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系列活动促感恩
作者:林云霞
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正直的人应具备的基本品德。因此,学校要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德育系列活动,旨在让每一个学生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常怀一份感激之情,真诚地努力地回报别人的付出,由此产生成长的动力,健康地成长。
环境熏陶,营造感恩氛围
学校教育可围绕“感恩教育”主题,开展征集宣传标语、宣传画等活动。充分利用校园之窗、壁画、班队刊张贴学生的作品,营造浓郁的感恩氛围。同时要利用家长会、家访等形式与家长交流,使家长对学校的感恩教育有所了解,以积极配合,形成合力,提高效果。
主题强化,体验道德感受
要充分利用学校的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实施“感恩教育”,让学生用淳朴的心灵去体验每份爱,感激每件事。如结合节日,确定每月的教育主题:“感恩老师,学会尊敬”,“感恩祖国,学会奉献”,“感恩自然,学会环保”,“感恩他人,学会关心”,“感恩幸福,学会把握”,“感恩生命,学会关爱”,“感恩先辈,学会敬仰”,“感恩父母,学会孝敬”,“感恩未来,学会憧憬”,“感恩挫折,学会坚强”,“感恩社会,学会回报”……再对每个教育主题进行具体的规划,如九月份的“感恩老师,学会尊敬”主题,可组织开展“童心七彩,师爱无限”教师节心意卡设计大赛、颂师恩演讲、朗诵比赛等系列活动。三月份的主题是“感恩祖国,学会奉献”,就结合“学雷锋纪念日”组织学生阅读各种文本,走近雷锋,了解雷锋的成长历程,理解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内心动力。六月份的主题是“感恩幸福,学会把握”,可组织学生开展“谁让我们拥有愉快的童年”大讨论,了解父母为自己成长所付出的艰辛,了解社会对少年儿童的关爱等等。
故事感染,萌发道德意识
可举行“读感恩故事,写感恩故事”的系列活动。发动教师、学生共同寻找并撰写身边的“感恩故事”,同时,收集各种文本的感恩故事。在寻找、写作、摘录、收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阅读特点,编印校本课程《感恩故事》。
激情演讲,抒发内心情感
根据学生的学习生活,利用国旗下讲话、红领巾播音台、班队活动等,开展主题演讲活动,帮助学生寻找幸福、感受幸福、珍惜幸福。
课程渗透,形成德行文化
利用课堂主渠道,使“感恩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渗透。如数学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家庭教育情况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语文教师结合教学要求让学生写一篇有关“家庭收入支出情况”的调查报告,并组织一场现场命题作文比赛。美术教师组织学生制作“亲情卡”献给父母亲人;音乐教师教唱手语歌《感恩的心》;英语教师则让学生会用英语向亲人、他人表示感谢。
感恩是一种方式,感恩是一种境界,只有学会感恩,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与爱戴,让感恩从心开始,让爱温暖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