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谦让教育中的对弈关系

作者:汪清华 张通昌




  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先人后己”、“厚人自薄”、“无辞让之心,非人也”等古训教导我们应该主动把方便、好处、利益让给别人,以此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成就“礼仪之邦”的美誉。
  无疑,谦让是美好的,是圣洁的,尤其是在越来越多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今天,加强谦让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冷静反思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在谦让教育中存在着种种矛盾关系,令老师和家长们困惑,也令孩子们茫然。面对谦让教育,我们该何去何从,作何选择和决策?
  
  一、谦让VS虚伪
  
  美国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和50名有犯罪记录者,分别请他们来信谈谈母亲对自己的影响。其中一个在监狱服刑的犯人写到: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大小不同,我非常想要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妈妈听了,瞪了我一眼,责备地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要总想着自己。”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把最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把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奖励给了我。从此,我学会了说谎。
  也许小时候的谦让教育与后来的撒谎成性只是一种巧合,但我们不得不思考:孩子们为了谦让而选择虚伪,这是我们所要的教育效果吗?
  从诚实与谦让这两种品质的关系来看,诚实是基本的做人准则,谦让则是更为高尚的人格品质。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必须遵守先诚实后谦让的道德发展顺序。比如在儿童2~7岁时,他们的思维发展处于前运算阶段,突出的思维特点就是“自我中心”,凡事以“我”为导向,而没有真正意义上“你”和“他”的概念。这时的儿童往往只考虑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因此诚实地表达自己是这一阶段儿童品质发展的主要任务。如果非要拔苗助长地让他们学会谦让,势必只能让他们像上面提到的那位犯人一样学会撒谎,学会虚伪。只有当儿童的心理发展表现出“去自我中心”的趋势时,谦让教育才会成为有源之水,才会变得顺理成章。
  
  二、谦让VS被嘲笑
  
  小薇的堂兄弟们来家里做客,他们看中了小薇屋里的一个个毛茸茸的玩具娃娃,把他们掷来掷去,进行起男孩子们的战斗游戏。看着这些平时被自己视如心肝的宝贝们被无情地当作战斗工具,小薇心疼不已,可自己又制止不了这帮小男子汉们,无奈的她只能搬来救兵——爸爸。可爸爸看了一眼,淡淡地说:“从小不就给你讲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嘛!哥哥们是客人,咱们应该让着他们点儿。”说完爸爸就走开了,只剩下哥哥们对着小薇扮鬼脸,嘲笑她。委屈的她只能让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孔融让梨”是千古传颂的谦让佳话。但在利用它对孩子们进行谦让教育时,不得不细细思量一下:到底该谁让谁?
  孔融是弟弟,主动把大梨让给了哥哥。他出于自愿,出于礼仪,这无可厚非。然而如果教育孩子不分对象地谦让,最后他们“收获”的很有可能就是强者的嘲笑以及对谦让品德的置疑,最终不再谦让。真正的谦让对象应该是那些相对弱小的人、需要帮助的人。比如,我们可以教育学生将公交车上的座位让给老、弱、病、残,而不是健壮的青年人;教育学生把助学金让给那些家庭极度贫困的同学,而不是家庭富裕的同学;把自己的文具书本让给边远贫困地区的同龄朋友们,给他们雪中送炭般的温暖……这样,孩子们会得到人们发自内心的感谢和称赞,真切地感受到谦让的美丽和价值。
  
  三、谦让VS秩序
  
  一节“谦让”的思品课结束后,学生在出教室时纷纷你谦我让,有两分钟的时间没有一个人出去。
  我们能说学生们真的懂得谦让了吗?其实不然,像这样的场合,所需要的只是秩序而不是谦让,就好比大家排队买票、排队就餐、排队上公交车一样,井然有序足以。如果大家你推我让,岂不是既耽误了时间,又显得荒唐可笑。
  想起余秋雨先生论及让座之风时提到的一个聊斋中的故事:一伙人在热闹地让座,有一位扯着另一位的袖子,硬往上拉,被拉的人硬往后躲,双方势均力敌,突然间拉着袖子的手一松,被拉的那只胳臂猛然向后一缩,胳臂肘正撞在后面站着的一位驼背朋友的两只特别凸出的大门牙上,喀嚓一声,双牙落地……虽说故事有些夸张,但足以说明做作的谦让要不得。秩序和谦让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应该教育学生们明晰他们各自的适用场合。
  
