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爱的空间有多大
作者:周奎英
事故发生后,美国大学举办了多场悼念活动。令人意外的是:枪手赵承熙也得到了人们的同情与宽恕,认为他同样是受害者,为他生前没有得到任何帮助和适当的心理救治感到遗憾。
这是一个温暖得让人眼睛湿润、久久不能平静的消息,也是一个深刻得让人感怀不已的消息。我们总是习惯于谴责犯罪者的可恶、可恨,却忽略了杀手疯狂背后社会、人际的印记。事实上,赵承熙的那把手枪,同样消灭了自己。我们要“打击犯罪”,但更重要的是从源头上消弭犯罪产生的土壤,这样才不会一次又一次地为可怕的恶性案件惊怵,一次又一次地为受害者痛心,甚至一次又一次地去做“理智”其实却饱含冷血意味的分析。美国有很多民众在悼念留言中说:“你没有获得必要的帮助,知道这个事实的时候,我很悲哀”、“今后如果看到像你一样的孩子,我会对他伸出双手,给予他勇气和力量”。鲜血唤起的不仅是简单的仇恨,还有深切的关爱与悲悯之心。
直至这个时候,美国人还在“偏爱”着赵承熙,让人们不得不钦佩这个“民族大熔炉”阔纳百川的气度。他们用冷静拒斥了惯常和世俗的冷漠——冷静使人保持清醒的头脑;冷漠,却使人变得心胸狭隘外加心肠坚硬。“宽恕,是结束苦痛最美丽的句号。”原谅了赵承熙并不代表宽容暴力的存在,而是为了让所有的人都感受到人的尊严与意义,感受到人世的温暖与希望,杜绝下一个恶的孳生和蔓延。美国人原谅赵承熙不是特例。1991年,就读于爱荷华大学的中国博士留学生卢刚因妒生恨,杀死了包括自己导师在内的5名教师和同学,最后饮弹自尽。在枪击事件发生后的第三天,受害人之一、副校长安·柯莱瑞女士的家人就通过媒体发表了一封给卢刚家人的公开信,称卢的家人同样是受害者,希望共同分担彼此作为受害者的悲伤。相比之下,国人恨屋及乌、恶有恶报的思维方式让与赵承熙同俦的马加爵殊难享有这份“优待”。据报道,至今马家人没有去昆明领取马加爵的骨灰,外界的舆论压力使他们感到屈辱、胆怯、恐惧。而赵承熙的姐姐表达歉意后,不仅没有成为众矢之的,反而收获了同情、理解甚至是礼赞。这些是马加爵家人所不敢奢望的。
“一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了脚跟上,这就是宽恕。”宽恕是爱的精髓。我们希望明天和谐而安宁,就必须付出爱,包括爱那些“最不值得爱”的人。当所有的人都有了“我们”的归属感,成了“我们”中的一员的时候,我们的社会才可能出现永久的真正的和谐。经常在报上看到暴打小偷的新闻。小偷被暴打时,是势单力薄者。我们需要强化欺软怕硬、恃强凌弱的人生法则吗?不然为何如此漠视小偷的人身权利?我们常常对罪大恶极者临刑前的忏悔表现出不屑一顾,是忏悔无用吗?除此之外,他还能够用什么方式平静心潮、警示他人呢?……执着于恨、渴望“痛打落水狗”式的以暴制暴的心理,只会造成一个结局——暴力被复制,仇恨无以消解,恩怨永远难以消除,世界永无宁日。“不宽容本身就是一种暴力”,圣雄甘地的话启示我们:荡涤恨的唯一良方就是深厚的爱。台风带来暴雨如注,你家地下室变成了水乡泽国,你恨天气吗?一只调皮的鸟儿跑到你的头顶排泄了一次秽物,你恨这只鸟儿吗?恨有什么用呢?
行文至此,不由得想起了教育者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学校是充满爱的地方,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文化,而和谐文化的核心就是让每一个生命都得到爱。普通的爱我们似乎都能做到——高尔基说:“爱孩子,这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情”,可是我们真正能够基于民主素养包容学生的过错吗?能够让校园变成一块宽容与被宽容默契如心有灵犀的朗朗晴空吗?
某校发生过这么一件事情:学校有一处矮墙,大约十米宽的样子,高度不到两米。很多学生为了抄近路回家,午休、放学时不走大门,而选择攀越这道矮墙。本来墙体还算得上结实,天长日久竟被这些不守纪律的学生折磨得摇摇晃晃,成了危墙。学校德育处围绕这段围墙作过无数次的训诫,但收效甚微,学生依然我行我素。现在这道墙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怎么办呢?不知是哪位“有才”的教干出了个主意,在墙顶布满玻璃渣子!有了这样“得力”的措施,矮墙让人敬畏了几分,几天之内果然无事。但是过了大约一个星期,一夜之间,墙被人推倒了——墙边还留有几点血迹。不难推想:这里曾经有一个没记性的孩子触了霉头,挂彩之后一怒之下他自己抑或是伙同他人一起报复了这堵墙。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本该享受教育温情、被引导着感恩这个世界的孩子在被玻璃片划伤的片刻,他的失望和仇恨是怎样地令他咬牙切齿和心灵扭曲!肖川先生谈基础教育时曾说:“教育应该在学生的内心世界中打下一个亮丽的底色,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人性的美好;让学生学会过精神生活,重视精神的价值,眷注内心,使学校生活成为整个人生美好回忆的巨大宝库,让学生形成快乐、开朗、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我们用玻璃渣来“教育”学生,能让学生感到“生活美好”吗?能给学生带来“美好回忆”吗?能有助于他们形成“快乐、开朗、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吗?很难想象这些学生在走上社会之后会怎样对待世事和他人。教育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永远只能是“人”——教育者是冷静的艺术的施受者,在此作用和激发下,每个学生都成为爱的聚焦、爱的源泉。赵承熙枪击案发生后,美国总统布什表示,美国的枪支管理政策不会改变。这种“不合时宜”的表态其实也很容易理解:问题不是出在“枪”上,而是出在“人”上!而在我们的一些学校,为了所谓的“安全”,连铅笔刀都成了管制刀具,学生被迫使用铅笔刨子。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颇有些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意味。
常常听到一些教师抱怨学校生活缺少乐趣。试问,你爱你周围的一切吗?特别是,你能理解和宽恕一切学生的一切行为吗?美国民众可以去爱赵承熙、卢刚,如果我们有了这种博爱胸怀,快乐便随手可得、俯拾皆是了。爱是一扇门,教育者如果关闭了这扇门,就等于堵死了自己的路;如果时时敞开这扇门,就为自己打开了一片更辽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