性的装订后传阅,使学生相互比照、借鉴。
实行自我关注卡,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也能引导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教师通过阅读学生的自我关注卡,能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生的心理困惑,有利于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从而增强教育的效果,消除学生的不良情绪。
“三自教育卡”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我激励,自主实践和自我关注,不仅为学生了解自己、激励自己提供了有效的空间,也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