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班级纪律如何抓
作者:吴宝森
一、明确类型
为了准确拿捏执行纪律的分寸,班主任需要明确纪律的类型。
纪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硬纪律,一类是软纪律。
所谓“硬纪律”是指那些需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必须强化为习惯的纪律。比如,遵守作息时间,公众场合、学习场所不能大声喧哗等。凡是违反的,必须按规定惩罚。
所谓“软纪律”是指那些可以调整,相对比较灵活,不是只靠“压制”和强化就可以执行的纪律。比如,自习课纪律,这一直是班主任头疼的问题,记得王晓春老师说过一个办法:左右摇摆。也就是说,当自习课声音大的时候,就提醒学生一下,过段时间如有反复,再提醒一下。我同意这个做法,让自习课“消音”,不现实,因此不可强求。
现在很多校长和班主任都把软纪律硬纪律一律看成硬纪律,统统进行生硬的要求,这绝对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是不符合学生实际的做法,这也是好多班规形同虚设的一个重要原因,力当避免。这便是把纪律分为软纪律和硬纪律的意义所在。
二、科学执行
1.对学生分类教育。
明确了纪律,执行纪律就是关键。那班主任怎么抓纪律呢?眉毛胡子一把抓显然不行,我主张以“规则意识”为依据对学生进行分类教育。
我将学生分为以下 四种:有规则意识并形成习惯的;有规则意识,但管不住自己的;规则意识模糊,但胆小的;无规则意识的。
这样对学生分类便于班主任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第一类学生是执行班级纪律的中坚力量,是班主任推进班级纪律建设的主力军。第二类学生比较多,是可以争取的力量,对他们不用讲什么大道理,班主任工作的关键是给出能让学生管住自己的具体招数,要因人而异,对症下药。第三类学生规则意识模糊,但胆小,也是可以争取的力量,班主任要做的工作是多开展一些活动,让这些学生在活动中形成规则意识,从而遵守班级纪律。最后一类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难点,其中不乏品德存在问题的学生。针对具体的情况可采取以下解决办法:①多组织活动,尤其是这些学生喜欢的活动,在活动中建立规则意识;②举行普法讲座,以案例来说明什么是违纪,什么是违法,哪些是班主任可以处理的,哪些是学校可以处理的,哪些是必须由公安机关来处理的;③对个别学生可以让他敬畏的人制约他;④让学生佩服的家人教育他。
2.在“不执行”中执行纪律。
有了班规,如果立即执行,我认为不是明智的做法,也不符合学生实际,有的学生根本不可能立马做到。因此,我们可以采取“无批评周”的做法,先让学生按着班规的要求互相监督,互相提醒,提醒时可借用体育老师的暂停手势。老师也随时提醒学生但不批评,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这样做,表面上看是不执行,实际上还是在执行。过段时间,在学生熟悉了班规以后,再按班规执行不迟。
3.对个别生的教育从最容易突破的“点”入手。
有个别学生对班级纪律的影响很坏,这需要班主任在稳住执行纪律的核心力量的同时,再着手个别生的教育。由于个别生身上的问题很多,需要班主任在征求任课老师和部分学生的意见后,把个别生身上的问题一一列出,然后找出学生最容易改正的一点入手,待学生在这一点上有了较大的转变之后,可考虑介入他的下一个问题。个别生的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一大重点,需要进行个案研究,跟踪诊疗,虽然有一定难度,但也是班主任提高专业能力的良机。
总之,我们必须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再去执行纪律,没有想清楚的问题不要轻易出手,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让我们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纪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