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关于班干部的话题
作者:李镇西 李 琴
李镇西:是吗?怎么回事儿?
李琴:那天我走进教室,班长向我递上一叠辞职书,全是班干部们写的。其中班长是这样写的:“李老师,我是班长,今天管理,大家都不理睬。我在上面说话,有的人不但不听,还反驳我们,我们每天的工作,大家都不体谅。今天我刚要说话,就有同学起哄。每天的工作那么沉重,大家又都不支持,我的工作没做好,学习成绩也下降了,我忍受不了那么多人的闲言碎语。我希望老师撤去我的班长职务。”
李镇西:什么原因使他们辞职?
李琴:我感到,我班的班干部自身缺乏一定的能力,比如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等等,因为他们以前在小学都没有当过干部。
李镇西:班干部自身当然有原因,但我认为,班干部纷纷提出辞职,这和整个班集体也有关系的,比如,同学们是否积极配合小干部们的工作?我现在关心的是,这些班干部是如何产生的?是同学们选举产生的呢,还是你一个人指定的?
李琴:是我指定的,还没有民主选举,所以班干部的威信不怎么高。
李镇西:这就是问题所在。不是学生们自己选的,班干部的威信当然不会很高。班主任指定班干部的做法,必然会留下一些“隐患”。因此我主张,班干部还是要由学生们选举产生,老师不要包办。当然,新生刚进校,彼此不熟悉,临时班干部由老师确定是可以的,但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应该让全班学生选举正式的班委。这样,班委的威信就有了民意基础。这点很重要。这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在民主生活中学会民主”(陶行知语)的过程。
李琴:这算是个教训。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我没有真正给班干部们锻炼的机会。虽然有了班干部,但我常常包办代替,事必躬亲,对班级事务一律抓住不放,于是,学生干部就失去了工作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这容易使他们产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想法。
李镇西:班主任应该充分信任班干部的聪明才智,相信他们的自我管理和组织能力——要知道,即使是一个普通的小学生,在课余也能组织一场足球赛呢!放手让他们在班级工作中施展才能,班主任应该“大事不放,小事不管”,只有这样,班干部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肩上担子的重量,才能把管理、组织班级看成是自己分内的事情,才能有所作为,有所创造。
李琴:我还有一个教训,就是没有对班干部的工作做出恰当的评价,他们不知道自己究竟做得怎样,渐渐地就会感到自己的工作缺乏一盏指路灯,缺乏目标。所以我觉得,培养也包括及时评价班干部的工作成果,有时候一句鼓励,往往会激发孩子的潜能。
李镇西:的确,从某种意义上说,评价也是一种培养。班主任的评价不仅包括对前一时期班级工作优点的总结,还要指出其缺点之所在,更要指出以后的工作重点、工作目标、要注意的问题等。这就是班主任对小干部们的指导。班干部在这些指导下,才能有意识地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并努力朝着班主任提出的班级工作方向迈进,才能使以后的工作有主有次,有轻有重。这样,班干部就能在工作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作为班主任,特别要注意多鼓励班干部。
李琴:以前我在这一方面恰恰做得不够。对班干部,我一般不表扬他们做得对的,而往往只说他们的不足。比如班上自习课的纪律差,我不问原因而直接问:“班干部在做什么?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没有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样一来,班干部很不舒服,觉得很委屈。
李镇西:其实,鼓励性评价对班干部来说非常重要,即使是对他们缺点的批评也应该尽可能地委婉,不要太直接,以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我的意思当然不是说不能批评班干部,而是说要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哪怕孩子们有了一点点似乎微不足道的成功,教师都不要吝惜表扬和鼓励,这样他们才会不断地增强自信心。
