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和孩子一起上网

作者:刘贞富 李镇西




  刘:李老师,最近遇到一个很令我头疼的家长。
  李:怎么回事儿?
  刘:学生沉溺网吧,这个家长很着急,但不知道如何引导,只好采用粗暴的方法……我觉得,孩子有问题在很大程度是由于家长教育方式不当造成的。像这个孩子,迷恋网络当然不对,但如果家长引导得当,孩子也不至于成这样。
  李:我同意你的说法。孩子有问题,往往是因为教育者有问题。
  刘:对于学生来说,网络世界是一方神奇的天地,非常有吸引力。因为这里没有国界、没有传统藩篱、没有师长管束、崇尚自我、可以标新立异,思想可以自由地翱翔。首先,网络的开放性使人可以自由浏览并获取大量的信息、下载和利用网络资源,而且言论自由,这种情况使网络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现实而成为“神话的世界”。网络的隐蔽性、无约束性、虚拟性和自主意识性,冲击着学生的责任感,可能导致青少年道德沦丧,人格分裂。再次,网上制造、传播病毒,制造、传播色情、暴力信息等道德失范行为和黑客攻击、诈骗、赌博等犯罪行为,腐蚀着青少年的灵魂,对道德品质教育产生强大的冲击。
  李:你说的这些,都是网络发展可能对教育带来的负面作用。但我要说,网络并非只有负面影响,它的积极意义更为显著。它开阔了人们的视野,而且使人们便捷地获取信息,“秀才不出门,知晓天下事”已经成为可能。它拓宽了人们的交往渠道,丰富了人们学习的方式,网络生活不仅仅是娱乐,它同时也是一种学习方式、交往方式甚至工作方式。
  刘:你的意思是说,网络的问题不是网络本身的问题,而是上网者的问题?
  李:对。打个比方,就价值判断来说,刀子本身是中性的,所谓“好”和“坏”完全是使用刀子的人决定的。刀子可以切菜,也可以杀人,还可以自杀。这能怪刀子吗?
  刘:嗯,网络说到底还是一种新的技术工具,是由人发明出来的,本身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它给青少年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严峻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利用网络开展德育工作具有传统教育不可替代的优势。我们应当趋利避害,加强引导,把德育工作与现代网络结合起来,利用网络的平等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寓教育于网络,通过网络来开展生动活泼的青少年思想工作。从学校德育来看,目前加强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应是当务之急。唯有如此,才能使青少年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并在全社会网络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教育者,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在提高自身网络知识的同时也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络时代,学会利用网络,因势利导,积极规范学生的上网活动。
  李:说得好!我有一个也许有人会认为比较偏激的观点,教师,当然也包括家长不上网,就没有资格引导孩子上网!道理很简单,你连网络是怎么回事都不知道,却偏要自以为是地说上网这样不好那样不好,能有说服力吗?所以,我主张,引导孩子上网的前提,是教育者也应该上网。
  刘:是呀!固然,网络的开放性对于自我监控能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青少年由于在认知水平、辨析能力等方面都不成熟,面对多元价值观往往难以做出正确的选择,但我们也不能就此剥夺学生选择的权利呀!当学生坐在电脑屏幕前,轻点鼠标,往来于网络空间时,最终决定其道德言行的就是他们自己的道德选择。所以,道德教育再也不能仅仅要求学生接受几条道德规范,而必须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帮助学生面对复杂多变的信息环境,形成道德辨析判断的能力,指导他们选择正确的道路,培养他们的道德主体性。
  李:教育的前提是尊重,这才是最根本的!因而,建立一种“教会选择”的教育观念是德育适应网络社会的首要措施。学校还应当把网络道德教育作为日常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普及网络道德知识,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获取能力和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刘:我认为,我们还应该优化网络时代的德育环境。比如,要建立健全网络法规,使网络发展从无序到有序。有关调查发现,网吧中绝大多数人是在玩游戏、聊天,甚至浏览黄色网页,不少青少年沉溺其中,网络似乎成了游戏、色情、暴力的代名词。北京“蓝极速”网吧火灾发生后,舆论界展开了网吧开与关之争。有人支持关闭网吧,因为的确“害人不浅”,有人反对,认为这是“因噎废食”。网络目前确实有不少问题,但从社会发展看,它又有着深层次的存在价值,正如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朱彤说的: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一刀切地把网吧都关掉,我们要做的是致力于淡化网络“游戏厅”的色彩,恢复它连通世界、获取信息的本来面目。因此,在全社会倡导网络文明,形成健康的网络文化,加强网络的管理,遏制网络污染的形成和传播,是当务之急。
  李:优化网络环境非常重要,但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教师是难以做到的。作为教师,我认为还是应该主动上网,首先主动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同时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做学生的表率。教育者应当受教育。这种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网络知识的学习问题;另一个是教师网络道德素养的提高问题。只有掌握了网络工具,教师才能与学生共用同一的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学生上网的指导。在了解网络的同时,教师率先垂范,遵守网络道德的模范。塑造灵魂的工程师必须首先具备高尚的网络道德,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刘:是呀!
  李:许多人对网络虚拟世界存在着误解,以为虚拟世界的一切都是“虚拟”的,是不真实的。其实,以我的感受,虚拟世界除了交往者之间的身份姓名等可能是虚拟的之外,思想感情往往(注意,我说的是“往往”)是很真实的。因为消除了心理障碍,没有了直接的利益关系,心灵之间的交流反而变得纯洁而透明起来。
  刘:当然。
  李:如果我们不上网,这些引导或者说指导根本谈不上。另外,网络所带来的交往方式的革命还体现在师生关系上。过去在传统的课堂上,无论教师如何强化自己的民主平等意识,站在讲台上的教师和坐在下面的学生这种客观的布局,就很难让师生之间真正有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而在网上,每一个电脑终端都是一个交往主体,电脑之间的交往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这就彻底打破了单一主体性而使师生之间的交往成了真正平等的主体之间的交往。
  刘:说到教师要上网,我想到家长也应该上网,上网的家长也应该具备网络安全和网络道德意识,这样家长才能真正发挥对孩子的监护和指导作用。现在我们部分家长对计算机知识一无所知的占大多数,一些家长,省吃俭用给孩子买了电脑,至于孩子用电脑来干什么,则全然不知,更谈不上管教和指导了。我们有些家长对计算机及网络知识比较熟悉,但对网络存在偏见,担心过多。
  李:是的。作为班主任,应该通过家长会对家长进行教育,告诉他们,生活在信息时代,网络躲也躲不开,孩子得到现代文明的熏陶应该是种幸福,网络不是洪水猛兽,让孩子把网络作为一种学习的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家长应加强自身的网络学习,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
  刘:如果父母有时间和孩子一起上网冲浪,既可与孩子分享网络带来的快乐,又可以及时引导孩子有选择地汲取网上的知识。家长还可以利用网络和孩子一起写成长日记,记录自己和孩子的成长经历,让孩子和自己的身心得到愉悦。另外学生上网最初带有盲目性,正如一位家长指出的:“如果我们有更多的优秀的青少年网站,孩子们就没有闲暇时间浏览成人网站!他看自己喜欢的内容还看不过来呢!”
  李:这才是明智的家长,也是真正合格的家长。刘老师,建议你把我们今天聊的这些内容给那位令你头疼的家长说说,也许他会有所醒悟的。刘:好的,我试试。相信会对他有所帮助。
  
  (栏目编辑 田恒平)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