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是悲壮,还是悲哀?

作者:徐 卫




  3月7日,是个寒冷而残酷的日子,尽管今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延吉市北山小学教师杜继春捂着肚子讲完了最后一堂数学课,腹痛难忍倒在了教室里,在医院经CT检查才发现,他腹腔内严重积血,生命垂危。就在医护人员将其火速送往外科楼准备手术的途中,他停止了呼吸。
  “要不是他非得坚持上完那最后一堂数学课,他可能就不会死!”老师们说。
  “哪怕早来一个小时,他都可能有救!”主治医生说。
  确实,杜老师完全有时间从从容容就医,而不至于丧失生命的。据同事说,3月5日,就发现杜老师身体极度不适,吃不下饭,面色煞白。而直到3月7日,他还忍着剧烈的疼痛(据学生日记反映:课堂上,杜老师皱着眉头,手捂着肚子,好几次痛苦地蹲在地上……)坚持上完最后一堂数学课,才去医院就医,而那时医生已回天乏术!
  杜老师倒在了课堂上,一如勇敢的战士倒在战场。然而,剖析事件背后的原因,我们看到的却是无奈与悲哀。
  是一堂课重要,还是生命重要?答案显而易见。换一节课,或者干脆少上一节课,学生的学习会有多大损失呢?而偏偏杜老师就因为一节课,耽误了治疗,失去了生命。有人说他太注重“奉献”了,不懂得身体与事业的关系。其实,所有的教师不光懂得这个,还懂得“来日方长”的道理——学习毕竟是一种贯穿人漫长一生的活动。说到底,是“应试教育”,是学生的“分数”,是“荣誉”,是“岗位”,给众多的教师戴上了“紧箍咒”,让教师们骑虎难下,只能拼却性命往前跑。
  像杜老师那样在身体极度不适的情况下仍死守“阵地”的现象是很普遍的。某记者调查了当地10位教师,老师们都表示,能上课绝对不会请假。有几位教师甚至有过在学校一边挂吊瓶一边工作的经历。一位40岁的老师说,她因生病动了手术,出院当天就回到了学校,“我当时带的是毕业班,学生离不开我呀!”没当过教师,很难体会到教育(说到底是分数)竞争的“残酷”性。学校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稍稍松懈,学生的考试分数就可能会下降。要知道,校与校之间,班与班之间的竞争,有时差的就是零点几的平均分!
  “残酷”的竞争无疑会给教师们带来不堪忍受的重负。特别是那些所谓的名校,教师的工作压力与负担更大。长春市某中学王老师说,他现在每天7点开始带领学生上早自习,22点,住校生下晚自习后他才回家,每天工作时间都要在14个小时左右。
  长期承受超强的压力与负担,严重损害了教师们的身心健康——教师心理疾病与生理疾病的患病率都明显高于其他人群。广大教师的健康状况已如蓄势已久的“火山”,杜继春老师的悲剧,只不过是这令人恐惧的“火山”一次偶然的极小的喷发,它应该成为促使我们觉醒的“警钟”!
  3月13日,延吉市教育局向全市教育系统下发文件,号召向因公殉职在三尺讲台的杜继春老师学习。听到这个号召,我不由得纳闷,延吉市教育局要号召广大教师向杜老师学习什么呢?是学习他的这种做法?还是他的精神?做法无疑是不能学的,他那种在“应试教育”下催生的“不顾惜自己生命”的精神难道就值得学吗?老师被喻为“蜡烛”,总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但是我要说,要“奉献”,教师可以选择清贫,可以选择无私,可以选择崇高,但绝对不应该奉献自己的健康,更不用说奉献自己的生命。作为教师,更应该懂得珍惜生命。如果教师不懂得珍惜生命,不懂得怎样照顾自己,不懂得如何生存,又怎能在“以人为本”的今天教会学生如何生存、发展及更多真正有意义的东西呢?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