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赛课,我有话说!

作者:林高明




  某位教师参加全国思品课大赛,准备这一节课的时间近乎用了一年。其间千思百想,千推万敲,千雕万琢。教师每一言一行都设计与预演了上百次,一颦一笑都是按时、按程序一一展现,按部就班,紊丝不乱。孩子们对教师的问题与回答都是烂熟于心,毫无新鲜感、毫无趣味地配合教师演练。于是,发展到最后,教师连在何时何刻让几位学生大笑,或几时几刻让全班微笑,或几时几刻让全班热烈鼓掌都一一明确规定,并且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强化训练。其间,有一个小朋友再也忍受不住这种单调乏味的机械重复的排演,在家里哭着闹着要家长去找教师通融说自己要中途退出。教师一听撇撇嘴说:“不想去就拉倒,全班七十多名才挑了三十名,许多家长托东托西要参加还来不及呢!参加一次全国性赛课啊,对学生的人生历程而言是极其难得的啊!”家长小心翼翼地赔笑脸找到这位教师的朋友,才让儿子脱离苦海。就这样,一丝不苟、一毫不差地排演着,到了比赛那天,又是一成不变地将固定的人物、固定的笑容、固定的动作煞有介事地上了一遍。评委们一致认为,这一节课是妙手天成,师生配合默契,心心相印,上得真实、扎实、充实、丰实……顺理成章地一举夺魁。这位教师因此被评为特级教师。几年过后,再也没有听见这位教师的声音了,她的教育教学才能与艺术似乎毫无长进,甚至与最普通的教师也相差无异,无半点独特之处。
  “‘赛课’成就了一批名师,耽误了一批学生!”在全国初中教育校长论坛上,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指出,当前的教学改革存在着形式主义蔓延的危险,“赛课”之风正是其表现之一。
  也许陶西平先生说得较为婉转,在我看来赛课之风的蔓延其弊害之大不止一端。它不但成就不了一批名师,而且还贻误了一批教师。其蜕变堕落,流毒至广,殃及学生,波及教师,祸及教研文化。
  其一,给学生带来无法弥合的心灵创伤。在许多赛课中,上课的学生大多是从同年段几个班级的学生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有资格参加赛课的都是成绩好、表现好的所谓优秀生,当然,还有个别是“有关系”的。没有参加的学生自然而然滋生出一些被排斥、被冷落的感觉,每一次的挑选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无言的轻视与伤害,每一次都成了不被人关注、不被人尊重的“剩余者”。而那些有幸遴选的学生,也是被练得死去活来,如同棋盘中的棋子身不由己地跟着教师“造假作秀”。如演戏一般在课堂情节需要的地方,恰到好处地背诵一些台词或恰如其分地展颜一笑。练得脸部表情僵硬,练得索然乏味,练得心烦意乱……但是,为了教师能一举成名,再苦再累再烦也得捱。这似乎也是一种另类的“吃苦教育”“挫折教育”!一些孩子学会了逢场作戏,一些孩子学会自卑与敌视,一些学生忍受不了而中途退出。这对学生的心灵成长是极大的扭曲和侵蚀。
  其二,给上课教师的专业成长带来一些误导。每一节比赛课的背后都有一大批“权威”在指手画脚,出谋献策。这些从积极意义上来看,是群策群力,集思广益,集众人之智得大成。然而,从另一个角度上看,它不断地弱化上课教师的教育能力与智慧,它使上课教师失去了自我创造课堂生活的能力,在课堂上更多的是亦步亦趋、按图索骥。而教育教学是一门极富个性、灵性与创造性的艺术,它要求教师投入身心情智。正因为缺乏自觉创造意识,有些“一课走红”的教师一辈子只会重复上这一节课,了无新意,不进而退。还有一些教师陶醉于掌声与鲜花,自以为“功成名就”,从此不思进取,故步自封。如果细心统计全国及各省、市产生出来的多如牛毛的各级各类“赛课能手”,并追踪他们的后续专业成长之路,我想大多是会令人失望的。有位获得全国大赛一等奖的教师在多年以后,叹说都是赛课害了他!
  其三,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教研文化。放眼教坛各种赛课应接不暇,然而其中的黑幕颇值警醒。一般赛课都要收取各式各样的费用:听课费、会务费、材料费、讲座费……正常的会务开支是必需的,但一些赛课的主办方打着“繁荣教学学术研究”之旗,谋个体或小团体之利。更有的比的不是“真刀真枪”,而是“诗外功夫”。课堂上热热闹闹,课堂外乌烟瘴气—— 跑、送、托,极尽所能地巴结笼络评委。此种歪风邪气一长,教育教研便误入歧途,不知其返了。再有,许多教育教学研究人员或一些决策者仅凭着几节公开课来判断课堂教学的现状,再把这种脱离真实的课堂研究奉为金科玉律来指导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能行吗?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