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整理愿望

作者:钟德圣




  收拾书橱,无意中打开一本十年前的日记,首页书写的是我当时的二十二个愿望,列得很细致。现在看来,这些愿望不能代表我全部的精神追求,至多反映我在那时的一些需求和渴望。但是看到这些愿望仍然使我很感动——为自己。
  我把这些愿望简单地整理了一下,大致可分为六类:
  一、已经完成的。很少,它们是:一是有一个真心相爱的人。二是有一双聪明健康的儿女。三是有四位任何时候都可以倾诉的挚友。四是能成为一位受学生喜爱的老师。
  二、随着年岁的增长,知道不一定要去完成的。有四个:一是若有机会一定要去拜访魏书生和钱梦龙两位中国当代教育家。这个愿望大约起源于当时我正在狂热研读魏先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和钱先生的《三主三导法》。其实,我也真有一次机会,市陶行知研究会曾邀请他们作报告,组委会安排我们与两位专家住在同一个宾馆。我曾多次来到两位老师的房门口,但每次都发现已经有许多会友捷足先登了,看到两位老师忙碌的身影,我不忍心再打扰。冒昧的打扰可能亵渎了真正的敬仰,唐突的会面远远不如默默地珍藏。二是在35岁以内成为一名小学校长。这个愿望是看到一些师兄毕业没几年就走上领导岗位后产生的。但是现在我发现,这些当时的佼佼者,在没提干之前,教育教学、科研都小有成绩,走上了领导岗位后反而多数平庸无为了。文山会海、编纂验收材料成了他们的主要工作,哪还有时间读书与思考?还有些干脆脱离了教学第一线。现在我明白,职位不能代表一个教师的一切,成为一位学生喜爱、家长信任、同事认可的教师,才是作为人师的根本追求。三是论文获得市级或市级以上奖励。这是看到一些同事论文获奖之后产生的愿望,后来我也跟着参加了一些比赛,了解了一些内幕(获奖等级=礼金+人事),这样的奖不获也罢。四是到城里学校工作。看到一些同事通过各种关系先后调到城中工作或转行,我也写过几份请调报告,可是看到身边坚守农村讲台的那些两鬓斑白的老教师们,每一回我又把报告装回了口袋。农村教育是重灾区,我是灾区里长起来的一棵树,我的根扎在这里,虽然靠我一棵树的力量改变不了这里的气候,但有树就会有希望。
  三、因为忽略没有完成,但以后可以弥补的。有三个:一是约一些儿时的朋友或要好的同学喝喝茶聊聊旧事。二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三是陪父亲到远在千里之外的母亲墓前祭奠。
  四、必须随着时间的推移继续坚持,才能够完成的。有五个:一是读懂《爱的教育》。二是保持一颗快乐的童心,享受育人的快乐。三是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魄,能和学生、孩子一起打球、爬山、远足,能和爱人共度安详晚年。四是储蓄一定的钱,和爱人到祖国各地走走。五是写一本记录自己教育心得的书。
  五、需要努力一生才有可能完成的。有五个:一是成为像思霞、于永正那样的老师。近几年来我先后被评为“徐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徐州市优秀德育工作者”,在省级、国家级教育类、文学类刊物上也发表了一些思考、心得,但我越来越觉得,证明自己是一个真正的教育工作者,绝不仅仅靠这些。二是永远保持对生活的感恩和对工作的热情。三是不畏人言,摒弃虚荣。四是宽容对待每一个人,即使他曾对我犯过错误。五是即使遭受莫大的屈辱和不公,也不失去做人的原则。
  六、永远也不可能完成的。有一个:和身边的人一样拥有母爱。我两岁时,母亲就去世了,儿时的我时刻都幻想着奇迹发生。父亲一个人把我们兄妹四人拉扯大,现在我们都成家了,看到父亲孤独的身影,儿时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然而我知道这个愿望是永远也不能完成的。但愿在父亲的晚年生活中,我们好好地陪伴着他,这样我在五十岁以后还能享受到那深深的父爱。
  排列这些愿望的时候,我26岁。
  我知道,这些愿望是善良的,是纯真的,是洁净的。它们有的可能很轻浮,但绝不卑劣,不狭隘。它们代表着十年前我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热爱,饱含着我对这个世界的感恩、珍视和尊重。值得庆幸的是,十年前的愿望大部分仍可作为我现在的乃至一生的愿望,这说明经过十多年的变迁,我的现实与初衷没有太大的偏差。
  当然我也十分清楚,这些延续下来的愿望,有些我可能穷极一生也完成不了,但我会全力以赴,只要尽力,就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