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思想教育中的四个不等式

作者:吴宝席




  最近,我收到一封2006届初中毕业生的来信,信中述说了一件早已被我遗忘了的小事。
  “……我是一名性格内向且很要强的女孩,刚上初三时,我的成绩不好,是您印象中的差生。初三一年,我是在对你的不满和气愤中压抑度过的。不知您还记得这件小事吗?一天中午,我发现自己的板凳不见了,经过多方‘搜寻’,结果发现我的板凳被咱班一位当班干的男生占用了,多次索要无果,我只好向您反映。谁知道您不仅没有批评那个可恶的男生,反而做了我一番‘思想工作’,叫我不要老是在一些小事上纠缠不休,不要成天神经兮兮的,要下工夫努力学习,把成绩提上去。第二天,不知您从哪里找来了一个烂凳子给我,并说将就着坐吧。当时,我不服气,也很不理解,并且实在不能接受。难道是因为那位男生是班干部?难道是因为他成绩比我好?您说合理吗?公平吗?您是班主任,又是教政治的,您认为这样做合适吗?合理吗?合情吗?我一直没能坐上我的凳子,就像一块石头堵在我的胸口上,我整天想着这件事,越想越气,看见您就烦。于是,我想到了辍学,也想到了报复,从此我的学习就更差了……”
  看着这封信,我的手一阵阵颤抖,我的心一阵阵颤动,我仿佛看到了她伤心的面孔、流泪的双眸和气愤的表情。这些错,都已无法挽回了!当学生最需要关爱的时候,我却不理不睬,视而不见,现在再多的自责和忏悔都无法弥补当初对她的伤害。这件事,看似简单,却给我带来诸多启示。
  
  小事不等于闲事
  
  小事一般都具有稍纵即逝的特点。学生每天都会发生许许多多这样或那样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常常会被我们视而不见或当作无关紧要的闲事而忽略。殊不知闲事不闲,小事不小,它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处理不当,后果不堪设想。由“天之骄子”到“杀人凶犯”的马加爵,就是因为没能正确对待、处理生活、学习中的一件件小事,又没得到及时的教育疏导而形成心理疾病,最终采用了极端的方式。哪怕是一件最不起眼的小事,对于教育者来说都可能是一次良好的教育契机,一种有效的教育资源,切不可忽视。
  
  口服不等于心服
  
  可以说,学生在学校属弱势群体,很多场合,他们或碍于情面,或慑于老师的权威,或迫于家长的压力,表面上勉强服从了老师,但并非心甘情愿。我们常常会用各种“制度”、“细则”、“不准”、“禁止”等等来规范学生,要求他们绝对地“听话”、“服从”,而学生是一个个独立能动的个体,表现出强烈的主体意识和自我价值。我们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把学生当作可以被灌注的“罐子”,强行要求他们“服从”,而要使他们在内心深处接受老师的教育,从而大大提高品德动机和行为的自觉性和持久性。否则,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郁闷心理或抵触情绪,这不仅对其身心健康有害,还很有可能让我们教育者遭遇尴尬而处于被动地位。
  
  公开不等于公正
  
  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造成影响,每一个班级中,学生成绩难免参差不齐,性格、品行因人而异,而教师往往有意无意地偏爱一些学习成绩优异或者听话的学生,对他们倍加关心和呵护,在处理问题时也偏向、迁就优等生,而忽视、疏远后进生,这是不少教师的通病,最起码,在学生眼里,一些教师是这样的。如有些教师利用手中之权,把优等生安排在教室的“黄金地段”,而把后进生安排在偏、后、角的“三角地带”。有时为了让学生“无话可说”,就采用“集体讨论”、“举手表决”等形式将其不公正掩蔽在“公正”的外衣下。其实,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心灵是敏感的,思维是活跃的,做事也是有主见的,哪怕是你认为微不足道甚至根本就没有留意的小事,都可能给他们留下不公正的感觉。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孩子们只要一次因不公正的侮辱而深受震撼,就会由此在一切方面看到不公正。”
  
  谈话不等于谈心
  
  我们经常看到,老师们在办公室里或走廊上与学生谈话。尽管教师心平气和、苦口婆心,毫无咄咄逼人之势,但效果却不甚理想;也有教师动辄火冒三丈,当众训斥、批评、威慑学生,效果更差。究其原因,学生是情感丰富的个体,有强烈的自尊心和“面子观”,他们不喜欢那居高临下的架势,反对那言不由衷的说教,讨厌那虚情假意的交流,他们需要的是民主、平等、和谐的现代意识,需要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激荡。据资料显示,现在有七成以上的中小学生害怕与老师交往,这很值得我们反思。教师必须从根本上放下居高临下的架子,彻底转换视角,将“师道尊严”的传统师生关系变成相互交流、相互沟通、教学相长的伙伴关系,使谈话成为心与心的交流。
  关注教师行为对学生的影响,不仅要看学生的表面反应,还要观察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的某些行为也许不是有意为之,但却客观地存在着不良后果,不公正行为的危害尤其严重,其背后隐藏着不健康的学生观和教育观。要根除这种教育病,教师首先要真正彻底地转变这些观念才行。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