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高考冲刺易出现的“高原现象”及对策
作者:周晓阳
在高考复习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常常会碰到这样的尴尬和困惑:经过了第一轮复习中的知识梳理和归纳,一定数量典型问题的剖析和习题训练,也经过了第二轮专题复习的拓宽加深,满以为学生解题会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但事实上还是会经常出现部分学生解题能力停顿,甚至倒退的现象。
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上称之为“高原现象”。所谓“高原现象”是指在复杂技能形成的过程中出现的练习成绩暂时停顿现象,它在练习曲线上表现为两次上升之间出现的一段水平相近的线段,即“平台”部分。对高原现象,教师要正确对待,科学分析,满腔热情地帮助学生在现有的“平台”上调整、提高。下面就谈谈“高原现象”的成因及相应的对策,供同行和正在进行高三复习的学生和家长参考。
从这个角度说,高原现象是由“思维定势”造成的。由于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习惯性思维方式,当这种思维方式与客观要求不相适应时,就成为了制约学习进步的障碍。第一轮、第二轮复习中较大量的习题训练,学生是在马不停蹄中完成的,学生只顾着做题,而无暇揣摩反思,因而尽管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解题方法和技能,然而解题思维还未真正理解。因而在具体的解题中,表现为:对于碰到的问题,若是熟悉的,则不顾其变化,审题马虎轻率,仓促之中完成,常出现丢三落四、考虑不严谨、自我调控意识不强等现象;对于面目陌生的,则束手无策,不能寻求突破口,以前所接触或掌握的知识方法不能发生正迁移。
相应对策:控制作业量,给学生提供思考和消化的时间、空间。同时加强纠错训练,针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归类讲评,注意条理化、系列化,继而使学生对错误有较清晰的认识,打开学生的思路,从“山穷水尽”的困境走进“柳暗花明”的新天地。
二、方法障碍导致高原现象
在学习过程中,原有的学习方法、认识方法不够科学合理而未被发现或已不能适应新的学习内容又没有得到及时更换,那么当成绩提高到一定程度,这些方法的缺陷逐渐暴露,就成了产生“高原现象”的原因和过渡到高水平阶段的障碍。一些学生在第一轮复习中,是在教师的安排和指导下,按部就班地跟着老师转,缺少自己的思考和领悟。而到了第二轮复习,方法依旧,看到自己的成绩还停留在原有水平,就错误地认为是做题不够,于是盲目地陷入题海不能自拔,就这样陷入了恶性循环。
相应对策:改造旧的方法,采用新的方法。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让学生进行有序的知识梳理,对基础知识有一个深刻、理性的认识和记忆。同时,教师提供一些形似质异、形异质同的练习,让学生在对比中练习,在对比中区分,在对比中领悟,在对比中内化,在对比中提高。
三、知识障碍导致高原现象
当继续学习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不能及时补充、欠账太多时,就会阻碍学习的顺利进行。这里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对知识的遗忘或原来的学习不到位;二是教师未对一些知识作补充或讲解。特别是近几年的高考,不少题都有着新的知识背景和社会背景,这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和充电,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同时在复习过程中,一旦发现学生存在知识点缺陷,应及时地讲解,不厌其烦。
四、心理障碍导致高原现象
遇到困难,失去信心;怕苦怕累,时冷时热;急于求成,浅尝辄止,这些心理障碍,往往打乱了学习的步伐,使正常的学习受到干扰。二轮复习以后,高考的脚步越来越近,竞争也更显剧烈,此时学生易产生焦虑浮躁的心态,碰到较难的问题则急躁而不能深入,不去刨根问底,刻苦钻研;遇到较易的问题又眼高手低,不屑一顾或草草了事。同时天气渐热,使人昏昏欲睡,加上紧张的学习节奏,也是造成“高原现象”的客观因素。
相应对策:教师要理解学生,从身心全面关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多展开一些小组学习和小组讨论,要让学生动起来,参与进来,营造一种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真正提高复习效益。
五、生理障碍导致高原现象
有的学生不善于科学用脑,只是埋头书本,熬时间,引起大脑和身体的过度疲劳,产生学习效率下降的现象。更有学生晚上加班加点,导致白天昏昏欲睡,精神不振。高三学习强度大,必须要有较强的体力保证,因而教师要关心学生的身体状况,特别不能占用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积极督促学生参加锻炼,以保证其拥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复习。
六、动机障碍导致高原现象
动机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它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觉性的心理状态。一个具有长远的正确的学习动机的人,就能积极、主动、持久地从事某种学习活动,不怕困难,排除干扰,力求达到目标。刚进高三时,每个学生都雄心勃勃,干劲冲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初时的热情慢慢消退,原来的远大志向也逐渐降格。学习动力不足,必将影响学习成绩的持续提高。
相应对策:鼓动学生,以科学家成长事例和高考成功者的经验教育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使他们鼓起干劲,维持强大的学习动力,尽快走出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