  四、谦让VS竞争
  
  这是对让很多家长和老师为之苦恼不堪的矛盾。为了让孩子们成长为良好公民,我们需要他们学会谦让;而残酷的社会现实需要孩子们拥有竞争力。如何处理这对针锋相对的关系呢?
  正如前面所剖析的,谦让是有特定对象和场合的,竞争亦然,因此他们并不相互冲突。事关国家利益、社会进步、个人发展时,要当仁不让,该出手时就出手;在公共场合、待人接物、以及资源紧缺时,则应以礼相待,把物资让给那些最需要的人们。竞争要以不损害他人的权利和利益为准则,谦让应以不牺牲自己的自尊和权利为底线。竞争促进社会繁荣和发展,谦让构建社会和谐与团结。
  在儿童青少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提倡“排我性竞争”而非“排他性竞争”,即不断地用今天的“我”与昨天的“我”相竞争。这种竞争观不仅可以同等效果地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还可以避免学生间因相互竞争而相互挤压、相互排斥;既可以维护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又能够保持同学间的珍贵友谊。因此,在谦让和竞争教育中,请记住一条教育原则:与人为善,与己相争。
  
  五、谦让VS早熟与自私
  
  曾经看过一个电视节目,是考察儿童交往能力的。在一个小情景室里,安排两个小女孩在里边自由地游戏,并且告诉她们,如果有其他小朋友进来,一律用“不”回答他们的问题。这时,其他小朋友一个个进入情景室,看看他们能不能跟这两个女孩子打上交道,一起游戏。很多小朋友想出了很多办法:介绍自己的姓名、爱好,主动夸奖小女孩,要送给她们可爱的娃娃等等,但在两个女孩子一概的“不”下,他们变得不敢越雷池一步,无法将交流继续下去。而有一个小朋友主动上前玩起女孩们的玩具,并且把它们拼成各种造型,组织各种玩具间的小游戏,两个小女孩情不自禁地上前去共同游戏起来……
  最后一个小朋友真可谓是一点也不谦让,怎么能随便就玩别人的玩具呢?但这就是孩子们交流的方式,以行为为主导。前几个小朋友很有礼貌,很讲规则,在成人眼里是乖孩子,但他们被规则束缚了手脚,过早地失去了童年的友谊和乐趣。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发现一个小朋友在秋千旁让了一个又一个小朋友,自己怎么也玩不到秋千;一个同学一次又一次地把喜欢的童话书让给其他同学,自己永远也看不到。因此像第一个对弈关系中论述的那样,不要过早地把谦让和各种繁文缛节灌输给儿童,因为那些只是大人间的交往规则,而孩子有他们自己的沟通语言和方式。
  同时,在谦让教育中还并存着一个对立现象,那就是自私。与“小大人”们相反,那些经常得到别人谦让的孩子会变得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在他们习惯接受同伴们谦让的同时,如果不教育他们学会感恩,学会把东西让给比自己更需要的人,他们就会逐步认同这种接受是合乎情理的,是自己理应得到的。
  
  六、谦让VS应对谦让
  
  在家庭中,我们随处可见这样一种现象:妈妈端上来一盘梨,有大有小,让孩子们学着孔融进行分配,早就训练有素的孩子会挑着最大的梨让给爷爷或者奶奶。爷爷奶奶便乐呵呵地抱起孩子甜甜地亲一下:宝贝,真乖!最后把大梨仍然给了孩子,因为爷爷奶奶只要孩子懂得谦让就够了。
  这是很多家长应对孩子们谦让的方式。进一步思考:长久下去,孩子们习得的是谦让的精神还是谦让的形式呢?
  谦让一番,孩子们既得到了表扬又享用了大梨。按照行为主义的强化原理,孩子们谦让的行为得到了强化。但如果有一天,孩子们把大梨“谦让”给了另一个小朋友,这个小朋友接受了大梨并且要吃掉它,想想我们的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他很有可能是号啕大哭,或者是夺回大梨!因为从来没有人这样应对过他的“谦让”,这不属于他的行为反馈模式。所以,在训练孩子们的谦让品德时,不妨“言必行,行必果”,吃掉大梨,让他们理解谦让可以赢得别人的认可和赞扬,而不是既得到赞扬又照样享用谦让的物质本身。
  一位先哲说过:“真正的谦虚是接近高尚和伟大的美德,是一切美德之母。”美德好比是荣誉的种子,播种谦让的美德,必然会收获人格的荣誉。谦让教育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课,是孩子们获得完善人格的关键环节。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正常顺序,明辨谦让的对象和场合,引导儿童恰当处理谦让与竞争的关系,及早防范谦让导致的早熟和自私表现,并合理应对儿童的谦让,才能让他们在不失自尊与自信的同时习得谦让的美好品质。“温、良、恭、俭、让”依然是我们孜孜以求的民族美德。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