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不懂就问与不敢确定
作者:金月明
“不懂就问”,在我们的印象中应该是学习有上进心的代名词,有一种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气魄。然而,有些时候,不懂就问在某些孩子的身上却演绎着另外一番情景:
一次一年级数学考试,没过几分钟,一个学生便向我走来:“金老师,这道题怎么做啊?我不懂。”我一看,是让学生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号。我说:“你先看看题目,然后告诉我,你认为该怎么做?”他看了一下,迟疑地说:“是不是……啊?”我点点头,他高兴地下去了。一题做完,他又上来,问我下一题该怎么做。一次又一次,几乎整张试卷都是在我的询问与肯定中做完,而其实我在其中没有一句提示该怎么做的话。有几次,我回答他:“不要老是来问我,你认为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好了。”得不到我肯定的答复,他就呆呆地坐在那里,不肯下笔。
一次下班回家,表嫂的女儿妙妙匆匆跑来:阿姨,这题该怎么做?我一看,是填“进”的反义词。我刚想给她解释“进”的意思,却发现在写答案的括号里,有一个隐隐约约的“出”字,很明显,这是刚刚被擦掉的。我问:“刚才你是不是写了一个‘出’啊?”她点点头。“那为什么擦掉呢?”“我……不敢确定。”其实,在整个寒假里,她都拿着寒假作业本围着我问这问那。长辈们都夸她好学,而我的心里却有隐忧:这是一种好现象吗?
不懂就问的原意是遇到不懂的地方请教别人,以求得到理解。而这两个孩子其实不是不懂,而是不敢确定。他们的心里其实已经有了答案,但又不敢确定是不是对的,他们来问的其实不是答案,而是一种支持。
我问过妙妙:“你明明知道答案,为什么还要来问我?”她干脆地说:“我怕错掉。”怕出错,恐怕是这类孩子典型的心理。因为出错了,老师可能会批评,家长可能会责骂。反之,就能受到表扬。
不出错,何其难。要一个小孩子不出错,更是难上加难。我们做老师的自己,又何尝不是经常做错题呢?那么,是谁给这些孩子戴上这个枷锁的呢?我想还是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孩子稍一犯错便怒不可遏,恨不得以身代读,弄得孩子不敢下笔。久而久之,对一些简单的问题也是缩手缩脚,唯恐犯错。
如此的不懂就问,该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