李琴:现在我开始改进了,我尽量看班干部们做得好的,即使他们做得不那么好,我也不是简单地批评,而是帮助他们分析:是怎么回事?是怎么处理的?这样处理是不是很好?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对他们在工作中的失误,我更不轻易责备,而是充满宽容,然后帮助他们分析原因。
李镇西:对,要尊重、关心“失败者”。班级工作不可能每件都能成功,这不仅是因为很多事情难以预料,还因为我们的小干部都只是十几岁的未成年人,而且他们还要完成和其他同学一样多的学习任务。因而,班级工作出现失误是在所难免的,班主任不应求全责备,要尊重和关心“失败者”。如果班主任过分求全责备,一旦班级工作出现失误,就对小干部提出批评,当然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
李琴:这里有一个例子。我班进校以来的第一件大事,便是迎接学校的体操比赛。在赛前的排练中,大多数人都认为我们班不错,谁知在正式比赛中,因为体育委员过分紧张,几次喊错了口令,最后我班得了倒数第一。比赛后,体育委员难过得哭了。班上有学生说:“晓彬,都是因为你!如果不是你,我们会得倒数第一名吗?”当时,我也很伤心,因为我班辛苦一个月,什么也没有得到。看着晓彬那伤心的样子,我也哭了,说:“孩子,不要哭了,我们吃一堑,长一智,今年失败了,明年不失败就行了。”现在他的工作做得特别认真,比以往还要认真。所以我们对班干部不要一味地指责,而要经常鼓励他们,关心他们,这样他们才会尽心尽力地干得更好。
李镇西:我还想强调的是,学生干部的培养应面对全体学生。如果我们把学生干部的培养放在育人的高度来认识,我们就不会仅仅着眼于少数学生。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受到信任,渴望自己的长处得到展示,这种需求,理应被教师尊重。
李琴:在操作中似乎不太容易。一个班五六十个孩子,怎么才能让每个学生都当干部呢?
李镇西:至于怎样让每个学生都能当干部,不少班主任有许多有效的具体做法,如“轮流班委制”、“值周班长制”、“常务班委和执行班委制”等等。当然,也有教师担心“轮流执政”会削弱班干部队伍的稳定性,使班级缺乏学生核心,从而影响班级建设。为防止这种情况,班干部的配备组成,可采用相对固定与短期轮换相结合的办法。比如,班长任期可长达一年,一般班委任期一学期或半学期,小组长任期一个月或半学期等等。另外,平时一般班委的变动,也不宜“一锅端”地全部换,而应部分调整,逐步轮换。
李琴:其实,班干部也不应仅仅局限于班委,小组长、科代表都可以算进去,这样“职位”多了,学生锻炼的机会也就多了。
李镇西:关于班干部的威信,我觉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干部自身。在这方面,班主任要加以引导。我常常对我班的班干部说“四个意识”:第一是服务意识。学生干部也应“新官上任三把火”。不过,这里的“火”既不是“开场戏”,更不是“下马威”,而是“冬天里的一把火”──对同学真诚周到的关心。我经常这样对新任学生干部讲:“你们上任后一个月之内,只做一点:尽可能细心地在各方面关心帮助同学。要谈化‘干部’意识,要强化‘仆人’意识。让同学们觉得你们是最值得尊敬与依赖的人。这样,你们的威信便开始形成,并为以后大胆工作奠定了深厚的感情基础。”第二是主人意识。既是同学的仆人,又是班级的主人,二者是统一的。所谓“主人意识”,有两层意思:一是工作中要有主动性和独立性,不要老是认为自己是老师的助手而消极依赖、被动待命;二是当老师的工作出现疏漏时,应勇于向老师提出,并协助纠正;同时还要敢于作为同学的代表维护同学们的正当利益。第三是“创造意识”。班干部工作确实很辛苦,但如果这些工作同时又是一种创造,那么,辛苦的同时也有快乐,因为创造性的劳动会使人越来越聪明。大到班级管理方式的选择,小到每一项具体活动的设计,都应让学生尽量体现出自己的智慧,使他们随时产生创造的喜悦。第四是“效率意识”。教育并教会学生干部注重工作效率,不仅仅是为了给学生节约时间,有利于他们的学习,更是培养学生一种现代观念。指导学生科学安排时间、合理制定计划、学会“一心多用”、善于简洁发言等等,都可逐步提高学生干部的工作学习效率。我开班干部会,总是和学生干部一起站着开,这么小小一件事,就增强了学生的紧迫感与时间观念。
李琴:这么说来,班主任培养班干部不仅仅是为了给自己培养一批好助手,更是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而培养他们的能力。
李镇西:是呀!当学生感到当班干部不仅仅是一种奉献,同时还是一种充满乐趣的收获——在创造中收获智慧与能力——的时候,他还会辞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