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漫谈端午

作者:笨 子




  端午节里吃粽子,在中国是童叟皆知、老少皆宜的事。但要说起端午节的来龙去脉,很多人知道的恐怕不会比市场上粽子里的馅儿多。
  端午节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很古老,与除夕、清明、中秋并列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在我国古代历法中,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十大“天干”,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和地支合称“干支”。“午”属十二地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从读音上是“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农历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是五月初五,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为“端阳节”。而且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习惯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云:“午日以兰汤沐浴”,因此端午在有些地方又叫“浴兰节”。古人还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老百姓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中国地广人多,对端午节名称的解读也杂而不同,出现了许多别称,除了前面提到的几个外,还有午日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解棕节等等,这些叫法无一例外地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理想与愿望,一种信仰与追求。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也有很多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大多人认为端午节是用来纪念伟大爱国人士屈原的,或者说很多人愿意借这一天的节日去缅怀爱国诗人。这不仅仅是因为屈原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以及后来他投江自尽、以身殉国的壮举,更重要的,屈原是中国爱国主义精神的完美代言人。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流放中,他写下了许多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有“行吟诗人”的美称。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洞庭湖东侧的汨罗江自尽。后人为缅怀诗人,都在端午节这一天纪念他,因此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的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效仿。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这些活动后来发展成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习俗。
  端午节吃的粽子,古称“角黍”。最初,人们为纪念三闾大夫屈原,直接用竹筒贮米投入江中,但据史记载“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当见祭,甚善。但常所遗,苦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之后世人做粽子,就用楝叶(现在多用苇叶或荷叶)包裹,五色丝缠绕,以防“蛟龙窃食”,后来发展成了今天被“五花大绑”的粽子。
  现在的粽子,从材料、形状到做法,流派甚多。北方的粽子,多是简单白米,或者杂以赤豆、枣子,蘸白糖食用。江南的粽子名声最盛,做法也复杂,尤其是馅,变化多端。和北方粽子的一个重大差异是,江南粽子的糯米原料,多预先用酱油浸渍,与肉馅相蒸,香味扑鼻。以江南嘉兴出产的最为有名。嘉兴粽子中,又以五芳斋最为著名。
  历史最悠久的粽子则是西安的蜂蜜凉粽子,特点是只用糯米,无馅,煮熟后晾凉,吃时用丝线勒成薄片,浇以蜂蜜与黄桂酱──白糖腌桂花酱,很好吃。最大的粽子──大肉粽,产于广西南宁,每只重约两斤,以肥猪肉、绿豆为馅,清香、软糯、甘润、膏腴不腻。最小的粽子在上海城隍庙,绿波廊、湖心亭两处皆有,长约寸许,形如枕头,火腿为馅,小巧清鲜,与茶伴食甚妙。
  吃粽子时,适当喝些茶水或糖水有助于消化。配一些蔬菜水果一起吃,更有营养。
  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并用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五彩缤纷。清代乾隆皇帝,端午节在宫中吃了九子粽后,龙颜大喜,赞不绝口,欣然赋诗一首:“四时花竟巧,九子粽争新”。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媳妇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故“九子粽”便是多子多福的象征。清代诗人吴曼云,也写有一首赞美九子粽的诗篇:“裹就连筒米宿春,九子彩缕扎重重,青菰褪尽云肤白,笑说厨娘藕复松。”
  端午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还被赋予了不同的寓意。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顺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赛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及英国等。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
  另两种流传较广的端午节的起源是“纪念伍子胥说”和“纪念孝女曹娥说”。
  伍子胥是春秋末期吴国的名臣,足智多谋,与传世军事经典《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将军同一个时代,一文一武,共同辅佐吴国成就了一代霸业。吴越交战,越王勾践兵败被俘,伍子胥曾力主吴王不要接受求和,以免养虎为患。但是吴王夫差没听他的,致使后来勾践“卧薪尝胆”,完成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复国计划。世事如棋,伍子胥后来为避祸而托子于齐国鲍氏,遭到陷害,被逼自杀。在死前他对邻居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曹娥是东汉人,父亲淹死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三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当时的县令因此事为曹娥立碑,以彰孝烈。后人为纪念她,改她生前居住的地方为曹娥镇,改她以身殉父之处舜江为曹娥江(今浙江境内第二大河),还在绍兴修建曹娥庙。据说,直到现在,曹娥江不管江水湍急潮涌,奔腾咆哮,一到曹娥庙前面,立即变得无声无息,仿佛愧对孝女,悄悄遁去,过了曹娥庙门口,才敢再发出响声,令人惊叹不已。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佩香囊、悬艾叶菖蒲,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家家都在端午这一天洒扫庭堂,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
  人们在端午节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在这一天既做了卫生,又有美味佳肴享用;既继承了传统习俗,又获得了实惠。这也是端午节源远流长,至今不衰的重要原因吧。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